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根据“Military Watch Magazine”网站报道称,俄罗斯海军重新下水了颠末现代化升级的“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意味着这艘舰艇的现代化升级终于完成,接下来将开展海试工作,并重返俄罗斯海军,强化俄罗斯海军的整体作战能力。“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为“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的3号舰,原名为“加里宁”号,于1988年投入使用,苏联解体后归俄罗斯全部,并更名为“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 但在俄罗斯海军服役时间不长,1997年时在一次航行中发生严重的核反应堆和主机机械故障,导致失去动力,后被拖船拖回北方机器制造厂港口。由于故障短期内无法解决,且当时俄罗斯迫于财政和技术的压力,不停无力修复,到1999年直接宣布退役封存,宣告这艘舰艇退出历史舞台。2005年俄罗斯海军颠末评估后决定重新启用,开启维修和大规模的现代化升级的工作。不过,直到2012年俄罗斯海军才决定对它进行现代化升级改装,2014年升级工作正式启动,原筹划在2023年到2024年间完成升级使命,并重返大洋。 但由于俄乌冲突的影响,导致这艘舰艇的升级工作直到2025年下半年才完成,从1997年停用,到2025年完成现代化升级,这艘舰艇在水里足足泡了28年。可以说是将一艘正当青年的新舰,熬成了一艘舰龄37年的老舰,这也是俄罗斯的无奈之举。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海军从未制作过一艘超过6000吨的主力作战舰艇,其制作吨位最大和开始进的主战舰艇仅为满载5400吨的“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级保护舰,其余的驱逐舰和巡洋舰等舰艇全靠苏联的老底苦苦支撑。 前不久,就连唯一的一艘“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也传出了可能直接退役的消息。所以,俄罗斯海军走下坡路已是不争的事实,俄罗斯海军的战略重心也正逐步从远洋作战向近海防御转型,一旦失去远洋作战能力,如果不是有战略核潜艇支撑,俄罗斯海军的整体实力将彻底沦落进入二流海军行列。从花费巨资和漫长的时间来升级“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巡洋舰就足以见得俄罗斯海军的无奈,且不想放弃远洋作战能力的决心,只能折腾老舰,为俄罗斯海军撑面子。 “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在它诞生之初确实极具威慑力,它的满载排水量高达2.5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现役水面战斗舰艇,以火力强大麋集而著称,由于舰上装载超过500枚各型导弹,因此有“武库舰”之称。其体量可与日本“出云级”直升机航母媲美,是美国海军主力“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近三倍。现代化后的“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将成为全球火力最强大的水面战舰,搭载共计176个大型导弹垂发单元,其中包括96个用于发射源自S400防空体系的海基型防空导弹垂发单元,以及80个巡航导弹垂发单元。 同时,该舰还将集成“锆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将显着增强俄罗斯海军在远程反舰打击领域的作战能力。现实上,原本俄罗斯海军筹划连4号舰“彼得大帝号”也进行深度现代化改造得,然而到了2023年7月,俄方确认将取消“彼得大帝号”的升级筹划,并安排其提前退役,究其原因照旧财力无法支撑。不过,对于“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来说,虽然进行了现代化升级,特别是武器上变革较大,但鉴于该舰舰龄较大,筹划早已落后于期间,雷达体系、指挥作战体系、电子战和抗干扰能力等就算进行大规模替换,也难以改变落后的事实,已难以适应现代化海战。 就像“光荣级”巡洋舰的首舰“莫斯科”号,在俄乌冲突中,于2022年4月13日被黑海沿岸的敖德萨发射两枚海王星反舰导弹击中,并引发爆炸和大火,不久后沉没。整个过程该舰的雷达体系和防空体系等几乎没有做出任何反应,该舰也是俄乌冲突过程中损失的最大水面舰艇,充分阐明俄罗斯海军在现代海战中的防御和反应速度极为落后。所以,对于俄罗斯来说升级“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其象征意义大于现实意义,在无力制作现代化驱逐舰的配景下,更多照旧为了撑住俄罗斯海洋大国最后的面子,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俄罗斯海军的整体作战能力,还不如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现代化的保护舰发展上。 注: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数据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潜望者2025年7月26日著,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抄袭必究!)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26A03L3N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