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织里资讯 首页 新闻资讯 军事新闻 查看内容

歼35量产,服役仅五年就要落后,中国可以卖给俄罗斯,当舰载机用

2025-7-25 13:19| 发布者:admin| 查看:101| 评论:0

摘要:第五代战斗机算是一个分水岭,从这一代开始,欧洲彻底掉队、俄罗斯颓势明显,中美两家领跑。目宿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同时拥有两款五代机,分别是美国的F-22和F-35,中国的歼-20和歼-35,俄罗斯则勉强研发出一款重型五

第五代战斗机算是一个分水岭,从这一代开始,欧洲彻底掉队、俄罗斯颓势明显,中美两家领跑。目宿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同时拥有两款五代机,分别是美国的F-22和F-35,中国的歼-20和歼-35,俄罗斯则勉强研发出一款重型五代机苏-57,另一款五代机苏-75甚至连原型机都没造出来。至于欧洲,连五代机的影子都没有,只能整天拿着5.5代战斗机的PPT满世界做广告。

近来据美国“战区”网站报道,歼-35已经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中国海军将步入隐身时代。虽然歼-35的综合性能不如歼-20,但歼-35最大的优势是性价比,一方面是歼-35的前身FC-31原型机是沈飞自筹资金研发的,并未牺牲本钱来提高研发速度,另一方面则是歼-35等到歼-20服役后才进入研发快车道,继续了歼-20许多现成的技能,大大降低了研发本钱。站在歼-20肩膀上服役的歼-35,大大降低了技能风险与本钱,但也付出了代价,那就是服役时间太晚,面临着刚服役就落后的题目。

歼-20是2017年到2018年服役的,距今已有7个年头,量产数量早就超过了200架,训练大纲与维护体系非常成熟了,未来很长时间内都是空军的主力。而歼-35的服役时间就有点尴尬了,2025年中国的两款六代机都开始试飞了,歼-35才刚预备服役,按照中国航空工业这些年体现出来的速度,歼-50与歼-36是同步发展模式,为的就是防止再次出现歼-20与歼-35服役间隔太长的局面,到2030年,两款六代机极大可能同时服役,到那时生产数量不多、性能也开始落后的歼-35地位就非常尴尬了。

而歼-35面临的性能落后题目又与歼-16不一样,歼-16刚服役的时候,中国的五代机也服役了,表面上看起来歼-16同样面临着刚服役就落后的尴尬。但歼-16依附着大航程、大载弹量、大升级空间,在五代机开始量产的情况下依然具有不可替代性。五代机为了包管隐身性能,牺牲了挂载本领,包括导弹、吊舱必须全部内置的情况下,导致导弹携带数量与类型受到限制,也无法通过增加吊舱数量来提拔电子战本领。而歼-16恰好弥补了这个题目,不需要考虑隐身性能的歼-16,可以挂载各种精确制导武器与电子战吊舱,在战场上与歼-20形成美满的互补关系,尤其是具备强大电子战本领的歼-16D,能够通过干扰敌方雷达、摧毁敌方防空阵地的方式进一步提拔歼-20的生存本领,而歼-20则消灭空中的敌机,反过来提拔歼-16D的生存本领,实现1+1>2的结果。

可歼-35则不可,在六代机服役后,歼-35醒目的活,六代机都能更出色的完成,目前看来歼-50也具备成为舰载机的潜质,那歼-35似乎就失去了大批量装备解放军的必要了。歼-35如果要学歼-16那样,挂载更多的武器与吊舱来增强性能,那就失去了隐身本领,结果反而不如歼-16,毕竟歼-16作为重型战斗机拥有更大的载荷与升级空间。

可如果在六代机服役后就放弃歼-35,那也非常可惜。毕竟是花了人力物力研发出来的,建立生产线也是要花不少钱的,从过往的例子来看,一款战斗机的量产数量如果低于100架,那连建立生产线与研发的本钱都赚不回来,想要盈利至少要量产150-200架。如果六代机赶在2030年服役,那么歼-35最大的可能就是像如今的歼-10C那样,沈飞将歼-35的生产线转移给其他厂家,沈飞全力生产歼-50,歼-35则用于出口。目前除了巴基斯坦、埃及对歼-35体现出浓重的爱好外,歼-35还有一个潜在客户,那就是俄罗斯。

有人可能会问,俄罗斯自己都有五代机苏-57了,又怎么可能从中国买五代机呢?这事其实还要从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说起,此前俄罗斯那边传出俄罗斯预备放弃“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这将导致俄罗斯在环球范围内投射海空力量本领日益衰弱。其实即便俄罗斯不放弃“库兹涅佐夫”号,这艘年久失修的航母,大概率也无法坚持到2040年了。而以俄罗斯目前的造船实力,根本没有继续建造排水量6万吨级的可能性了,为此,俄罗斯媒体建议俄军计划建造新一代小型灵活的中轻型航母取而代之。之前俄罗斯曾经负责为印度海军构筑“维克拉玛蒂亚”号中型航空母舰,重新建造中轻型航母有一定的技能积累。

而中轻型航母的机库甲板面积有限,想要确保舰载机数量,就只能携带中型大概轻型舰载机了,俄罗斯计划研发的苏-57舰载机并不适合上舰。而俄罗斯目前能拿得出的中型舰载机,就只有米格-29KR和正在研发的苏-75舰载型号了。米格-29KR的性能只能用乏善可陈来形容,就连印度海军都预备把米格-29K换成阵风M了,俄罗斯的米格-29KR算得上环球最差舰载机,未来俄罗斯的新航母肯定不会用米格-29KR。

至于苏-75也并不适合作为舰载机,首先就是其单引擎计划是最大的硬伤,苏-75计划搭载与苏-57同款发动机,但俄罗斯发动机的可靠性与美国相比有一定差距,F-35C采用单引擎就已经引起很大质疑了,苏-75若没有可靠性极佳的引擎,很难说服俄罗斯海军接受。

其次,苏-75采用了下颚式机腹进气道,导致前起落架的强度很难承受舰载机着舰时的冲击,F-16和歼-10都因为机腹进气道计划,与舰载机失之交臂。俄罗斯一开始计划在苏-57的基础上研发一款舰载机,苏-75在计划时并未考虑作为舰载机使用,如今计划赶不上变化,苏-75想重新调解计划就费时费力了。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想要获得中轻型舰载机,就只能考虑进口了。目宿世界上的中轻型舰载机包括法国的阵风M、美国的F/A-18“超级大黄蜂”、印度的“光辉”舰载机版本、中国的歼-35。法国和美国的舰载机肯定不会卖给俄罗斯,就算这两个国家敢卖,俄罗斯也不敢买,否则哪天一个制裁,俄罗斯的航母舰队就废了。至于印度的“光辉”舰载机,作战半径估计比俄罗斯的舰载防空导弹射程大不了多少,属于妥妥的“航母桅杆保护者”,俄罗斯海军宁愿继续用米格-29KR,也不会考虑印度的舰载机。最后俄罗斯媒体报道称,俄罗斯目前正在考虑中国的歼-35。

如果俄罗斯选择歼-35,对中俄两国来说是一个双赢的结果。首先就是歼-35能够美满适配俄罗斯的RD-33发动机,毕竟原型机当年试飞的时候,用的就是俄罗斯的发动机。其次,则是中国的工业产能能够确保俄罗斯海军的舰载机供应充足,而且歼-35的价格也不会太贵,即便是囊中羞涩的俄罗斯海军也能承受。

而且歼-35的性能放眼环球,也是绝对够看的,作为舰载机,唯一能够跟歼-35抗衡的就只有美国的F-35C。歼-35的航电设备绝对凌驾于俄罗斯现役所有战斗机,如果俄罗斯能够吸收歼-35的技能,至少能够让俄罗斯的航空电子技能进步5年,达到与欧洲平起平坐的地步。

而俄罗斯购买歼-35的最大阻碍,其实并不是歼-35的性能,而是俄罗斯的“自尊心”。一直以来,俄罗斯都自认为是中国的师傅,中国许多军用飞机都是俄罗斯产品的仿制改进型号,而中国也没少从俄罗斯进口战斗机。虽然自歼-20服役后,中国就再也没有从俄罗斯那里进口过战斗机,但是俄罗斯心中的那份高傲是短时间内无法放下的,他们不肯承认自家的战斗机已经被中国逾越了,10年前,中国还在从俄罗斯那里购买苏-35战斗机,如今让俄罗斯从中国那里进口战斗机,即便中国的战斗机再先进,俄罗斯也很难下定决心,俄罗斯一旦下订单,就即是砸自己的招牌,以后很难在国际军火市场上混了,战斗机市场份额会逐渐被中国夺走。

但是俄罗斯接受现实也只是时间题目,在五代机这条赛道上,俄罗斯就已经变成追赶中国的角色了,中国游刃有余的搞出两款五代机,而俄罗斯连苏-57的量产都非常吃力。等到了六代机时代,俄罗斯就只能仰望中国了,想要不被假想敌拉开代差,俄罗斯就只能考虑从中国那里进口六代机,就如同当年中国从俄罗斯那里进口的苏-27那样,这就是所谓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曾经的门生已经成长到能够教育老师了。可题目是,俄罗斯航母没了啊……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25A03UAL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图文热点

  • 寻忆织里画虎大师吴寿谷
  • @浙E车主,最新消息!明年继续免费!

热门推荐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