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B攻击型核潜艇,自去年10月传出航行照片到如今,已经过去9个月时间。该核潜艇具体的性能尚未可知,但是从很多与其相关的开源信息来看,这款核潜艇很可能是中国水师的第一种“融合型”核潜艇。而093B核潜艇的任务,很可能是压在敌人前沿、时候准备纵深攻击敌人陆地目标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从093B核潜艇的外形上看,它最大的特点是指挥围壳改为苏俄“高级轿车”式的流线型指挥围壳,这将会降低潜艇航行中的阻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噪音。其次,从直观感受上看,它比此前093A攻击核潜艇要长一些,很可能是在原来的艇体内嵌入了某种舱段,由此拉长了它的长度。后来,哈工大展览室里出现的一张“疑似093B结构图”,以及后来流传于网络上的中国船舶工业公司制造的新型攻击核潜艇模型,则解释了这款核潜艇为何“拉长”的原因。 从结构图和模型上看,093B核潜艇在艇体中段新增了一段拥有16单位巡航导弹垂直发射装置的舱段,使用双排布置的方式,两两一组并排布置在潜艇的中心部位。这一布局方式类似于美国弗吉尼亚BLOCK 5型核潜艇和俄罗斯“亚森”级攻击核潜艇,他们都是在潜艇的中段布置了导弹垂直发射模块。从很多开源信息来看,093B核潜艇的长度从093A的107米左右,增加到了114米--126米左右,这就是因为新增了导弹舱段导致的。 除了新增巡航导弹舱段外,093B核潜艇还很可能使用了自然循环核反应堆。根据2017年第3期的官方媒体《中国科技奖励》杂志的报道,中国第二代某型号核潜艇总师张锦岚团队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此中也明确提到了其获奖原因为“在新型核潜艇中实现了核反应堆自然循环”。中国第二代核潜艇,自然是091/092型核潜艇出现之后的093/094型核潜艇了。2017年,核潜艇研发团队在第二代新型核潜艇上实现了核反应堆自然循环技能,这一技能应用于8年后的今天才逐渐揭开神秘面纱的093B型核潜艇上,就是极有可能的事情。毕竟,093就属于第二代核潜艇,093B就是其最新型号;而从时间上看,2017年突破的技能用在2025年才公开图像的潜艇上,也是合乎规律的。 那么自然循环核反应堆技能有什么优势呢?我们在前面发布的文章里面详细报告过,这里再简短总结一下。潜艇核反应堆的冷却,需要依靠冷却剂在环绕反应堆的管道回路内来回循环,以带走热量,确保核潜艇持续满功率运行;而冷却剂的循环活动,需要用到冷却剂泵,也就是水泵,这个水泵的噪音很大,约占核潜艇噪音的30%。自然循环反应堆,即采用特殊的结构设计,使得冷却剂可以自己在回路内来回循环,这样就取消了冷却剂泵,极大降低了核潜艇的噪音。因此,自然循环核反应堆的优势,就是静音。 最后,种种图像、结构图、模型,都印证了093B核潜艇还采用了一项关键技能:泵喷推进器。说起来,这个泵喷推进器并不神秘,也不奇怪,美国、欧洲、俄罗斯,早都已经应用多年,在机灵级、亚森级、弗吉尼亚级等核潜艇上都有使用。不过,就我国而言,093B核潜艇是第一款基本可以确信使用了泵喷推进器技能的核潜艇。 泵喷推进器分为前置定子和后置定子两种结构,目前欧美国家多数使用前置定子结构,俄罗斯使用后置定子结构。原因在于,前置定子结构中,海水是先流过定子,再进入转子,这样定子就可以预先对海水的流向进行预先的扰动和梳理,当海水拍打到转子上时,噪音就会更小,这样潜艇的静音性更好。而俄罗斯的后置定子结构,则凸显了对高航速的需求,固然后置定子对噪音的降低效果不如前置定子更好,但是却让转子直接推动海水输出功率,以提升核潜艇的航速。我国采用的方式,则很可能是前置定子,毕竟我国对核潜艇的降噪需求也大于航速需求。 由此可见,093B核潜艇属于一种夸大静音和远程巡航导弹攻击能力的核潜艇。这样的性能偏重方向,意味着它在战时是潜入敌人控制海域内运动的,是压制在敌人前线的利器。同时,由于核潜艇机动速度快、潜深较大,因此总是神出鬼没、难以对其进行跟踪和定位,因此093B完全可以在敌人无法预知的前提下,从敌人防御单薄的位置上发射大量巡航导弹,攻击其陆地方向的纵深目标。甚至,它还可以携带反舰导弹,对敌人航母舰队进行饱和导弹攻击。 总而言之,093B攻击核潜艇的出现,一改我国在攻击核潜艇领域的大幅度落伍局面,一举超越了英国的机灵级、法国的梭鱼级,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弗吉尼亚级、俄罗斯亚森级的先进攻击核潜艇。而这,还是在老一代的093型核潜艇框架结构上实现的性能;比及未来的新平台,也就是095型核潜艇出现后,我国很可能会变追赶为领先,成为全球核潜艇技能先进强国!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21A03N8T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