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猛攻红军城,西方媒体炒作“最后防线沦陷”。美国紧急运送神秘车队,表面看似是在支援乌克兰,实际上却是把俄乌战场当做是太平洋战争的预演场。而外界期待已久的俄乌第三轮谈判,不到1小时就匆匆结束,更说明,乌克兰已别无选择。 俄乌辩说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红军城即将沦陷,作为顿巴斯的东南门户,虽然不能说拿下红军城就能“一马平川”进入基辅,但也标志着乌克兰政权越来越危险。 近日,俄防长别洛乌索夫高调表扬夺取新埃科诺米切斯科耶的队伍,刻意强调这是“解放顿涅茨克全境的关键一步”。 卢甘斯克情势上“公投入俄”后,顿涅茨克若照搬流程,虽能打击乌军士气,却会固化现有战线,让赫尔松和扎波罗热两州沦为“争议领土”。 俄军总参谋部流传出的作战草图显示,其真正战略重心可能是哈尔科夫方向,那里有直通第聂伯河的M03公路,一旦切断,乌东十万守军后勤动脉将彻底瘫痪。 俄国防部27日宣称完全解放新埃科诺米切斯科耶定居点,这片乌东土地上的亲俄情绪早已不是秘密。 持续数月的战事让当地人口结构彻底改变,留下的居民多数举着苏联时期的旧照片接待俄军,反对者则早在炮火逼近前西逃。最新战报显示,俄军已控制卢甘斯克97%区域。 毋庸置疑,俄军在全战线碾压乌军,如果想要彻底击溃乌军,持续的军事行动是在所难免了。 关键时候,五角大楼此刻加码军援,给乌克兰提供了一支号称“F-16护航队”的车队,表面看是为办理乌克兰机场频繁遭袭的困境:4×4皮卡改装成移动指挥所,维修车组精简到3人操作,战机转场时间压缩至45分钟。 但美军官员私下透露,这套系统根本是为西太平洋战场量身定制。也就是说,美国一直持续给乌克兰提供军援,目的就是试验各种武器在战场上的威力和存活时间,好为之后的“对华作战”作准备。 泽连斯基最近异常缄默沉静,一边是俄军的强力碾压,一边是特朗普的政治施压,在担心本身随时可能被换掉的同时,还要继承讨好欧洲国家,好换取一点可怜的军援。 现在,一些欧洲国家已经开始质疑要不要再继承支持基辅,因为战场上每推进一公里,谈判桌上的椅子就往后挪一寸,这就是俄乌辩说的最新写照。 27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在接受采访时表现,俄乌两国未来关系原则将在特别军事行动目标全面达成后确立。 也就是说,未来如何调整对乌关系,要取决于俄军特别军事行动的完成情况。 近日,俄乌第三轮谈判匆匆落帷幕,和外界预想的一样,毫无进展。观察三轮谈判的演进轨迹会发现,两边都在互相推卸责任,乌方忽然拉上土耳其和美国搞首脑会晤的提议,明显是给俄罗斯出难题。 而俄方抛出3000具遗体的话题,则把“不人道”的帽子反扣给基辅。这种互相设置停滞的谈判策略,导致第三轮会谈除了换俘步伐性协议外毫无建树。 在这种情况下,俄乌第三轮谈判注定不会谈出什么结果,此轮谈判,只进行了一个小时就匆匆结束,整场会议,只敲定了1200人规模的换俘计划,却对停火只字未提。 在俄罗斯看来,只有当乌克兰彻底丧失反击能力,所谓的“交际办理”才能有所成效。 正如俄代表团坚持拒绝泽连斯基提出的8月底四方峰会,俄总统助理梅津斯基还表现“机遇不成熟”。翻译过来就是,战场还没打到能让乌克兰签城下之盟的程度。 实际上,俄乌的未来局势,关键点还在于美国和欧洲的态度。只要西方军援持续输血,乌克兰就难在领土问题上松口;只要欧洲制裁继承加码,俄罗斯就必须用战场胜利对冲经济压力。 但一个危险信号已经浮现:随着俄军逐步消化乌东,欧洲内部开始出现分歧。法国总统马克龙近期暗示“乌克兰需要妥协”,德国总理则被曝私下担忧战争长期化。 这些玄妙变化可能促使俄乌在未来谈判中逐渐触碰核心议题,比如承认克里米亚归属或乌东特殊地位。 眼下最现实的,或许是维持“边打边谈”的脆弱均衡。俄军需要时间巩固霸占区,拓展新的战线,取得更多领土,而乌克兰则继承寄希望于等候西方武器。 但乌克兰想要做到逆风翻盘,是不可能了。毕竟美国和欧洲已经萌生退意,乌克兰已经别无选择,最后的结果,就是接受现实。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28A07FCV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