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民进党在大罢免选举中惨败,未能保住任何一个席位,而国民党则以零封的成绩保住了24个席位。 这一效果清晰地表明,赖清德推行的“抗中”路线正在失去民意支持。 台湾民众以为他的政策不仅伤害,还可能将地区带入更大的不确定性。 然而,就在赖清德陷入逆境之际,台海局势因英国的一番亮相再度升温。 英国国防大臣约翰·希利近日在澳大利亚达尔文港发表讲话,明确表示,如果未来台海发生战事,英国已经做好了作战准备。 这一亮相让英国成为第一个公开扬言介入台海战局的核大国,也让外界对英国的真实意图充满疑问。 赖清德的政治逆境源于台湾民众对“抗中”路线的抵触情绪。据台湾媒体报道,多项民调显示,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对赖清德的政策持保留态度。 他们以为,经济发展和区域安全才是当前的优先议题,而非挑动两岸对立。赖清德的失败不仅让民进党陷入低谷,也为台海问题的复杂化增添了新的变数。 与此同时,英国的强硬亮相让台海问题的国际化趋势更加明显。今年6月,英国当局发布最新国防评估报告,将英军定位为“备战状态”,这是冷战结束以来的重大政策转型。 分析人士以为,英国试图通过介入台海问题重塑其全球影响力,但这种策略可能进一步加剧区域告急局势。 英国的举措并非孤例。作为美国的重要盟友,英国近年来频仍在亚太地区采取强硬措施,显然是美英联盟的一部分。 此次约翰·希利的亮相很可能是美国通过英国向其他盟友施压的一种手段。 美国近期在台海问题上采取了多种间接方式,包括向日本和韩国施压,现在又通过英国拉拢澳大利亚,试图形成更广泛的对华包围圈。 然而,澳大利亚对此却表现出审慎态度。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近期对中国举行了长达一周的访问。 在访问期间,他对中国表现出友好姿态,并未提及达尔文港等敏感议题。 这表明,澳大利亚在台海问题上试图保持均衡。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澳大利亚与中国的经贸关系深厚。 英国的激举行为不仅让台海局势更加复杂,也对全球安全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为老牌核大国,英国试图通过军事介入提升其国际话语权,但这种策略可能拔苗助长。 而中国大陆对此早就明确亮相,将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28A06LIX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