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至7月20日,乌克兰对莫斯科及周边地区发动了持续96小时的无人机打击,共派出93架无人机,其中19架在莫斯科州被击落,16架在飞往莫斯科途中被拦截。 这是俄乌冲突以来,莫斯科遭遇的最麋集打击之一。打击导致莫斯科周边四个机场临时管制,大批航班改道,民众滞留机场,城市运行受到严峻干扰。 俄方防空系统虽多次拦截,但也暴露了应对蜂群式无人机打击的短板,以致动用了米格-29战斗机升空拦截。乌克兰无人机战术的高航速、大航程特性,给俄罗斯防空体系带来巨大压力。 面对打击,俄罗斯敏捷展开报复。俄军动用了“天竺葵”-3无人机、“非洲菊”诱饵无人机、Kh-101巡航导弹、“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以及“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对乌克兰全境的重要军事设施实施了大规模打击。 什科利尼、奥泽尔诺耶、斯塔罗康斯坦丁诺夫等机场,以及巴甫洛格勒的军事工厂,均遭到猛烈轰炸,部分区域发生多次爆炸。 特殊是敖德萨周边的一座机场,被俄军重点打击,原因是其存储了北约提供的武器弹药,包括防空导弹和战斗机导弹,险些被完全摧毁。 乌克兰全境防空警报频繁拉响,民众被迫进入防空掩体,局势一度告急。 在此背景下,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提出与普京直接会谈的提议,称希望通过领导人级别的对话推动第三轮和谈。然而,俄方对此态度强硬,认为乌克兰并无和谈诚意。 俄方代表明确表示,谈判的前提是乌克兰接受去军事化、去民族主义化以及承认俄控区,但乌克兰谈判代表团无权作出任何实质性答应。 俄方认为,泽连斯基的提议更多是为了向国际社会展示“弱势姿态”,以争取更多外部支持。 与此同时,俄方强调,战争的最终结果只能通过战场解决,谈判桌上的妥协毫偶然义。 无人机战术的频繁使用,成为本轮冲突的核心。乌克兰利用蜂群式无人机打击,成功对莫斯科的防空体系形成压力,同时吸引国际关注。 而俄军在无人机战术上也不断升级,通过诱饵无人机与电子战配合,掩护真正的攻击机群,对乌克兰军事目的实施精准打击。 这场无人机战术的比力,凸显了现代战争中技术与战术的深度结合。无人机依附高性价比和灵活性,已成为未来战争的关键武器,而如何应对蜂群式无人机打击,也成为各国防空系统的新课题。 值得注意的是,俄乌冲突的背后,外部力量的博弈愈发明显。乌克兰依靠西方的军事援助得以持续作战,而俄罗斯则获得东方盟友的支持 据报道,朝鲜向俄军提供了大量炮弹和导弹,进一步增强了俄军的战场打击能力。然而,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支持也面临挑战。 尽管美国和欧洲多次答应提供武器援助,但内部决策的缓慢与不确定性,让支援力度难以满足乌克兰的需求。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21A06XCY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