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现在的困境大家都清楚,而原来能在斡旋以伊辩论中发挥更多作用的普京,也在一脸难色中说出了不帮伊朗的理由。 普京日前现身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在如今的局势下,他自然被问到了许多关于中东战局的问题,并谈到了俄罗斯与以色列特殊的关系。 一脸难色的普京请大家“留意”,以色列居住着近两百万来自苏联和俄罗斯的人。他表现,以色列几乎是一个讲俄语的国家。因此,俄方始终将这一点思量在内。 普京给出的数据确实是有迹可循的,事实上,在以色列建立和苏联解体这两个历史节点,的确有不少原本居住在苏联和俄罗斯的犹太人前往以色列。 公开数据显示,以色列有15%左右的人说俄语,俄语也是继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后,以色列使用范围第三广的第一语言。目前,以色列有90万俄罗斯裔犹太焦点人口,以及上百万的人口群体。 很显然,从某种意义上说,俄罗斯和以色列,甚至存在一些“血缘上”的纽带。而上述言论从普京口中说出来,无疑就更加引人瞩目了。 首先,普京说出这个话,与外界一些人近期对俄罗斯态度的质疑有关。 以色列不宣而战,对伊朗发起打击,于情于理于法都是站不住脚的。同时,伊朗又与俄罗斯关系密切,隐隐有“盟友”的意思,在俄乌辩论发作后,伊朗还向俄罗斯提供过无人机及相关技术。 因此之前有人猜测,俄罗斯会百折不挠地站在伊朗身后,并向其提供实质性的支持,同时强烈谴责以色列。 然而实际情况是,停止目前,俄罗斯既没有向伊朗提供军火如许的实质性支持,也没有用相当激烈的言辞去谴责以色列。俄方的选择是,主动请缨当“中间人”,实验调停两国的辩论。 不但如此,普京还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那边要到了“承诺”,以色列表现会确保在伊朗核电站工作的俄罗斯人员安全。 可以看到,虽然俄方口头上给伊朗提供了不少支持,但从实际举措上来说,他们的优先事项之一,其实是确保自身的利益。 出现这种情况,与俄罗斯深陷俄乌辩论,确实力不从心有关。不外这一次,普京却说出了另一个原因。特殊是那句,以色列几乎是一个讲俄语的国家,俄方始终将这一点思量在内。 这话隐约透露出了一个意思,那就是在俄方看来,以色列某种意义上算是“自己人”。因此,即便以色列这次对伊朗做得非常过分,但俄方也没有对其摆出更强硬的态度。 站在伊朗的角度,普京的这番话恐怕会让他们感到不是滋味。 事实上,从这就能看出国际关系的复杂性。俄罗斯与伊朗关系密切不假,但出于维护与以色列关系的考量,普京也没办法帮伊朗做些什么。更何况,这背后还有更加实际的战略考量。 对于曾经的苏联来说,认可以色列是为了拆解英法在中东的势力版图。对于现在的俄罗斯来说,平衡中东的力量对比,才是符合他们利益的。 这么来看,以色列和伊朗“适可而止”,确实是俄罗斯最想看到的结果。 其次,普京的这番话,也能与俄罗斯这十多年来的交际口径联系到一起。无论在2014年的克里米亚危机,还是2022年的俄乌辩论中,俄方都提到了一件事——保护讲俄语民众的权利。 不难发现,在俄方的叙事中,保护“讲俄语的民众”,是俄罗斯这个国家的“义务”。为此,俄罗斯不吝改变现代国家的边界,将这些人从法理上彻底变成“俄罗斯人” 这么来看,在俄方的观念里,所谓“讲俄语的民众”,也可以约等于认可俄罗斯文化、甚至认可俄罗斯作为祖国的人。 当然,俄方的说法有没有道理,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了。 普京这时候聊起说俄语的以色列人,其实已经阐明在俄方眼里,以色列有着特殊的地位。既然如此,他们是怎么看待那些说俄语的以色列人呢?这无疑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话题回到当前局势上,对于普京来说,事情确实相当麻烦。 一方面,俄罗斯面临着俄乌辩论这个必须集中力量优先解决的当务之急。另一方面,日益危险的中东局势,又可能动摇俄罗斯在这个方向的利益。 说到底,如今的俄罗斯突出一个“力不从心”。很多事情普京不是不想管,而是根本管不了,俄罗斯能顾得上自己已经不错了。 即便外界的动荡进一步加剧,俄方的首要任务都是不变的,那就是赶紧让俄乌辩论出现一个有利于他们的结果。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627A02Z8G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