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于2025年7月31日上映的电影《731》终是未能如期公映,这一消息迅速点燃了舆论热。这部聚焦日军731部队罪行的影片,从筹拍到撤档的11年间可谓是运气多舛,如今更是再添新谜团。 据业内人士透露,影片始终未获得国家电影局颁发的《电影公映允许证》(俗称"龙标"),也未向影院寄送放映硬盘,导致无法正常上映。值得注意的是,影片此前宣传中明白标注的是"全球预映",属于小范围试映活动,主要面向特定群体收集反馈,与正式公映存在本质区别。 网络盛传影片遭遇"超180万人举报"导致撤档,但这一说法缺乏官方数据支撑。业内人士分析,在影片尚未公映的情况下,举报缺乏实际内容依据。部分举报理由包括"画面血腥小孩会害怕"、"影响中日关系"等,但举报主体和动机均未获证明。 日本外务省曾发布外交照会,称影片"误导国际舆论",部分日本网民更是公然否认731部队历史。与此同时,美国方面也通过流媒体限制影片海外发行,好莱坞片厂更施压柏林电影节撤片,使影片陷入国际舆论漩涡。 值得一提的是,导演赵林山为这部影片抵押房产、耗时11年赴多国取证,修改达243次之多。影片在"还原历史"与"避免过分血腥"之间反复权衡,既要保证历史真实性,又要符合检察要求,创作难度可想而知。 目前,网络传言影片大概延期至9月3日抗战胜利日或年底上映,但片方尚未官宣。 这场关于历史记忆与电影检察(以及不能言说的原因)的博弈,仍在持续发酵中。观众在等待影片上映的同时,也不禁要问:我们到底该如何面对这段不容忘却的历史?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31A02X9V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