俄军在收复库尔斯克被占区域后,又攻入了苏梅州,一口气占领了十几个定居点。 乌克兰国内和西方对于苏梅火线的战情非常不满,因为这里已经成为了俄军当时推进速度最快的战区之一,怎么能不引人注意呢? 要知道,乌克兰的军政高层对于“丢城弃地”非常敏感;而苏梅这边是打库尔斯克一个村子攻不下,自己却连丢十几个村子。 俄乌阵地战以来,一次丢失10多个村子,几乎就属于溃败范畴了。在这种情况下,西尔斯基不得不再次“拆东墙,补西墙”,向苏梅州火线增兵。 以目前乌军在苏梅州的作战部队来说,计有: 正规军:第1重型旅、第21机步旅、第22机步旅、第41机步旅、第47机步旅、第71猎兵旅、第78空突团、第79空突旅、第80空突旅、第110机步旅、第116机步旅、第156机步旅、第158机步旅; 领土防卫军第101旅、第103旅、第106旅、第129旅;国民卫队:第27旅;边防卫队:钢铁边境旅; 以上加粗者,都是在苏梅战局恶化之后,西尔斯基从其他方向抽调增援而来。 其中第71猎兵旅、第79空突旅、第110机步旅的原本作战方向,都是南顿战区。 而最近一个多月来,俄军东部集群为何在南顿方向推进那么快?这就是答案,因为没有任何阵地,可以在缺少军力的前提下可以或许长期守住。 苏梅正面缺兵,这是乌军在5月至6月中旬丢地的关键;而南顿的军力在进一步抽调后,便也是夏季失败的关键。 当然,这几个旅的状态不能算好,因为大都是战损单位整补的,且整补效果未必可观。 所以西尔斯基又抽来了两个15X开头的预备队旅,这种旅的战斗力固然一样平常,起码军力和装备还是比其他单位充实的。 另外的第116机步旅抽自库皮扬斯克,国民卫队第27旅抽自基辅,钢铁边境旅抽自哈尔科夫北部。 这种来回调兵凑数,是典型的西尔斯基风格,其主打的任何战争,几乎都是此类操作——即在自己重点关注的区域,就全战线调兵,至于其他战线是否漏风,那不好意思——管不着了。 假如没出事还好,出了事就是一波失败。 当然,西尔斯基重新压向苏梅州的还不止上述旅队。 乌军第24突击营、第36独立营、第214突击营、第253突击营;第33突击团、第225突击团也都集中在苏梅;第425突击团一度也在,现在又调转回到了赤军城。 另外乌军第22特战营、第211特战营、游骑兵第4团、第73海军特战中心、第140特战中心、第54侦察营、第132侦察营也在苏梅。 这么多特战、独立团营是乌军目前进行突击作战的主力,因为普通旅队已经无法承担打击绞肉任务了;像第33突击团、第225突击团之类,甚至是比正规旅气力更雄厚的“新主力”。 当然,除了普通作战部队外,乌军在苏梅方向另有两个炮兵旅,以及大量的无人机作战部队。 西尔斯基就是以这样的阵容,在6月中旬对苏梅俄军占领区发动了反击;而为了将第225突击团之类的精锐集中转运到“收复失地”上,现在对乔特基诺方向的打击已经暂停。 在乌军“重新集结”力量反击后,苏梅方向的乌军状态当然有所改观,详细体现在: A:乌军重点反击俄军的右翼,目前取得的战果是,将瓦拉奇涅、安德里夫卡两个不足100人的小村夺回。 乌军最近还从西侧突入了金德拉季夫卡,因此村人战前人口有860余人,为俄控苏梅州最大的定居点,若能将该点拿下,将大为缓解俄军右翼的威胁; B:在7月初对俄军库尔斯克第155海步旅的指挥所发动打击,造成了更升任俄海军副司令不久的前任少将旅长殒命,另外另有第155旅现任旅长、参谋长等在内的两三名上校,以及其他旅内的核心校官,对155旅的指挥能力打击甚重。 所以说乌军调兵的成效还是有的,而俄军则在苏梅州的两翼展开拉扯,并攻占了尤纳基夫卡的大部,也给了乌军打击。 而由于乌军上述的调兵举措,使得其他战线,尤其是南顿方向军力不足,所以又连锁反应到了南顿方面丢失地盘过快,这也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弊端显现了。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15A02APL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