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到7月31号,但《731》并未在听说中的这一天上映。 相关平台,也已删除之前的排档信息,变成了待定(也有人说,其实一直是待映)。 这部由赵林山执导的战役片,不光名列“2025最受等待影戏”榜单,购票平台想看人数更是合计近500万。 而影片的关注度之所以这么高,跟自身的几大看点密不可分。 1、筹备时间长 据媒体报道,导演赵林山想要拍摄“731”的念头,始于他执导《铜雀台》期间。但因为市场情况影响,一直到2017年才正式启动。 光是剧本创作,就长达3年。 这也是导演在参加华表奖时,说过的“历时10年筹备”。 2、演员阵容强 影片最开始定下的主演是张家辉。 在相关采访中,张家辉曾表示自己已经在为角色做准备。而导演赵林山,也明白谈到张家辉饰演的是被毒害的劳工。 但不知何以,到影片正式开镜时,主演已经换成了姜武。固然主演人选有变,但姜武加王志文、李乃文、孙茜的组合,也依然堪称强劲。 而姜武为了更好的贴合角色,短期内硬是减掉15公斤。 3、标准大,但有史可依 固然赵林山曾说自己想拍的是“反战片”,而不是传统抗日影片,但从网上现有资料来看,影片标准惊人。 影片还原了“731”做过的36种人体实验,如冻伤实验、活体剖解、人畜杂交,以及受害者被侮辱性称为“马路大”等。在外界质疑部分情节是“艺术加工过分”时,赵林山的回应是“全部细节均有史料支撑”。 影戏华表奖上,他再次在镜头前强调了这一点,称查阅了8000页的相关报告和423个小时的供述影像。 4、多角度叙事,聚焦历史创伤 某位疑似已看过影片(或剧本)的业内人士撰写的文中,具体介绍了影片的叙事结构和角色设定。 据其形貌,影片将“731”中超3000名受害者的经历浓缩分为三组,即“劳工姜武+儿童林子烨+日本军医王志文”。而主张“暴力反抗”,毁掉这个魔窟的姜武,与想要“保存罪证”日后指证日军暴行的李乃文之间,又形成了二重戏剧冲突。 王志文饰演的日本军医良心未泯,片中给他安排了几次善行;林子烨饰演的男孩儿,在推动剧情的同时,还起着“记忆媒介”的作用。 影片的第三条冲突线,则由孙茜和温碧霞饰演的角色来承担,用截然差别的身份完成人物使命。 看点之外,影片的高关注度还跟争议点有关。 1、上映和“预映” 影片将在7月31日上映,其实也不算讹传。 今年4月,哈尔滨当地媒体曾表示“《731》《生还》今年下半年上映”,且在正文中明白称“该片将于7月31日上映”。 5月份时,主演姜武也曾在央视的影戏嘉年华活动上,透露“影戏《731》即将在7月31日与各位见面”。 就在本月29日,参演了影片的一位演员,也发视频称影戏即将与大家见面。 而与“上映”同时盛传的是“预映”。 去年9月份,片方发布预告片时,公布的就是2025年7月31日预映;影戏原海报页面上,显示的也是“7月31日全球预映”。 对此,片方的表明是,“全球预映”的意思是准备上映,并不是确切定档日期。 2、备案疑云 在“相约”日期临近,但片方却毫无动静,影院方也称没有接到排片通知后,影片随之陷入了“备案疑云”。 去年5月份,导演赵林山曾在个人社交账号宣称影片已拿到龙标。 而在影片“失约”后,不少网友却发现,在国家影戏局网站上搜不到影片的备案信息。 网站上,仅有的两部同题材影片的备案时间是2014年和2015年,且备案单元和故事梗概,都跟赵林山这部没关系。 另有网友根据赵林山发布视频中的信息查询,发现“第159号”前后的影片都有公映许可证可查,唯独《731》没有,存在因影片内容问题,以至于没通过终审的可能。 3、被举报 在多个平台上,出现了大量以影片标准、角度为由抵制影片上映的留言信息,据称数目高达180万。 随后,又传出日方发声,称影片会“误导国际舆论”的说法。 而台媒则以“上映前夕撤档,日媒:避免对日关系恶化”为题,对这件事进行了报道。 伴随着争议而生的,是各种无法证实的听说。 比如不光“180万举报”变成了1800万,影片拍摄期间还先后“失去”了三位导演。而赵林山本人,则经历了多次“暗杀”...太离谱。 再比如,影片有了新档期。 有V号博主透露,自己看到的消息是,《731》很可能于9月份上映。 还有人发布“庞大”消息,称影片已“正式取消院线上映”,将片源和许可证文件转给了某视频平台,以网播形式跟观众见面。 而从开始到现在,片方对关于影片内容的争议,始终没有发声澄清。 出品方和宣发方在被媒体求证预映和上映计划时,回答是“统统以官号发布的消息为准”。 也就是说,具体上映时间还是未知。 不知道这部被数百万人等待的影片,最后到底会跟观众相约何时。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31A09C5Y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