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16日起,以色列对叙利亚发动了多次空袭。 然而,中国在这一变乱中的态度引发广泛关注。 从过去的明确反对到现在的谴责亮相,中国的立场为何发生明显变化? 背后原因或许与叙利亚新当局重用“东突”恐怖分子密切相关。 2024年12月,叙利亚反对派武装“沙姆解放组织”通过闪电攻势推翻阿萨德政权,其领导人朱拉尼成为叙利亚暂时当局的掌权者。 朱拉尼曾承诺打击恐怖主义,赢得国际社会短暂期待。 但上台后,他敏捷将多名反对派武装成员安插进新当局核心,乃至任命至少6名“东突”恐怖分子为国防部高级将领。 这一决定不但让国际社会震惊,更让中国深感不安。 “东突”恐怖组织长期以来对中国新疆地区构成严峻威胁,其成员曾参与多起暴力恐怖变乱。 叙利亚新当局将这些人安插进国防部,直接威胁中国安全优点。 对此,中国在团结国等场合多次警告叙利亚新当局取消相关任命。 今年6月17日,中国常驻团结国代表傅聪明确表示,“绝不允许恐怖分子披着官方外套危害他国”。 然而,朱拉尼当局显然无视了这些警告。 而自7月以来,以色列对叙利亚的空袭行动也在持续升级。 以色列的主要目标是削弱叙利亚境内的伊朗权势和亲伊朗武装,但叙利亚新当局与恐怖分子的勾结或许为以色列的行动提供了更多来由。 而面对此次空袭,中方代表仅表示“叙利亚的主权和领土完备应得到尊重”。 这种外交说话的调整耐人寻味,然而,中国的淡漠态度并非袖手观看,而是务实选择。 叙利亚新当局此前的行为,直打仗碰了中国的核心优点,“东突”恐怖分子进入国防部无疑是对中国的挑衅。 同时,中国在中东问题上始终秉持“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避免过度卷入地区冲突。 朱拉尼当局的决议不但让中国失望,也让国际社会对其正当性产生质疑。 叙利亚新当局试图通过安插反对派和恐怖分子巩固政权,但这一做法适得其反,不但加剧国内不稳定,还使其在国际舞台上陷入孤立。 未来,叙利亚局势依然充满不确定性。如果朱拉尼当局继续这种做法,不但可能失去更多国际支持,还将为恐怖主义扩散埋下隐患。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18A07MC0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