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在佩通坦和洪森的这番较量中,这句话再一次被证明。 日前,泰国法院以7比2的投票效果通过了对佩通坦的停职提案,并正式受理对佩通坦的弹劾案,一旦弹劾通过,佩通坦将被彻底剥夺总理职权。 对于这个效果,柬埔寨方面似乎十分满意,并已经就未来柬泰“和好”展开了畅想。 据柬媒《高棉时报》报道,柬埔寨宰衡洪玛奈表示:“既然佩通坦已经无法掌控政权,柬方将等待泰国新掌权者,以决定疆域开放变乱”。这番话表面上看起来中规中矩,实则话里有话:我们柬方不跟“失败者”谈事,要等“新王上位”后再说。 另外,洪玛奈还指出尽管泰国国内恒久存在是否开放疆域的差别意见,但柬埔寨在此问题上始终保持一致态度,从未出现内部分歧。 洪玛奈还强调,尽管柬埔寨参议院主席洪森殿下曾就相关政治问题表达观点,但所有正式决议和指令,仍由柬埔寨宰衡最终拍板决定。 洪玛奈想表达的意思很明确:虽然洪森在柬埔寨影响力很高,但这并不代表该国的事情都是洪森说了算,在解决两国疆域争端一事上,柬埔寨还是更加倾向于在谈判桌上解决问题。 但问题来了,如果佩通坦下台,柬埔寨真的能等来一个更好相处的泰国政府吗?目前来看,这个可能性并不大,洪森的行为以及如今佩通坦的下台,已经让两国矛盾升级到了无法挽回的田地。 日前,泰国反对派政客之一林明达不仅公开嘲讽洪森“专制不知收敛”,还放话说“只要我掌权,必定带兵攻打柬埔寨,不只是疆域,还要进军金边”。 虽然从目前的政治气力来看,林明达本人当上泰总理的可能性不大,所谓“攻打金边”的言论大概率掖掖仪政客嘴里常见的“口嗨”,但不可否认的是,其言论反映了当前泰国政坛一种深层的感情:对柬埔寨的不满日益增长和民族主义感情的高涨。 尤其是涉及疆域问题,佩通坦之以是被拉下台,主要原因就在于其在柬泰疆域问题上的态度“太过软弱”,不仅在通话中一张口就叫洪森“叔叔”,希望以私人关系缓解矛盾,而且还将矛头指向了在疆域问题上态度强硬的泰国军方,这种没有切身将泰国利益摆在第一位的态度,直接激怒了不少泰国民众。 有了佩通坦这个“前车之鉴”,可以预见的是,哪怕未来泰国换上一个看似“中立”的总理,也很可能会在压力下采取更强硬的对柬政策。到那个时候,柬埔寨再想“灭火”,恐怕就晚了。 从短期来看,洪森确实得到了想要的效果:政敌佩通坦下台,柬埔寨重新夺回疆域议题的主导权,甚至可以暂时稳固柬埔寨国内民族主义感情。但从更长远来看,这种“战术性胜利”换来的很可能是“战略性失败”。 从柬泰关系来说,洪森的做法显然摧毁了柬埔寨与泰国的恒久合作基础。原来,佩通坦虽然出身他信家族,但她对外政策相对温和,一度主张中立、和解、开放疆域。但洪森的强硬做法直接打了佩通坦的脸,使得未来泰国新政府不太可能再以“朋友”的姿态对待柬埔寨。 眼下,柬泰地区的不稳固因素正在不断增加,一旦泰国政局进一步右转,“军事干预”不再是空谈。泰国军队近年来不断强化疆域布防,手中也有充足的资源来在疆域进行有限度的武装行动。如果真走到那一步,受害最大的只能是柬埔寨。 而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我们的区域稳固布局也会受到影响。作为柬埔寨和泰国最重要的伙伴,中方多次劝说双方保持客观理性,并强调希望各国保持稳固发展。 但现在看来,洪森方面已经将事情推向了难以收拾的田地。而一旦泰柬之间兵戎相见,不仅会对两国民众带来伤害,而且还会破坏区域稳固,让其他域外势力趁虚而入,搅乱南海、湄公河乃至中南半岛的格局。 那个时候,整个东南亚格局或许都将发生变化。柬埔寨想要的发展、和平,也会被越推越远。 不可否认,洪森确实是一个有能力、有野心的政治强人,但他也必须认清一个现实:这不是1997年,而是2025年。原来逞强、斗狠和豪赌的那一套已经不管用了,如今的东南亚,更需要的是合作、和平和互信。 如果洪森还想在柬埔寨政坛保持影响力,就该为国家利益多想一层,为地区和平多退一步。毕竟,真到了泰国军队兵临城下那天,柬埔寨再“喊疼”说后悔,可就晚了。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02A054X6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