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者网》报道,本地时间7月21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放出强硬言论,声称将把中国对俄罗斯和伊朗石油的采购,纳入到中美谈判讨论范围中。 据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中国是俄罗斯原油的最大买家,2023年进口量超过1.07亿吨。 中俄能源合作不但是正常的贸易行为,更是中国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 对于美方的突然施压,中方的态度十分坚定。 在7月23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表示,在经贸问题上,中方的态度是一贯明确的。 并提出盼望美方同中方一道,在平等、恭敬、互惠的基础上,通过对话沟通增进共识,减少误解,加强合作,推动中美关系稳固、康健、可持续发展。 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反对任何非法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行为。 美方试图干涉正常贸易行为,显然侵犯了中国的主权独立,且注定无法见效。 事实上,美方制裁政策的有效性正在下降。其对俄伊能源出口的二级制裁依靠于美元霸权,但比年来,中俄、中伊之间已逐步减少对美元的依靠。 例如,中俄能源贸易中,人民币和卢布结算比例持续上升,而伊朗则通过中转贸易将石油出口至第三方,再对各国销售。这些措施大幅削弱了美方制裁的威力。 同时,美方的制裁政策也带来了反噬效应。制裁不但未能遏制俄伊能源出口,还推高了国际油价,导致美国国内能源代价上涨。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2025年4月,全美汽油均价年比上涨39.3%,通胀压力居高不下。 美方的制裁政策不但扰乱了全球能源市场,还对自身经济造成了负面影响。 而从中美谈判的角度来看,美方试图将俄伊能源问题纳入经贸讨论,显然是错误的方向。 中美之间的贸易分歧本就复杂,涵盖关税等多个领域,将地缘政治议题引入谈判只会增加难度。 中国作为全球能源贸易的重要参与者,与俄伊的合作不但是经济发展需要,更是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 美方的制裁政策不但难以改变这一现状,还可能进一步加速全球能源市场的多极化发展。 而中美之间的谈判,更应专注于解决双方的经贸问题,而非牵扯其他领域。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23A07RFT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