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0日,中国央视消息首次发布了歼-15T战斗机与003型电磁弹射航空母舰“福建”号举行整合测试的画面。 视频开始,甲板人员正在为停放在“福建”号航母2号弹射位的歼-15T做腾飞准备,随后指挥员发出指令:“2号位允许腾飞”。 固然视频没有直接展示歼-15T的完整腾飞过程,但镜头敏捷切换到舰载机升空时在甲板投下的阴影,暗示已经完成弹射腾飞。 本文是印度《欧亚时报》发布的一篇专栏文章,作者是Sakshi Tiwari,本人翻译并编辑给大家。由于文章作者是印度人,所以部分认知与实际情况不太符合,请大家理性看待,本人翻译此文章只是为了转述外国人员表达的一些看法,并非本人观点。 2025年5月,“福建”号航母完成了第八次“高强度”海试。此前就有猜测称,中国海军已经在“福建”号航母甲板上举行了包括歼-15T和歼-35在内的舰载机起降测试。有专家指出航母甲板上的轮胎印迹,可能是舰载机“触舰复飞”造成的。 据中国官方媒体《举世时报》援引军事专家分析称,此次测试标志着“福建”号航母迈出了关键一步,有望在今年内正式服役。专家指出,“福建”号航母的电磁弹射和拦阻着舰系统,可能已经在海试过程中完成了验证。 在正式服役之前,“福建”号航母必须要完成多型舰载机的适配测试,包括重型战斗机、中型战斗机、预警机,甚至轻型教练机。 视频中出现的歼-15T是歼-15“飞鲨”的最新升级型号,后者是基于苏-33改进而来的第四代重型双发舰载战斗机。目前,基础型歼-15主要部署在中国海军的“辽宁”号和“山东”号航母上,采用滑跃腾飞方式。相比之下,歼-15T是专门为弹射腾飞而设计的。 从外观上看,歼-15T与歼-15最大的区别在于加固的前起落架,采用更长、更宽的减震液压支柱,可以承受电磁弹射腾飞带来的巨大冲击。此外,歼-15T还配备了弹射杆,用来连接电磁弹射器,这是基础型歼-15所不具备,更适合未来航母的高强度舰载作战任务。 除了歼-15T,“福建”号航母还将搭载歼-35第五代舰载战斗机和空警-600舰载预警机。近期,社交媒体上出现了歼-35的清晰图像。中国军事评论员宋忠平指出,从涂装标志和飞行特性表明判断,歼-35已经基本进入量产阶段。此外,社交媒体上还出现了空警-600的清晰图像。 中国最先辈的航空母舰即将问世“福建”号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先辈的航空母舰,自下水以来就备受全球关注。这是中国第一艘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也是中国第一艘采用“弹射腾飞拦阻回收”(CATOBAR)系统的航空母舰。这使得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把握此项技能的国家。 目前,世界上唯一一艘配备电磁弹射系统并且已经服役的航空母舰是美国海军的“福特”号。 电磁弹射系统的应用,标志着中国海军舰载作战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相较传统滑跃式腾飞,电磁弹射不仅降低了腾飞时的压力,还可以让尺寸更大、载荷更重、航程更远的固定翼舰载机升空。待全面投入使用后,这项功能将使“福建”号航母能够更高效地弹射多种机型。 “福建”号航母采用常规动力,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固然小于美国海军“尼米兹”级和“福特”级,但远超中国海军现役的“辽宁”号和“山东”号。舰岛采用金字塔式设计,集成了先辈的雷达和传感器,预计可搭载50至60架各型舰载机,包括反潜直升机和舰载无人机,应对未来的作战需求。 “福建”号航母于2024年5月首次开展海试,预计将在2025年底正式入列。届时,中国海军将拥有3艘航母,实现常态化战备值班:一艘随时执行部署任务,别的两艘执行训练任务或者进入船厂维护。 “福建”号航母将大幅提升中国在南海和西太平洋的投射能力,进一步挑战美国的主导地位。中国海军的目的是在2035年前拥有六艘航母,打造规模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远洋海军气力。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803A05QF6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