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世纪以来,遍布印度各地的工程奇迹一直是民族自豪的源泉。 新德里郊外阿格拉森·基·鲍利(Agrasen ki baoli)的14世纪阶梯井,是中世纪解决恒久缺水问题的巧妙方案。泰姬陵的浮动地基设计旨在抵御亚穆纳河的变迁,融合了波斯和莫卧儿王朝的精湛技艺,确保其对称与美的遗迹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莫迪上任以来,致力于基础建设,最终目标是赶超中国。在他的规划下,印度上马了很多超级工程。 2018 年,印度西北部的世界最高雕像“团结之父”由莫迪揭幕,其建造高度为 180米,可抵御每小时 160 公里以上的风速,莫迪也当场宣布印度已经成为基建超级大国。 然而,上个月印度却爆发出一桩基建丑闻,大大打击了莫迪的雄心。 印度中央邦的首府博帕尔造出了一个直角转弯的天桥,司机们在转弯之前必须紧急刹车。这个建筑被广泛讽刺,七名相关工程师被停职。 这个天桥位于博帕尔的市中心,目的是让居民节流等候火车通过的时间。2015年,邦政府宣布了规划,全长648米,宽8.5米,耗资18亿卢比。 该桥的设计由中央邦公共工程部(PWD)主导,联合印度铁路部门共同设计,但工程师很快发现他们受到了很多限制。 桥梁的路径被两侧的障碍紧紧夹住。一边是正在兴建的地铁站,另一边是电气化的铁路线,中间可用的地皮少得可怜。 地铁站的建设占用了大片地皮,铁路线又如铁壁般不可逾越。设计团队尝试了各种方案,但最终的决定令人瞠目:桥梁在最高点将有一个近乎90度的直角转弯。这个决定被记录在图纸上,送往审批,最终被盖上了同意的印章。 设计由公共工程部的桥梁工程部门完成,施工任务交给了当地的私人承包商M/s Puneet Chadha,设计顾问则是M/s Dynamic Consultant。文件在部门间来回通报,铁路部门和公共工程部进行了多次协调。 铁路部门发言人Naval Agarwal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他们曾在一封信中指出转弯设计的潜在问题,但发起未被采纳。2018年的联合检查,2024年的警告信,都未能阻止图纸上的直角变成现实。 施工过程中,问题逐渐浮出水面。高级结构工程师Kailash Kushwaha带领着60人的团队,在工地上奋战了两年。他回想,设计图直接来自公共工程部,空间的限制让他们无从下手。铁路部门负责轨道上方的部分,公共工程部负责别的的设计和施工。 铁路部门曾提出,桥梁的转弯几乎与轨道垂直,存在安全隐患,但沟通的不畅让这些警告石沉大海。最终,桥梁在2025年初接近完工,带着那个令人不安的直角转弯,静静地等候着揭幕。 2025年6月,艾什巴格铁路立交桥的照片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如野火般蔓延。画面中,桥梁在最高点蓦地转向,几乎呈直角,车辆需要突然刹车才能安全通过。 网友们目瞪口呆,有人戏称这是“毕达哥拉斯杰作”,有人担忧这是“事故的温床”。一张通过谷歌地图拍摄的俯视图在网上疯传,桥梁的路径像一个巨大的问号,引发了无数迷因和讥讽。一位用户写道:“这桥让我们对美国说,你算老几?”另一位则警告:“灾难即将来临。” 退休的公共工程部首席工程师VK Amar直言,桥梁转弯应该有平缓的曲线,提前100到200米预警,而直角设计“显着有缺陷”,会让驾驶员措手不及,变成事故多发点。 《今日印度》率先报道了这座“工程奇迹”,随后《印度时报》《印度快报》《NDTV》等媒体跟进,将事件推向全国。社交媒体的讽刺与新闻报道的放大,让这座桥从地方项目变成了全国笑柄。舆论的压力如潮水般涌向政府,迫使他们不得不接纳行动。 6月26日,中央邦首席部长莫汉·亚达夫(Mohan Yadav)发表声明,承诺彻查艾什巴格铁路立交桥的建设问题,并保证在安全整改完成前,桥梁不会开放。他下令公共工程部成立调查委员会,追查设计和施工中的疏忽。两天后,调查陈诉出炉,结论毫不留情:桥梁的设计和执行存在“严重疏忽”。 6月28日晚,亚达夫宣布八名公共工程部工程师被追究责任。七名在职工程师被立即停职,包括首席工程师Sanjay Khande和G P Verma。 印度公共工程部和铁路部门决定重新设计桥梁,计划在转弯前200到300米处引入平缓的曲线,让驾驶员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安全转向。铁路部门同意提供额外的地皮,以支持这一调整。 截稿为止,艾什巴格铁路立交桥仍未通车,当地居民正在翘首以待。等到大桥通车之后,也许这里会成为打卡圣地,希望挑战直角转弯的车手可千万别错过。 这还不算完,印度网民因为这一事件,纷纷爆出当地的“奇迹立交桥”。 莫迪雄心勃勃,欲在基建方面挑战中国的高效与规模,但这些“杰作”却让公众质疑其可行性。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02A00VS6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