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反腐大剧《以法之名》中,张文菁当庭翻供,省检收到李人骏是保护伞、乔振兴是他杀的检举信后,决定成立指导组到东平观察事情本相。 指导组组长是省检一部主任郑雅萍,副组长是省检十一部检察官洪亮。 来到东平后,从洪亮和郑雅萍的实际体现来看,在本相洞察力和寻找案件突破口方面,洪亮的能力实在更强。 洪亮的能力更强,为何省检察长张放让郑雅萍担任组长,让洪亮担任副手,这不是反了吗? 不,这正是张放在用人方面的高明之处。 从万海张文菁一案来说,案件的背景和本相肯定非常复杂,否则的话就不会拖了两年了。既然案件非常复杂,省检对案件的态度就必须非常慎重,那就是既要查明本相,又不能把省检和东平方面的关系搞僵。 东平市是一个地级市,有660万人口,像东平这样中等规模地级市,按照兰景茗在李砚心程子健婚宴上的说法,权利资源是会合的。 事实也的确是这样,就拿兰景茗来说吧,她自己是政法委书记,外甥女柳韵是开辟区管委会副主任,外甥女婿李人骏是检察院代理检察长,再加上兰景茗的其他亲戚、同学等,东平的人际关系之复杂,由此可见一斑。 就是由于人际关系云云复杂,要查明本相可谓难上加难,只要指导组稍微有风声,东平方面就会立即做出难以预料的反应。 检察院一部主要负责平凡刑事犯罪案件的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出庭支持公诉、抗诉等职责,至于庞大犯罪、职务犯罪、经济犯罪等,不在一部的业务范围之内。 十一部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侦查。也就是“刀刃向内”。 把万海张文菁案的复杂性,东平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一部和十一部的职责联合起来,张放这样安排就非常合理了。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郑雅萍担任指导组组长,就是转达了一个信息,省检并没有把万海张文菁案往庞大职务犯罪上考虑。 相反,洪亮要是担任组长的话,结果恰恰相反了。 洪亮原来在东平市检工作过,和李人骏乔振兴照旧大学同学兼好兄弟,洪亮的老丈人江旭东,又是兰景茗的老领导,洪亮要是担任组长的话,指导组一到东平,他马上就会陷入关系漩涡,哪里还有精神去观察案件呢。 除了这些外,洪亮担任副组长,还向东平方面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洪亮不是来查东平的,是来监督郑雅萍和指导组的。 从具体工作角度来说,郑雅萍为人耿直,工作风格直来直去,她当组长,可以推进观察工作。 洪亮要是当组长的话,由于他性格有些油滑,工作推进起来大概比较慢。 洪亮的人际关系背景《以法之名》说得很清楚,对郑雅萍却只字未提。 郑雅萍是省检察院一部主任,乔振兴是东平市检察院一部主任。 乔振兴之所以敢被黑恶势力和保护伞杀害,说明他应该没有什么强有力的家庭背景。 关于这一点,从他弟弟秦锋身上就能看出一些,市公安局局长许言午,是秦锋的老连长,秦锋就是跟着老连长来到东平市局的。 乔振兴家庭背景是这样,郑雅萍大概率也是这样。 所以,从平衡的角度,郑雅萍担任组长,洪亮担任副组长,也是指导组内部的人事平衡。 洪亮背景这么强,要是他担任组长的话,指导组内部就失去平衡了。 指导组到东平后,发生的事情也的确是这样,郑雅萍主要负责具体观察,洪亮主要去应对各种关系。 就是由于洪亮在东平有复杂的关系,这才给了他获取信息的便利条件。 东平的保护伞们,一方面不得不围着洪亮打探消息,另一方面洪亮又是副的,一些两难问题,他就可以用自己是副职说了不算搪塞过去。 而且洪亮看似外表油滑,实在外圆内方,心田自有底线和坚持。他的性格与郑雅萍一柔一刚,恰好形成互补。 还有重要的一点,鉴于洪亮与李人骏、乔振兴的同学关系,他老丈人又是位置不低的江旭东,洪亮又想脱下制服改行,所以张放让他担任副组长,也是有防备和考察的意思在里面。 不得不说,张放在识人、用人、在根据形势和任务组建团队方面,的确高明。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01A09QB6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