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中心的少林寺,人人自危。 释永信禅房已空,王宝强的评论区反倒拥挤。 和释小龙一样,王宝强的这些日子也欠好过,质疑声不绝于耳。 连工作室的账号也没幸免于难,写段子、抖机灵也就罢了。 还真有一些人认为“近墨者黑”,觉得宝强也掺和过他的那些糟污事,在评论区讨说法。 而一张2016年除夕夜,王宝强、释小龙回少林寺跟释永信一起守岁聚餐的合照,再度把他顶上风口浪尖。 两人双手合十,把释永信夹在中心。 左边一脸虔诚、右边一脸喜悦,其乐融融的场景,如今则被质问: 你们拜的,是至心还是买卖? 01单靠一张照片,引火烧身到宝强身上,是有些夸张。 真正要命的,是一条短信。 王宝强也是没想到,和马蓉的婚变闹剧都已往9年,前妻留下的风波余债还在叨扰自己。 当年那场轰动全网的出轨丑闻中。 越是枕边人越是下最狠的手,马蓉一招釜底抽薪,联合情人将王宝强的财产转移。 一度让他卡中余额仅剩10几万。 离婚官司要借钱来打也就罢了,对于公众人物更重要的是,现金流断裂影响税务缴纳。 演艺生涯留下污点,那才真是万劫不复之地。 大概正是因为两人的婚变发生2016年8月,正是除夕夜少林一聚的6个月之后。 释永信突然跳出来,曝光了一条转发给王宝强的短信。 除了祸兮福所倚、照顾好身材等场面上的安慰,最关键的是末了强调的一句: “经济上若有急用,告诉我,我让你的师兄弟们帮你。” 当时不起眼的一句话,却为日后埋下了一颗“巨雷”。 一纸通报,涉嫌刑事犯罪、挪用陵犯寺院资产、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合法关系并育有私生子等多项罪名,已经被抓捕调查。 少林寺属于释永信的时代,彻底终结。 那些大张旗鼓的炫富举动,更是让看客聚焦于他私下敛了多少不义之财。 市场价16万的金丝云锦袈裟、停车场并排的豪车,月薪700的谎话不攻自破。 如此一来,给宝强所说的经济支援,天然会被认为是“不义之财”。 那宝强知不知道个中内情?有没有采取了这笔钱? 9年已往,凭他一张嘴难以自辩。 更何况,马蓉和他分开后,没有了他这棵摇钱树生活质量直线下降。 此前移居澳洲后,还被爆料交不起房产税被迫出售了名下豪宅,被网友偶遇在澳洲超市打时薪22澳元的小时工。 宋喆则被爆已经刑满释放,回到老家养猪。 经济上捉襟见肘的两人若再沆瀣一气,打着释永信倒台的幌子,重泼宝强一盆脏水。 才是要命的贫苦事。 02此一时彼一时。 释永信被捕后,娱乐圈和他有过接触的明星都避之不及。 但当初他的辉煌时刻,能被他高看一眼,背后则是“少林寺”的硬核背书。 而王宝强作为俗家弟子,并未改姓“释”,和释小龙的正式弟子身份还是不同的。 宝强成名后知恩图报,才将释永信视为“贵人”。 不过仔细捋一下宝强的成名路,其实和他并未有过多渊源。 最开始的少林梦,源于童年一场影戏,此后他幻想着和影戏中一样能飞檐走壁。 于是不顾父母不舍,毅然在8岁进入了少林寺。 习武6年中,飞檐走壁倒没学会,挑水扫地却是一样平常便饭。 真要说学到手的真东西,那就是日复一日枯燥的根本功,磨练了他的意志。 跑步、爬山、蹲马步、练腿功,所有的酸楚都藏在每个难以翻身的夜晚里。 14岁时,他突然想明白,那场影戏带来感动的余热里。 触动他的,不是“少林梦”,而是“影戏梦”。 于是又一次毅然离寺,去往北京,开始了新一轮的逐梦之旅。 北漂生涯没有他想的那么轻松,影戏制片厂的门口每天都有成千上万名群演,宝强也是其中一个。 更苦的日子他都挨过,所以不怕眼前这些。 为了混口饭吃,他靠少林练就的一身功夫当起没有正脸的武替,可这终究难有出头之日。 直到导演李杨筹备的影戏《盲井》,看中了王宝强身上那股质朴的气质。 让他本色出演了片中一位农村少年。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盲井还真就让王宝强闯出了名头,还顺利引起了一位大导冯小刚的留意。 于是有了后续《天下无贼》里的“傻根”。 让王宝强有了和天王刘德华一起合作的机会,事业迈进一大步。 还让他劳绩了一位拿他当亲弟弟的好姐姐,刘若英。 自此之后,不管是大荧幕还是小荧幕,王宝强都带着他独有的“憨笑”,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细品一下,傻根也好,许三多也罢,这些角色都没有一丝“少林气息”。 走红之后,他也不拿出身少林给履历添彩,更不会拿释永信当“金字招牌”。 反倒在少林寺碰上重要活动,需要一个宣传招牌时,宝强不会缺席。 等同于如今名人带来的流量效应,若说利用,反而是少林寺借宝强的名气更多。 几张和大师探讨武艺的照片,观摩小师弟们切磋练武的动态,一举能把少林寺活动送上报纸版面头条。 同样,那条所谓的安慰短信,也是这般暗藏玄机。 受益者,同样是背后操盘的释永信。 03低成本,高回报。 一向是释永信作为“宗教企业家”的拿手好戏。 王宝强陷入舆论风暴,真正关心他的朋友,往往都是私下关心、联系。 而靠几句关心搬到台面上,碰上的又是人家的“家丑”事件。 还在想着借此强化少林寺“重情义”的形象,蹭着流量,何尝不是一种人血馒头? 这一招的高明之处就在于。 当看客品出其中的不对劲,释永信还可以在道德制高点,自称只是“仗义之举”。 有困难找的是“师兄弟”,又奇妙摘出了自己。 以方丈身份“慷他人之慨”,示好的同时,又巩固自己于少林寺的权势巨子。 一举三得,百万公关都难能想出如许的宣传方案。 可当时真正帮王宝强度过经济危机的,是好兄弟陈思诚。 雪中送炭,出手就是300万,并且是马蓉本人想拆台宝强装穷时,意外亲口爆料出来的。 300万但是不小的数额,但陈思诚却从未对外借此营销。 等宝强缓过这口气之后,也是礼尚往来。 不管《唐探》口碑如何下滑,他都是影戏中的定海神针。 从台前转型到幕后导演的每一步,也离不开陈思诚的帮助。 相比之下,方丈的“口头支援”更像一场人情表演。 看似师徒情深,实则是利益交错下的缩影。 王宝强如今的不理会、冷处理,已经是念旧情了,末了的尊重。 信仰遇上买卖,人情碰上算计。 “江湖义气”不是口号,不看地位,只看人心。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802A07RPG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