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华不敢认?李在明彻底变了,韩国反华潮掀起,尹锡悦也命悬一线! 据外媒7月17日报道,韩国总统李在明公开表示自己并非亲华,还夸大希望美国不要误解其立场。这种态度的急剧转变让人不禁疑问:李在明为何“像变了个人”?与此同时,韩国国内反华情绪持续高涨,社会两极分化问题愈发严峻,而前总统尹锡悦的康健状况也让其命运变得扑朔迷离。韩国正面临一场复杂的多重困局。 李在明的政策转变并非没有原因。从经济上看,韩国的造船业和半导体产业高度依赖美国的技术支持和市场。韩国造船业曾因美国的扶持而崛起,但核心技术仍掌握在美国手中。一旦失去技术授权,行业将面临巨大危机。同样,半导体产业从光刻胶到EDA软件,从芯片架构到制造设备,几乎每个关键环节都受制于美国。更重要的是,美国近期对韩国半导体加征25%的关税,进一步加剧了韩国的经济压力。在这样的配景下,李在明不得不对美国表现出高度重视。 与此同时,韩国国内的反华情绪也在不停升温。首尔多地频繁发作反华游行,甚至出现中国人在韩国陌头遭遇安全风险的情况。中国驻韩使馆已发布提醒,呼吁在韩中国公民留意安全。这种情绪的背后,或许不乏外部势力的推波助澜。美国通过媒体和舆论手段强化韩国对中国的负面认知,既是其遏制中国战略的一部分,也是在美韩同盟中巩固自身地位的手段。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李在明若表现出亲华立场,大概面临国内支持率的下滑。 然而,得罪中国并非明智之举。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22年两国贸易额高达3000亿美元,占韩国外贸总额的四分之一以上。韩国的半导体、汽车、电池等核心产业都离不开中国市场。如果中韩关系持续恶化,韩国经济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当前,韩国社会两极分化问题已经非常严峻,收入前10%的家庭年均收入高达2.1亿韩元,而收入末尾10%的家庭仅为1000万韩元,两者相差20倍。这样的经济逆境,让韩国更加需要与中国的经济合作来缓解内部矛盾。 与此同时,前总统尹锡悦的命运也成为韩国政坛的另一个焦点。尹锡悦因涉嫌“内乱罪”和“外患罪”面临审判,最高大概被判极刑。然而,其康健状况成为案件的关键变量。尹锡悦团队透露,他在拘留所中宿病复发,体力不支,甚至连上楼梯都困难。这引发了外界对他是否试图通过康健问题躲避法律制裁的猜测。如果审判因康健问题长期停滞,不排除尹锡悦未上庭就病死狱中的大概性。 李在明的政策转变、国内反华情绪的高涨、经济逆境的加剧,以及尹锡悦案件的复杂性,让韩国当前的局面显得异常紧张。在中美博弈的大配景下,韩国如何在国内民意与国家利益之间找到平衡,又如何在外交上寻求突破,仍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难题。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19A08H2Z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