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织里资讯 首页 新闻资讯 查看内容

冯德莱恩北京碰壁?中欧峰会缩至24小时,中方直指欧盟双标题目

2025-7-25 19:22| 发布者:admin| 查看:105| 评论:0

摘要:中欧建交50周年之际,备受关注的中欧峰会在北京如期举行。尽管双方都盼望借此机会深化合作,但会议期间的种种细节却表现出中方的强硬立场。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领衔的欧盟代表团,面对中国提前释放的两个“下马威

中欧建交50周年之际,备受关注的中欧峰会在北京如期举行。

尽管双方都盼望借此机会深化合作,但会议期间的种种细节却表现出中方的强硬立场。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领衔的欧盟代表团,面对中国提前释放的两个“下马威”,显然有些措手不及。

中方高层的一句表态更是直指题目核心:合作空间巨大,但前提是欧洲不能搞“双标”。

起首是会议的地点安排和时间缩短。按照惯例,上一届中欧峰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峰会应在欧洲举办。然而,中方明确拒绝出访欧洲,坚持将会议地点定在北京。

这一安排本身就打破了惯例,释放出强硬信号。同时,原定为期48小时的峰会最终被压缩至24小时。这一调整据相干媒体报道是应中方要求举行的。

欧盟代表团远道而来,却发现议程非常紧凑,几乎没有深度沟通的机会。这两个细节被外界解读为中方释放的“下马威”,彰显了中国在会商中的主动权。

在会议中,双方围绕经贸题目展开讨论,但分歧显着。欧方再度提及中国“产能过剩”“商业倾销”等老调,甚至对中国电动车产品加征关税,同时要求中国放宽稀土出口管制。然而,中国对此明确表达了不满。

数据表现,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市场的70%以上,是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一环。

而中国电动车产业近年来敏捷崛起,2023年出口量突破百万辆,其中很大一部分销往欧洲市场。

欧方一边享受着中国制造的高性价比产品,另一边却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企业施加限制,这种“双标”行为显然难以令人信服。

更值得关注的是,欧方还试图将地缘政治议题引入会谈,将中国与俄罗斯的正常往来与欧洲安全挂钩。

冯德莱恩在发言中抹黑中俄关系,试图在中欧关系中制造更多矛盾。然而,中方对此表态强硬,强调中国的外交政策始终独立自主,不会屈从外部压力。

事实上,这种指责不但无助于解决题目,还进一步加剧了双方的紧张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欧盟内部对华政策也存在分歧。德国和法国等国家盼望通过合作实现中欧互利,但冯德莱恩为首的部分官员则倾向于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的立场。

这种内部矛盾使得欧盟在对华事务上难以形成统一声音,也成为中欧关系中的隐性障碍。

中方高层在峰会期间明确表态:中国愿意合作,但合作的前提是相互尊重,反对“双标”和政治干预。中欧合作空间巨大,尤其是在气候变化、能源转型、全球产业链重构等领域,双方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

例如,在气候议题上,中欧不停是全球合作的主力军。中国近年来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显著盼望,而欧盟也在推动绿色技术创新。

双方在能源转型和减排目标上的合作潜力巨大。但若欧方继续将经贸题目政治化,甚至试图在中欧关系中掺杂地缘政治议题,这种合作的前景将变得不确定。

回首中欧建交50年来的历程,双方在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成果显著。2023年,中欧双边商业额7830亿美元,中国是欧盟最大的进口来源国,欧盟则是中国第二大商业伙伴。

然而,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中欧关系也面临更多挑战。本次中欧峰会虽然未能达成实质性协议,但它的顺利举行本身已是一个积极信号。

对于欧盟而言,如何在美国的压力下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华政策,将是决定中欧合作深度的关键。

毕竟,在全球经济复苏和气候变化等重大议题上,中欧合作不但关乎双方利益,更影响着世界的将来。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25A045IA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广告位
    新闻推荐
友情链接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