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会放下武器,除非以色列撤出南黎巴嫩。”在贝鲁特南郊,成千上万名支持者挥舞着黄色旗帜,高呼反抗标语。7月6日,真主党代理领导人纳伊姆·卡西姆在阿舒拉纪念日上的这番宣言,让中东的空气再度紧绷。 以色列的空袭仍在持续,南黎巴嫩、巴勒贝克再传爆炸声。就在这场公开比力的背后,美国特使已抵达贝鲁特,要求真主党在年底前解除武装。但这场看似“外攀谈判”的序幕,正被炮火与血腥重新改写。 从停火到袭击:以色列与真主党为何走不出战争循环?2023年10月,加沙的哈马斯突袭点燃了中东战火。以色列的抨击性轰炸将加沙夷为废墟,5.7万人死亡,绝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与此同时,黎以疆域也全面发作辩论,真主党加入战局。到2024年9月,黎巴嫩已有4000多人在战争中丧生,140万民众流离失所。 固然美方斡旋在2024年11月促成了停火协议,但协议显然只是纸面上的。以色列依然控制着黎巴嫩南部的5个战略高地,并以“防止真主党重修武力”为由,几乎每天实行空袭。仅过去半年,已有250名黎巴嫩人死于以军炸弹,此中不少是平民。 这一切,让真主党看到了“软化”的危险信号。 卡西姆的宣言:反抗到底,照旧绝地反击?在贝鲁特南郊,真主党核心区,卡西姆面对支持者发出的怒吼让人不寒而栗: “只要以色列继续侵略、继续占领、继续杀戮,我们就不可能放下武器。” 这是他接任已故领导人纳斯鲁拉后,首次公开亮相。去年9月,纳斯鲁拉在一次以军空袭中遇袭身亡,震动整个什叶派世界。如今,卡西姆正在试图延续“以战止战”的铁血路线。 他甚至抛出了更倔强的条件:撤出占领区、释放被关押的黎巴嫩人、允许重修,否则,谈判“没有意义”。 美国的算盘,内塔尼亚胡的困局美国特使巴拉克正赶赴贝鲁特,试图以“解除真主党武装”换取以色列减少空袭。然而,这项“计划”并没有获得黎巴嫩总统约瑟夫·奥恩的支持多位交际与安全专家明确指出,真主党在黎巴嫩的职位“敏感且复杂”,贸然解除武装可能引发内战。 与此同时,以色列国内也在风暴中摇摆。总理内塔尼亚胡正面对前所未有的执政危机:一边是南部与哈马斯、北部与真主党、红海方向与胡塞武装的多线作战;另一边是国内日益高涨的反战情绪和兵力告急的现实。 真主党真的会就此妥协吗?内塔尼亚胡敢冒险全面升级辩论吗? 中东火药桶:新一轮战争要来了?最新一轮辩论中,以色列无人机袭击了贝鲁特南郊居民区,造成大规模恐慌和撤离。而真主党据称已在南部疆域集结超过3万名武装人员,弹道导弹与无人机进入战备状态。 这场看似局部的对抗,背后却有更深层次的地缘政治博弈。伊朗仍是支持真主党的重要后援,而美国则承诺“帮忙以色列确保北部疆域安全”。中东大国、国际强权的力量此刻正在黎以疆域交错,任何一个擦枪走火,都可能将整个地区拖入全面战争的深渊。 结局未定:真主党与以色列,谁会先退让?卡西姆宣称:“如果以色列撤离、停止袭击,我们才会讨论国家安全和防御战略。” 这是和平的希望,照旧战争的前奏? 在这场新一轮比力中,真主党与以色列,谁会先失去耐心?谁又将为中东付出新的血的代价?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07A060Y8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