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显示,欧洲理事会主席冯德莱恩,与欧盟委员会主席科斯塔,将于7月24日访华。 而在此之前的7月16日,冯德莱恩曾高调宣布了一份,总额高达2万亿欧元的欧盟长期预算方案,计划覆盖2028至2034年。意在大幅提拔欧盟的防务能力,并为乌克兰提供巨额援助。 然而发布当天就遭到了德国的强烈反对,导致该预算案迅速破产。 根据方案显示,欧盟的财政支出占成员国国民总收入的比例将从1.1%提拔至1.26%。 这意味着德国等经济体量较大的国家需要承担更多的资金压力。作为欧盟的“经济引擎”,德国显然不愿意为这一计划买单。预算案中包括的1310亿欧元国防预算和1000亿欧元对乌援助资金,更是让德国等国质疑其必要性。欧盟内部的分裂,使得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迅速搁浅。 预算案受挫后,冯德莱恩的访华计划引发了外界的高度关注。原因在于,她此前对中国的态度一向倔强。今年6月,欧盟在她的推动下实施了国际采购工具(IPI)措施,限制中国企业参与欧盟公共采购项目。她还曾公开指责中国的市场准入、补贴政策,并威胁中国在欧盟高层访华前,解决稀土出口管制,否则将采取进一步行动。然而,预算案的失败和欧盟内部的矛盾,让冯德莱恩不得不调整策略,寻求中国的帮助。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冯德莱恩访华的主要目的是试图通过中国缓解欧盟当前的逆境。 中国是欧盟的重要贸易伙伴。2024年中欧双边贸易额达到7858亿美元,中国是欧盟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和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增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可以为欧盟在对美贸易战中提供更多缓冲空间。 其次,若能通过中国推动俄乌问题的解决,欧盟就可能避免其预算案中巨额的国防和对乌援助支出。 然而,冯德莱恩的访华之路并不平坦。 中国是否会接受她的“求助”,很大水平上取决于欧盟对华政策的调整。如果冯德莱恩不能收回此前的倔强言论,撤销不当制裁措施,其此次访华的诉求恐怕难以实现。 冯德莱恩的访华可否破局,目前尚难预料。但可以肯定的是,此次访问将成为中欧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也将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中留下深远的影响。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22A05HR9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