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织里资讯 首页 新闻资讯 查看内容

33岁的年轻挑战者,能撼动纽约政坛吗?

2025-7-16 11:16| 发布者:admin| 查看:43| 评论:0

摘要:民智评论作者:蒋彦西,民智国际研究院研究助理2025年纽约市长民主党初选灰尘落定,33岁的州众议员佐赫兰·曼达尼(Zohran Mamdani)以43%对36%的得票率击败前州长安德鲁·科莫,成为纽约市汗青上首位穆斯林市长候选

民智评论


作者:蒋彦西,民智国际研究院研究助理






2025年纽约市长民主党初选灰尘落定,33岁的州众议员佐赫兰·曼达尼(Zohran Mamdani)以43%对36%的得票率击败前州长安德鲁·科莫,成为纽约市汗青上首位穆斯林市长候选人。他的获胜展现了民主党内部正在改变的意识形态,标志着进步力量对建制派的颠覆。

6月25日,曼达尼在纽约市举行的竞选运动观看派对上。


曼达尼身上拥有浩繁标签,如乌干达移民、巴勒斯坦正义运动家、激进住房倡导者等。他的崛起展现了当代美国政治的多重抵牾:身份政治与阶级议题的融合、进步政策与现实治理的冲突、以及中东立场对国内选举的影响。这位候选人距离市长宝座仅一步之遥,其竞选自己已成为对美国左翼政治运动极限的一次检验。



曼达尼是谁:多重身份的编织

1、移民叙事中的精英底色

1991年10月18日,他生于乌干达坎帕拉,父母均为印度裔。5岁随家人迁至南非开普敦,7岁全家移民纽约皇后区,他的早年经历符合全球南方移民的典型路径。


他的父亲马哈茂德·曼达尼是哥伦比亚大学后殖民研究教授,母亲米拉·奈尔是制片人以及奥斯卡提名导演,而他自身也有着哈佛精英光环。精英底色为其自诩底层代言人的言论蒙上薄雾。在他的竞选视频中穿插乌尔都语对白与宝莱坞片断,这是他对自身南亚移民身份的自动展示,而他妻子叙利亚艺术家的身份则强化了穆斯林族裔的多元性。

▲曼达尼在胜利演讲中感谢了他的妻子,并亲吻了她的手。


2、政治生活的觉醒

在就读于鲍登学院时期,他领导建立了“巴勒斯坦正义门生组织”,将后殖民理论转化为街头运动。早期政治实践为他日后将学术批判与直接行动结合奠定。


他担任皇后区住房顾问的期间,看到了纽约租客与地产资本的残酷博弈。他帮助了许多低收入业主对抗房东的驱逐,也正是这段经历,使他后来提出激进的冻结租金审查房租政策,成为“反驱逐法案”的政策雏形。


在竞选期间,他从说唱创作到地铁车厢开斋直播,大选前还徒步穿越曼哈顿的“自拍长征”。曼达尼深谙新媒体时代的符号政治,这些运动本质是后现代竞选的行为艺术。

4月16日,曼达尼在纽约市的竞选运动



政策的乌托邦和现实壁垒

曼达尼将自己界说为“民主社会主义者”,他绘制的经济正义蓝图充满了激进色彩,带有猛烈的进步主义倾向。但是却与现实有着巨大的鸿沟。他主张抑制房租价格,还要修建三倍数量的租金稳定的房子,但其承诺却遭遇《纽约时报》批评,可能会加剧住房短缺。


他主张全市公交服务免费化,但是面临着年预算缺口达15亿美元的质疑;他想建价格实惠的市营连锁超市,却被怀疑政府经营效率低下,执行力度存疑。而幼儿全民托育筹划更将令政府财政承受巨大压力。

▲6月 曼达尼抵达NBC演播室,在纽约举行的民主党市长初选辩说。


这些乌托邦式的政策通过高度视觉化表达得到了病毒式传播,他跃入大西洋的“冻租”行为艺术的视频播放量高达千万次,他在地铁车厢以墨西哥卷饼开斋的行为直指食品通胀危机。然而,视觉冲击在放大议题能见度的同时,也稀释了人们对政策细节的讨论。当“曼哈顿徒步自拍”占据新闻头条时,市政债券评级下调预警被舆论场寂静沉没。



巴勒斯坦立场:身份旗帜还是选举毒药?

曼达尼对巴勒斯坦的支持是与美国保守势力的直接对抗。特朗普政府将亲以政策推向新高峰,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并授意在哥伦比亚大学逮捕亲巴勒斯坦门生。曼达尼则支持巴勒斯坦,构建起抵抗叙事。


他在立法层面推动终止《纽约资助以色列定居者暴力法案》,切断纽约慈善机构对约旦河西岸极端组织的资金链。他拒绝签署州议会“以色列开国周年决定”,直斥其中“以色列夺取尊严和平”的表述与现实相悖。他还赴华盛顿到场过绝食抗议,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政策,将斋戒月开斋仪式转化为停火祈祷现场。


这种“市政外交”策略虽赢得进步派喝彩,但却陷入双重困局。地方层面,犹太组织正发动选民签署联名信,警告若其当选将触发纽约史上最剧烈族裔对立,这无疑会造成巨大阻碍。在联邦层面,特朗普借司法部对亲巴门生采取国家安全审查,指责曼达尼的声援行动极端主义温床。若曼达尼当选,与联邦政府和特朗普的交涉斡旋中也将处于艰难境地。


曼达尼在该问题的态度实际上有些暧昧。他也在NBC采访中非难反犹主义,但自己支持巴勒斯坦,自我表明为“对同等权利的渴望”,这种语义游走被犹太团体视为话语欺诈。这园地方选举已异化为中东冲突在北美意识形态战争。

▲曼达尼曾在白宫前抗议美国对以色列军事援助,要求加沙地带永久停火


现实困境在于,纽约穆斯林群体将曼达尼视为打破沉默的领头人,但犹太社群占纽约人口13%,且投票到场度更高,该团体有倒向共和党的倾向。初选数据显示,曼达尼在布鲁克林正统犹太社区支持率不足10%,而该区本是民主党铁票仓。


更致命的是,华尔街亲以资本已冻结民主党捐款池,美国亲以委员会(AIPAC)转向资助共和党候选人的威胁,可能使民主党失去关键资金支持。


权力博弈:社会主义旗帜下的三重围剿

曼达尼的激进经济纲领犹如投掷在纽约权力中枢的燃烧弹,“废除亿万富翁”的宣言与“向富裕白人社区倾斜征税”的提案,引发了建制派、资本集团与联邦权力的联合批判。当他在NBC镜头前宣称没有人应该拥有数十亿美元财富时,特朗普旋即通过福克斯新闻将其定性为“纯粹的共产主义者”,并威胁切断对纽约的联邦拨款。这种联邦层面的意识形态宣战,与地方政治博弈形成殒命螺旋。


1、建制派的攻势

惜败于曼达尼的另一位民主党候选人,前州长科莫称州长之位必要更有经验的人,构建传统精英的最后防线。他的竞选核心论点是,他知道怎样与特朗普周旋;而曼达尼以为其政治经验为腐败懦弱的罪证。更具讽刺的是,民调显示曼达尼在年收入低于3万美元群体中支持率(38%),竟落后科莫(49%),暴露出草根阶层对政策可行性的深度怀疑。这种信任裂痕被科莫阵营猛攻:他在纽约时报发表评论,曼达尼要冻结房租,会让穷人的租房选择变得更少。

市长候选人安德鲁·科莫民主党初选中向支持者发表讲话


2、民主党内部的割喉暗战

现任市长亚当斯选择独立候选人身份参选,这绝非偶尔。他将曼达尼称为“蛇油推销员”,表现了民主党实用主义派的叛离。这种分裂根植于曼达尼对党内元老的批判:“科莫、亚当斯们面对特朗普时,只会像照镜子。”其言论直接挑战民主党既得利益集团。


3、特朗普的联邦武器化

特朗普的断供威胁绝非虚张声势。若砍掉交通、住房等项目拨款,曼达尼的免费巴士和廉租公寓筹划将瞬间坍塌。特朗普更运用司法武器:哥伦比亚大学亲巴门生马哈茂德·哈利勒被拘押事件,被特朗普称为“曼达尼式极端主义必然引发现实暴力”的案例。联邦与地方的权力对撞,迫使曼达尼在市政厅竞选辩说中泯灭大量精力,辩解自己不是“共产主义者”,而是“民主社会主义者”。



结语:悬于刀锋的未来

曼达尼的政治轨迹是多重汗青合力的爆发点:金融危机催生的不同等怒火、弗洛伊德事件种下的种族正义执念、加沙废墟激发的身份政治觉醒。当这位33岁候选人以“从群众中来”的叙事包裹精英教育锻造的战略思维,纽约已沦为民主党建制派与进步派斗争的微型战场。其市长竞选无论胜败,都将产生三重冲击:重新界说多元文化主义的内涵、压力测试美国左翼政策的财政极限、并让民主党在“以色列忠诚度测试”中被迫站队。在这个意义上,曼达尼不再只是纽约市长的候选人,更是测量美国政治断层运动的震源。


他成功当选反映了美国意识形态板块的碰撞烈度、族裔认同裂缝的扩张速率、以及传统政党结构的耐震程度。他的当选与否不再紧张,其竞选自己释放的震动波已穿透纽约边界,正在改写美国政治的地质图谱。


编务:李雨函

责编:梁雨迪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03A06LDC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广告位
    新闻推荐
友情链接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