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织里资讯 首页 新闻资讯 查看内容

克钦邦矿山成核心:美缅接触升温,稀土博弈直抵中国边境

2025-8-3 04:30| 发布者:admin| 查看:92| 评论:0

摘要:7月的一系列外交异动,把沉寂许久的“美缅关系”重新推到台前。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与缅甸军政府展开自2021年缅甸政变以来的首次接触,并解除对缅甸军政府部分关键盟友的制裁。美方这一罕见的政策反转,引发外界广泛质

7月的一系列外交异动,把沉寂许久的“美缅关系”重新推到台前。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与缅甸军政府展开自2021年缅甸政变以来的首次接触,并解除对缅甸军政府部分关键盟友的制裁。

美方这一罕见的政策反转,引发外界广泛质疑。过去三年,美国一直以“支持民主”为名对缅施压,如今却突然松绑,被指在酝酿更深层的交易。而就在美方释放接触信号后不久,缅甸军政府也宣布组建“新联邦政府”,称将权力移交给文职领导人,难免让人怀疑是否在为与美国联手而铺路。多方分析认为,美国“变脸”与缅甸军政府行动大转弯的背后,是对缅甸稀土资源的觊觎

缅甸稀土对全球供应链有多关键?美国为何在这个时间点“转向”?特朗普是在下地缘博弈的大棋,还是一场政治豪赌?这场看似围绕缅甸展开的外交异动,真正的目标很可能直指中国西南边境与全球稀土主导权。一直自诩“民主灯塔”的美国,这次是否真的要为资源长处而调暗灯光?

3月27日,缅甸军政府领导人抵达缅甸内比都,参加该国武装部队日庆祝活动

从“制裁缅军”到“松绑军头”,美国为何突然变脸?

自2021年缅甸军方发动政变推翻昂山素季的民选文职政府以来,缅甸全国陷入旷日持久的内战,导致数千人死亡、数百万人颠沛流离。民族地方武装趁势反攻,缅甸陷入混乱割据状态。截至2025年1月,缅甸最主要的稀土产区——克钦邦,已有近七成领土被地方武装力量克钦独立军(KIA)控制。

2022年5月,活动人士呼吁美国对缅甸的国有油气企业实施制裁

政变发生后,拜登政府曾通过出口禁令、冻结资产等手段制裁缅军方,将其暴力行为定性为“种族灭绝”,多次公开声援缅甸亲民主运动。事实上,今年7月22日,美国国会才刚刚通过三项涉缅法案,重申支持“抵抗军政统治”,呼吁加强金融制裁与外交孤立。从行政到立法,美方一贯将缅甸视为推进“价值观外交”的试金石,对军政府保持高度警惕

然而就在上述法案通过前后,特朗普政府却意外开启对缅政策“松绑”。本月,在双方领导人来信互动后,美国财政部24日即宣布解除对包括KT物流公司和MCM集团在内的缅军政府关键盟友的制裁。这几项举措,构成了美缅关系的重大突破,也是自2021年政变以来美国与缅军政府的首次公开外交互动

是缅甸重要?还是稀土诱人?

在美中博弈不断加剧的背景下,稀土的重要性不仅未被淡化,反而被赋予新的战略紧迫性。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盯上了菲律宾、格陵兰岛等“稀土潜力股”,还推动建立“四方关键矿产行动”(QCMI)多边机制,力图绕开中国,构建更加多元化的稀土供应网络。间隔近、本钱低、产量高的缅甸,也成为“替代中国”的现实选项之一。

2018年以来的中美商业战与技能管制博弈中,稀土被中国用作反制工具,列入出口管制清单。中国控制着全球90%以上的稀土精炼能力,尤其在重稀土磁体加工范畴险些没有对手,这使美国在高端制造与军工范畴面临实际瓶颈在此背景下,任何可以脱离中国完成稀土质料收罗与初步加工的国家,战略价值都会被显著放大。缅甸由此被重新估值,可能成为美国打造“去中国化”链条的重要支点

数据显示,缅甸是当前世界第三大稀土出口国,尤其在钆、铽、镝等重稀土方面占据关键份额。克钦邦及其周边地区的矿床储量高、品位稳定,2023年一度贡献了全球近一半的重稀土矿产出口量。2021年政变至今,克钦邦的稀土矿场数量增加了两倍。

2013 年至 2024 年,克钦邦稀土矿场数量变化

现在,中缅稀土商业已深度绑定。据海关总署数据,2023年中国从缅甸进口的重稀土精矿占全国总进口的98%。由于缅方尚不具备独立的精炼能力和产业配套,在产销、技能和基础设施层面均高度依赖中国。缅甸矿区与中国云南相距仅百余公里,稀土原矿通过跨境运输进入中方加工体系,经精炼后用于下游磁体制造与出口环节。

除了资源考量,缅甸的地理与地缘意义亦不容忽视。作为中印之间的狭长通道,缅甸兼具陆地运输与海上港口价值,尤其是皎漂港(Kyaukpyu)被视为中国西南港口和海军设施“珍珠串”的一颗“宝石”。对美国而言,此举不仅有助于制衡中国,还可向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国释放其愿意“放宽标准”,用更灵活、务实的方式参与地区事务的信号。

美国的下一步:一连立场?取消关税?中国要不要怕?

据悉,特朗普政府正评估多项对缅政策调解方案。外交层面,白宫内部正在讨论推动军政府与KIA达成和平协议,或直接与控制稀土核心产区的KIA建立联系。同时,也有声音主张继续支持缅甸反对派,坚守“民主”立场。

经济层面,美方或考虑取消对缅高达40%的关税、部分解除对军方关联企业的制裁,以及设立专责的“缅甸事务代表”。

国际合作层面,美国正探索在“四方安全对话”(QUAD)框架下,与印度共建稀土加工链,以摆脱对华依赖。固然政策尚未最终敲定,但信号已然明确:稀土供应安全与地缘战略长处将成为未来美国对缅政策的关键考量。

不外,要将上述设想真正付诸实施仍面临多重挑战。地理上,克钦稀土矿区地处中缅边境深山,仅有一条通往印度的道路,运输难度极高,一旦中方采取措施干预,运输安全将难以保障。政治上,缅甸政局高度分裂,军政府与各武装构造敌对局势难明,美方想建立稳定合作机制的难度并不低。别的,一旦与军政府规复接触,美国可能陷入外界对于其“人权外交”立场的质疑。技能层面,即便达成协议,“潜在下游合作方”印度仍缺乏成熟的稀土加工能力,项目周期长、见效慢。正如有分析指出,从中国眼皮底下运稀土去印度,“听起来简直是疯狂。”

与此同时,缅甸稀土议题的升温也对中国构成多重潜在冲击。其一,美国的政策参与正在削弱缅甸对华稀土出口,增加中国稀土供应链风险。缅甸是中国重稀土的关键进口来源,克钦邦矿山每年生产超1万吨稀土精矿,占全球重稀土供应近四成。缅甸所产的离子吸附型粘土矿浓度高、本钱低,其中铽浓度乃至比中国巴彦鄂博矿高出50%,是当前中国重要的资源补充。

然而,随着美国政策参与加深,缅方在军事冲突背景下提高稀土出口税率、限制产量,导致2025年前五个月中国自缅进口稀土同比骤降近50%。尽管中国现在承担全球90%的稀土加工使命,但若美方成功打通克钦资源并联合印度建立替代通道,极有可能削弱中国在全球重稀土市场的主导地位,推动全球供应链“去中国化”。

其二,地缘战略影响外溢,中国压力重重。近年来,KIA对华态度趋于保留,其与军政府的猛烈冲突也为外部权势参与提供了空间,美方可能借调解之机插手资源控制。尽管中国对缅甸仍有调停和军援优势,但若克钦邦八莫失守、通道被断,所受冲击将不仅限于稀土质料,还将影响中国在缅的边境安全和地区话语权。

“为稀土弃民主”?外界怎么看特朗普的这步棋

在特朗普政府评估调解对缅政策、放松部分制裁并加快参与关键矿产供应链的背景下,美国一贯标榜的“人权外交”立场正受到广泛质疑。有国会议员指出,美国对缅政策的转变与美国长期宣称的“民主价值观”相悖。多个人权构造也批评称,在缅军政府仍被控告实施种族清洗的环境下,美方此时解除相关制裁,便是在道义立场上主动退让,可能削弱其作为“民主灯塔”的国际形象

与此同时,对缅政策操作的透明度也成为舆论核心。7月初美方宣布上调对缅关税,缅军方领导人敏昂莱随后致信哀求降税,盛赞特朗普“强有力的领导”,表示愿派团赴美谈判。两周后美国财政部即宣布解除对部分军方关联企业的制裁。尽管美方称此为“例行更新”,但时间上的巧合引发外界对可能存在“政治交易”或“政策交换”的猜测。

3月4日,缅甸军政府领导人敏昂莱出席新闻发布会

除了舆论压力,政策实行本身也面临不小挑战。美国现在并未与缅甸军政府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任何战略调解都涉及法律基础、操作路径和盟友协调等多重变数。若美国试图绕过中国重构供应链,不仅面临安全挑战,还将承受来自国表里对其政策同等性与道义立场的持续拷问。

缅甸战火未息、政局未定,但围绕稀土的美缅互动正在悄然改变区域格局。特朗普这一步,是出于战略考量,还是暂时权宜,尚难判断。但可以肯定,这场比力的舞台,已悄然逼近中国的边界。

(本文作者:王欣悦 王娅萍)


我们是国际关系范畴的青年学人团队,关注全球管理、商业风云、社会文化,旨在促进国际明白,让世界各地的相互听到。接待腾讯新闻的读者们持续关注我们的作品!

  • 本文独家发布于腾讯新闻

  • 图片来自于网络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801A06UKZ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广告位
    新闻推荐
友情链接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