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织里资讯 首页 新闻资讯 查看内容

选举惨败,内斗升级:日本步入“长期政治不稳固”

2025-7-28 09:14| 发布者:admin| 查看:61| 评论:0

摘要:核心提要:1. 自民党在选举中接连失利,石破茂“辞职风波”折射党内复杂博弈,派系斗争与代际矛盾叠加,日本步入长期政治不稳固期。2. 经济滞胀与福利失衡催生年轻选民对传统政党的扫兴感,“参政党”等极右翼党派借

核心提要:

1. 自民党在选举中接连失利,石破茂“辞职风波”折射党内复杂博弈,派系斗争与代际矛盾叠加,日本步入长期政治不稳固期

2. 经济滞胀与福利失衡催生年轻选民对传统政党的扫兴感,“参政党”等极右翼党派借社交媒体将大众焦虑转化为仇外情绪

3. 日美达成商业协定,但其谈判受日本内政掣肘,反对党立场压缩当局空间,虽美日同盟方向短期不变,但关键议题推进效率或受影响。

在7月20日举行的日本第27届参议院选举中,由自民党和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丧失参议院过半数议席。早在2024年10月,自民党就已在众议院选举中因“黑金”丑闻遭受重创,失去过半议席地位。自民党首次在国会众参两院都未能取得过半数席位,标志着日本正步入一个长期政治不稳固的时期。

石破茂去留问题成谜,辞职传闻或是“舆论实验”?

7月23日,日媒《每日消息》释出消息称,石破茂有意在8月底前公布辞职,为此次参议院选举惨败担责。该报道迅速引起各界舆论震动,若石破茂在上任未满一年之际离职,不仅将再度印证“短命宰衡魔咒”,更极有可能点燃自民党内部的继任之争。

然而,石破茂在当天下战书与三位前宰衡,即自民党最高顾问麻生太郎、党副总裁菅义伟、前宰衡岸田文雄,举行会谈后公开辟谣,表示会继续任职。据路透社披露,石破茂决定继续留任是为死守住一个关键节点——8月 1日日美商业协议谈判的最后期限正在逼近,其亟需以稳固的执政姿态制止此时因权力真空引发政治动荡。

此次 “辞职反转风波” 除外貌的戏剧性外,更蕴含深层暗示。一方面,当日晨间的辞职传闻或是一场“实验”,不排除是反对党或者甚至自民党党内势力为试探社会层面对宰衡离职的接受度而进行的舆论摸底。

而在另一方面,午后的公开辟谣则可能意味着自民党内部暂时形成了共识,表明自民党内部、至少是党内核心势力倾向于维持石破茂的任期稳固。这种短时间内的“骤变”,客观折射出自民党在石破茂去留问题上存在的复杂博弈与利益权衡。

派阀斗争与代际矛盾层层叠加,自民党内部裂痕愈显

日本自民党作为“派系集团联合体”,其各级组织实际上是为各派阀服务,党内六大派阀为争取党内领导权和对政策方向的影响力而展开激烈竞争。

当前,石破茂虽处宰衡之位,但其缺少党内核心背书。前宰衡安倍晋三遇刺身亡后,这位曾以铁腕凝结自民党的核心人物彻底退场,导致后续涌现的非正式派系明显缺乏清楚的协调机制与权势巨子领导力。自2024年“黑金”丑闻曝光后,该党内部多个派阀公布遣散,外貌是为平复民意,但对党内权力洗牌的真实影响仍有待揣摩。

同时,自民党始终未就内部核心争议达成共识。是否修订战后宪法,尤其是宪法中关于军队职能定位与国家自卫权的界定,始终是各派角力的焦点。经济领域的分歧同样深刻,从税收政策的制定逻辑,到如何平衡企业扶持与福利体系建立,这些争议已在党内形成难以弥合的裂痕。

石破茂辞职风波当天,自民党青年局召开与该党地方组织的在线会议,专门就石破茂去留问题展开讨论。曾属于自民党原茂木派的中青年议员启动署名活动,要求召开两院议员大会,对参院选举结果进行问责。据日本时势通信社报道,该党青年部负责人中曾根康隆(Yasutaka Nakasone)表示,与会者中的大多数人都要求“石破茂立即辞职”。

由此可见,自民党内部年轻势力与高层骨干之间出现了明显裂痕,年轻一代势力对石破茂执政体现极为不满,要求对其问责甚至逼其下台的呼声高涨。党内汗青性派阀斗争与代际裂痕层层叠加,自民党内部矛盾持续激化。

现在,自民党内各派系势力犬牙交织,谁能在权力博弈中胜出尚难定论。路透社在社论中强调,无论终极何人接替石破茂,“接班人”都将面临重建党内团结、重塑党形象以及领导“少数当局”等艰巨任务。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央分析称,自民党必须对反对党做出更大让步,要么削弱原有政策内容,要么彻底搁置部分议题,以调换其支持。

迄今为止,执政联盟在众议院推动立法时,始终采取与反对党团体逐案协商的合作模式。但鉴于“少数当局”的局面很可能长期持续,这种临时性的协作方式或许已难以为继。这种逆境直接削弱了当局的决断力与执行力:即使部分政策终极通过,其内容也可能变得更加暖和、范围更小,甚至执行耽误,形成行政效率低下与选民不满间的恶性循环。

经济下滑叠加政治腐败,公众不满情绪高涨

自上任以来,石破茂当局未能有效消解公众对经济阑珊和物价上涨的挫败感。例如,执政联盟推出的2万日元现金发放计划应者寥寥,支持率仅17.9%;反观部分在野党力推的消费税削减方案,支持率高达76.7%。选民对消费税削减的压倒性支持,折射出日本选民对体系性、普惠性经济纾解的迫切期待。由此可见,执政联盟要么对大众认同的经济救济路径存在根本性误判,要么受制于长期财务平衡等因素,未能推行更获承认的政策。

2024年末至2025年初,日本实际GDP出现收缩,通胀高企和经济安全感缺位成为选民关注焦点,越来越多大众开始直接追究执政党的经济治理责任。回望汗青,自民党在经济下行期往往能依附其塑造的“稳固可靠”形象,或依托反对党缺乏可信替代方案的现实,维系基本支持盘。但当下,选民的耐心正加速流失。

大众不满情绪的另一层根源在于对既有政治领导层的普遍倦怠。除政治丑闻外,石破茂任内未能兑现政治资金透明化、夫妻“双姓制”等改革承诺,与选民对更具回应性、适应性和现代化的政治体系的期待形成鲜明反差。持续走低的选民投票率正是这种不满情绪的突出体现。然而,执政联盟内部在这些进步社会问题上仍旧严重分裂,导致公众对变革缓慢感到沮丧。

日美达成商业协定,内政掣肘日本外交应对能力

此次选举结果,或将在外交博弈中为日本带来更为严峻的考验,与美国的关税谈判困局尤为突出。石破茂选前态度强硬,果断拒绝妥协,但选后局面已大不相同。执政联盟当前不得不依赖立场各异的反对党推动立法,这使得其在大米、汽车等敏感议题的谈判中,让步空间大幅收缩。部分反对党持强烈保护主义立场,进一步压缩了当局的外交回旋余地。

尽管如此,日本外交政策的基本方向在短期内预计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在多个政党内部,决策者普遍认同维系强有力的美日同盟对于应对中朝俄等“战略挑衅”至关重要。然而,内政掣肘可能严重拖慢关键外交议题的推进速度与效率。

恰是在此复杂局面下,特朗普22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日美两国达成了一个“突破性”的商业协议,这一时间节点的选择颇为耐人寻味。据悉,日本输美商品将被征收15%的关税,低于特朗普此前威胁的25%,日本还同意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

该协议是在美国当局的巨大压力下,以及日本政治局面不停变化的背景下达成的,被认为是“日本现阶段能作出的最佳妥协”。这一结果既反映出日本在当前经济压力和政治危机下的现实选择,也说明石破茂当局在7月参议院选举失利后,急需外交成果来缓解国内质疑声。

对石破茂当局而言,这份协定是一次政策豪赌;对特朗普而言,此次协定则是一次政治资本的投放。在8月1日“关税大限”的时间节点之前,外界将继续紧盯日本政坛与美国的关税动向。

日美经贸谈判不仅是一纸经贸协议,更是一场关于战略合作、权力平衡与制度信任的博弈。尽管石破茂对外展示出通过经贸协定维稳政权的努力,但内部压力仍未解除。即便协定能暂时平息部分质疑,若其实际内容无法惠及广大大众,仍可能在后续引爆更大的政治危机。分析人士指出,若协议遭遇国内反弹或实际效果不如预期,不排除自民党重组甚至政权更迭的可能。

日本关税谈判首席代表赤泽良成在宰衡官邸

日本极右翼乘势崛起,视频网站起家的新兴政党是否会颠覆政坛?

由选举结果看,日本立宪民主党、日本维新会等在野党共获得78个议席,加上48个非改选议席,共获126席。此中,立宪民主党等老牌反对党票数涨幅薄弱,而以“参政党”(Sanseito)为代表的新兴极右翼政党支持率大幅上涨。

受特朗普“让美国再次伟大”活动、德国选择党和法国国民联盟等美西方极右翼力量启发,“参政党”以“日本优先”为口号,在新冠疫情初期于海外视频网站“YouTube”通过发布大量反对口罩逼迫令、疫苗接种令等当局抗疫措施视频获得了首批“粉丝”。随着观众人数的增长,该党逐步开始煽动“自由派精英的环球诡计”舆论。

2022年,该党在参议院获得首个席位。在选举中,“参政党”领导人在选举期间出版了一本小册子,声称“与犹太人有关联的国际金融资本”正在推动口罩令,其意图“煽动人们对新冠疫情的过分恐惧”,并诬称境外势力正在通过投资日本基础办法、拉低本土薪资程度等手段实行“静默入侵”。

在本届国会选举期间,“参政党”继续渲染其极右翼立场,主张严格限制日本的移民数量,同时鼓励女性离开职场成为全职主妇,并反对承认女性皇室成员身份。

2025年7月13日,东京新空区,示威者在参议院选举前夕举行抗议活动,反对“参政党”

对此,日本大阪大学人文科学部助理教授五十岚昭(Akira Igarashi)置评称,经济阑珊和移民生齿急剧增加现象的交织,恰好为反移民政党和激进的极右翼政党提供了可乘之机,让它们得以在政治舞台上崭露锋芒。“参政党”等极右翼势力沿用了美西方民粹主义论调,渲染“移民导致日本经济阑珊”舆论。而在日本社会环境下,日本种族与文化相对同质,群众仇外情绪极易受到引导,进而将国家发展问题归咎于移民具有很强说服力。

年轻一代成极右翼“票仓”,日本在向右转吗?

民调数据显示,日本年轻选民中给右翼政党投票的比例显著更高。这背后,是他们对长期以来向老一辈倾斜的政治现状积压的不满。相比之下,老年人依旧是两大政党、规模较小的公明党以及日渐式微的日本共产党的主要票源。具体而言,年轻一代选民对薪资缩水、通胀高企与税负日增的不满早已积蓄成怒。沉重的税收本难支持养老金与福利体系,而老年人却成了此中的主要受益者,这种失衡更添民怨。

因此,右翼政党党魁依附对社交媒体的娴熟运用,精准捕捉并放大了这种选民情绪,将民粹主义主张渗出进公众视野。在民粹主义推波助澜下,年轻一代选民主张重建日本的国家形象,复兴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并强调日本的良好性。

极右翼党派对移民问题的持续造势使得该议题进入选举关键议题行列,导致执政联盟选择部分迎合选民排外情绪,支持一定的“反移民”主张。虽然石破茂被称为“自民党暖和派最后火种”,但据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研究员卡琳·成田(Karin Narita)评论,自民党内部始终窝藏一些对日本种族至上主义持有修正主义观点的人物。将来,若自民党难以维持党内外貌团结,放任右翼派系肆意扩张,民粹主义便有可能重新成为执政联盟的核心力量。

综合来看,右翼势力抬头正将日本政治推向十字路口。在民粹主义快速发酵的同时,执政联盟在移民等议题上向反对党妥协,更暴露了传统政治力量在民意浪潮前的被动性。如果自民党党魁地位动摇,或党内持续分化、内斗,将进一步阻碍立法推进,加剧政治瘫痪,甚至引发领导人频仍更替的局面,从而持续拉长日本的政治不稳固周期。

面对这场自民党的“生死局”,日本政坛的将来走向是传统力量在危机中艰难重组,还是新兴极右翼势力彻底改写规则,已成为悬在各方心头、亟待解答的终极之问。日本的“政治重构”之路,注定崎岖漫长。

(本文作者:金拓、赵益禛)


我们是国际关系领域的青年学人团队,关注环球治理、商业风云、社会文化,旨在促进国际理解,让天下各地的彼此听到。欢迎腾讯消息的读者们持续关注我们的作品!

  • 本文独家发布于腾讯消息

  • 图片来自于网络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27A066F2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广告位
    新闻推荐
友情链接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