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炸裂,黑马逆袭!《南京照相馆》凭什么火? 停止8月2日21时,《南京照相馆》累计票房突破12.84亿(不含预售),暂列2025年票房榜第三名,持续领跑暑期档。 这部以南京大屠杀为配景的电影,原本被业内视为“小众题材”,没想到上映后口碑爆棚,豆瓣评分一度冲上8.6分,成为今年国产电影的最大黑马。 导演申奥这次玩得挺狠——他没拍“手撕鬼子”的抗日神剧,而是聚焦一家照相馆里的平凡人如何在日军屠刀下保存历史罪证。 影片里没有过度血腥的镜头,但一个微笑摆拍的“亲善照”、暗房里颤抖冲洗的屠杀底片,反而比直白的暴力更让人窒息。有观众看完后蹲在影院门口哭:“电影里日本兵给孩子糖吃,我闺女才三岁,这谁顶得住?” 然而,就在票房一路高歌猛进时,某些人坐不住了。 破防现场:大V放狠话抵制,网友笑疯:“差你那30块?” 8月3日下午,某社交平台大V突然发文: “我就简朴粗暴一句话吧:我不会给《南京照相馆》贡献票房。” 按理说,看或不看是个人自由,但这位大V的“宣言”很快翻车。批评区瞬间被网友攻陷: “不是,你威胁谁呢?” “一天两亿票房,差你那30块?” “你脸真大,好害怕!” 更搞笑的是,这位大V没多久就开启了“一键防护”模式,疑似被网友怼到自闭。 类似的情况并非个例。自从《南京照相馆》爆火后,网络上突然涌现大量差评,有人骂“消费爱国情怀”,有人质疑“历史浓度不够”,乃至还有人给导演申奥P遗照。这些攻击套路,和此前另一部历史题材电影《731》遭抵制时如出一辙。 官媒怒批:谁在害怕《南京照相馆》? 面对愈演愈烈的网络暴力,央媒直接了局。《人民日报》发文痛斥: “所有人必须警惕,那些试图撕裂民族精神纽带的黑手从未消失”!” 央媒更犀利,直接点出:“这不是艺术讨论,而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恶意攻击!” 有意思的是,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此前还发布“告诫”,呼吁“警惕反日情绪升级”,效果被网友调侃:“这波操作,简直是给电影打免费广告!” 为什么总有人对历史题材破防? 实在,《南京照相馆》遭遇的抵制,本质上是一场“历史认知战”。 1. 某些人害怕“真相被记住” 电影里有一句台词:“照片是舆论战的武器。”现实中,日本右翼至今仍在否认南京大屠杀,乃至篡改教科书。而《南京照相馆》用影像还原历史,自然触动了某些人的神经。 2. “爱国赚钱论”的双标 有人骂导演“靠爱国圈钱”,但奇怪的是,好莱坞拍《辛德勒的名单》没人说“消费犹太苦难”,日本拍反战电影没人骂“煽动仇恨”,唯独中国拍历史片就要被扣帽子? 3. 网络水军的“认知作战” 网友曾指出,部门差评大概来自境外势力操控的账号,目的是制造对立、淡化历史记忆。 结语:票房是最好的投票 尽管遭遇抵制,《南京照相馆》的票房仍在狂飙。观众用真金白银投出的不是“情绪”,而是对历史的尊重。正如一位影评人所说: “当银幕亮起日军‘亲善照’时,黑暗中总有人攥紧拳头——那不是仇恨,是突然懂了爷爷为什么说‘有些笑比刺刀更疼’。” 至于那些放话“绝不贡献票房”的大V,网友的回应或许是最佳答案: “您随意,反正不缺您这一张票。”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803A05ZJZ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