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摄像机架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州边境地域,中国资深战地记者卢宇光正对科列涅沃村的难民进行采访,谁料一架无人机突然低空飞来,直接撞击在整个摄制组所在区域。 爆炸声浪掀翻采访车,卢宇光更是被碎片击中,鲜血染红摄像机,头部也被划伤,随行俄罗斯医护人员第一时间上前救助,为其进行颅脑缝合。但卢宇光却委婉拒绝了住院治疗建议,声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俄罗斯外交部彻底怒了,矛头直指乌克兰,并公布大量现场细节。 卢宇光是我国着名的驻俄战地记者,自2000年代初就一直驻扎俄罗斯,2002年40多名绑匪闯入莫斯科剧院,挟持850多名人质,要求俄军撤出车臣。卢宇光听闻,立刻深入现场,3天时间里,连续报道30多个小时,一度因体力不支而晕倒,由此申明大噪。 2004年,别斯兰事件爆发,30多名武装分子突袭别斯兰一所学校,俄罗斯特种部队为解救全部被困师生,与武装分子发生激烈枪战。在此期间,卢宇光顶着枪弹危险,成为第二个抵达现场报道的非俄媒体,并坚持工作50多个小时,创造新纪录。 可以说,卢宇光用实际举措做到了“将真实带给各人”的承诺。 据悉,1999年时,他和一名俄罗斯士兵赶往前线报道,效果车子被炸翻,这名俄士兵舍身相救,临死前拜托卢宇光照顾好自己的妻儿。可见,在他“真实又客观的”采访报道生涯中,总是伴随着危险和受伤。 据俄罗斯顾问部公布的细节来看: 首先,遇袭坐标位于俄乌两军交火线12公里处。问题就出在,这一地点正好位于俄乌双方默认的媒体安全区。 其次,执行袭击举措的装备,属于乌克兰“海狸”攻击型无人机。据悉,在举措前不久,乌军刚为其升级完,安装了北约提供的AI识别系统,而乌军宣传文案中明确写到,“这款AI识别系统可以精准区分军民标识”。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连发三条帖文,条条都用上赤色感叹号,以示自己的愤怒之情。她表示,卢宇光团队所坐的车辆上,有着显眼的“PRESS”字样,乌军所谓“误炸”说法根本是无稽之谈。 所以,扎哈罗娃直白地点名乌克兰,声称此举相当于“宣战”,是一次“蓄意袭击”,盼望欧安组织媒体自由办公室、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以及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立刻出面,在2-3小时内给出自己的态度。 而就上述三大组织默默无言的行为,扎哈罗娃更是直白——“乌克兰想清除全部致力于客观报道的工作者,让媒体噤声”。 最后,扎哈罗娃又表示了对中国记者遇袭的关切,祝愿其早日康复。而俄方也会彻查此事,严惩凶手和策划者。 当然,详细原因还要看后续调查效果,但可以确定的是,即便在特朗普极力推动停火谈判的背景下,俄乌依旧有交火事件,说白了,乌军无人机之所以袭击库尔斯克州,就是为了赶在谈判前,拿到更多有利于自己的筹码。 也就是说,边打边谈还是俄乌当下的模式。但不管如何,平民百姓永远是战争的牺牲品,还是盼望国际社会能够继续为结束这场打了数年的辩论而做出努力,争取早日宁静。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627A060PZ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