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里,赵露思是和“幸运”划等号的。 2014年前后,赵露思因一张穿着校服的清纯自拍照在QQ空间、贴吧等平台广泛传播,成为许多网友的头像,与“奶茶妹妹”章泽天并称为初代校园网红。如果仅限于此,在代有人才出的网红界,最终也会归于平淡。 转折点,发生在她18岁。2016年,她以“中级特工”身份参与综艺《火星情报局》第二、三季,在汪涵提携下获得不少曝光机会,凭借“东北话十级”“塑料韩语”等搞笑人设积累路因缘。之后,正式踏入娱乐圈。 从《传闻中的陈芊芊》里谁人娇憨又霸道的陈芊芊,到《星汉灿烂·月升沧海》里谁人隐忍坚韧的程少商,演绎过一部部爆款剧之后,她被送上了顶流小花的位置。 一路走来,可谓“运气值”开到最大。 但,“运气”总会耗光。 8月2日,晚上8点41分,继去年底“抱病”好友发文风波后,赵露思又发了一篇直接开撕经纪公司银河酷娱的文章——言语间,都是她要“掀桌”的宣示。 没有排版,没有精心打磨,甚至连标点符号都没有的笔墨里,塞满了愤怒。在8月3日的直播中,她进一步解释,“不想忍了。” 激情掀桌,爽则爽矣,但掀桌后,赵露思未来的职业生活又该何去何从? 这是所有人都在观望的,关于一个顶流花旦“秋菊打官司”的故事。 -赵露思怎么了- 周末的晚上八点半,并非一个适合情绪瓦解的时间。 这是一个社交媒体最活跃的黄金时段,明星们发的每一个字,都会被瞬间放大,被亿万人围观和解读。 选择此刻发声,阐明赵露思不是情绪失控,而是一次蓄谋已久的、经过深思熟虑的、将一切公之于众的“计谋”选择。除了笔墨未经雕琢、标点符号不太会用之外,其他都很符合“爆”热搜的气息。 去年底,赵露思突如其来的晕倒,让这位小花的职业生活进入连续跌宕的阶段。而这一次的发难,不过是“续集”罢了。既然是续集,也就和上集能接得上。 在文章中,赵露思确实给了“前情提要”,她说:“因为意外抱病只能被迫取消掉一部分品牌代言……口口声声说你们来负责我这次的意外抱病,结果是我来赔钱。” 这句话,将两个关键时间点连接了起来。2024年底的“意外抱病”,与2025年8月前的“赔钱”,构成了一条完备的因果链。据赵露思的说法,在她最脆弱的时候,公司曾给予口头承诺,表示将处理善后事宜。 然而,这份承诺最终并未兑现,205万元的经济损失,最终由她个人承担。 更进一步的指控,则揭示了两边信任的彻底停业。 “难道不用协商就可以从我工作室划走钱?”她在文中质问。这暗示该笔款项的转移,是在未经她本人或其核心团队同意的情况下进行的。在现代贸易操作中,这种行为的性质已经超越了普通的债务纠纷。 紧接着的“再骗我财务签掉分账单”,则让指控的严重性再度升级。“骗”,这个词在法律和贸易语境中都极为敏感,它暗示了对方可能利用信息不对称或误导性陈述,来达成形式上的“合法”手续。 从承诺负责,到由艺人赔款,再到未经协商划款,末了到“骗签”单据,这一系列的行为,共同构建了赵露思的核心叙事:她不仅在身体上遭受了病痛的折磨,更在合作关系中,遭遇了经济上的陵犯和步伐上的欺瞒。 这种信任的瓦解,是致命的。对于一个将自己未来数年事业全权托付给经纪公司的艺人而言,当她发现自己无法保护个人财产,甚至无法确保合作方在最基本诚信上的可靠性时,合约本身,就从一纸保障,酿成了一副枷锁。 如果说财务纠纷是导火索,那么对“个人品牌运营权”的争夺,则是这场“战争”的根源。 在文中,赵露思强调了一件事情:“再三沟通也不同意归还工作室的运营权,团队工作人员还剩几个?” 在当下的娱乐产业中,“艺人工作室”早已不是一个简朴的助理团队。它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组织,是艺人这个“产品”的生产、包装、营销和维护中央。拥有工作室的运营权,意味着艺人对自己的事业方向、内容选择、公众形象拥有主导权。 而赵露思的描述,则指向了一种最让艺人恐惧的状态:被架空。 “归还”一词表明,她认为运营权本应属于她,但被公司收走。“再三沟通也不同意”,则阐明这是一场漫长而失败的权力博弈。而“团队工作人员还剩几个?”、“全跑了”、“剧组解散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拼凑出一个令人心惊的画面:一个顶流艺人的核心团队被遣散,项目被搁置,事业被强制按下“暂停键”。 在这场长达八个月的拉锯战中,她等来的不是办理方案,而是一个被拆解得七零八落的“空壳”。她成了一个品牌符号,一个被合约捆绑的贸易资产,却失去了驱动这个品牌前进的手和脚。 这种职业上的“软禁”,其杀伤力远超一次性的经济损失。它剥夺了艺人最核心的安全感和掌控感,使其彻底沦为资本棋盘上一枚无法自主移动的棋子。当经纪公司手握合约,同时又掌控了艺人的人事权和执行权时,艺人的反抗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而,当这种控制,演酿成赤裸裸的威胁——“跟我说我可能要被封杀最近不要有任何动态”时,所有的抵牾都集中到了末了的“尊严”问题上。 她也只能,选择鱼死网破。 -为什么会这样-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赵露思和银河酷娱走到今天这一步,绝不是仅仅因为那205万。 赵露思的成名路,本身就有点“非主流”。 她不是科班出身,如前所述,最早被人知道,是因为一张12岁时的自拍照,成了QQ空间的“网红鼻祖”。后来她去了台湾读大学,开始在社交媒体上积累人气。她身上有种咋咋呼呼的东西,有别于当红艺人或小花,后来被团队营销为“野生感”。 什么叫“野生感”?就是不那么标准,不那么精致,甚至有点糙。她说话带着口音,笑起来没心没肺,疯起来不管不顾(一如当下的状态)。这种邻家女孩的气质,让她在一众谨小慎微的艺人堆里,略显突出。 18岁那年,她以“中级特工”的身份参与综艺节目《火星情报局第二季》出道,从而签约到了制作公司银河酷娱。随后,她很快踏入影视圈,第一个角色,是大鹏《缝纫机乐队》里没名没姓的“小护士”。 2018年之后,她开始参演剧集,角色大多是些咋咋呼呼的甜宠剧女主。很多人当时并不看好她,觉得她戏路窄,口音重,上不了大台面。 但她,硬是杀出了一条血路。从《哦!我的皇帝陛下》里谁人说着一口“东北台湾腔”的洛菲菲,到《传闻中的陈芊芊》里谁人又虎又可爱的三公主,再到后来的《星汉灿烂·月升沧海》里的程少商,她一步一步,从“野生”网红,走到了S+大制作的女一号。 事实上,赵露思之所以能走到今天的位置,实在,有赖于银河酷娱的“能量”。 银河酷娱初创于2015年,创始人,有两个关键人物。 一个,是李炜,创业前,为湖南台资深综艺制作人,从前我们介绍过,从早期参与“保钓”运动的"风云学长",成长为芒果体系内的台办副主任。而他,也是后来银河酷娱走到台前的谁人人。 另一个,则隐身幕后,他叫魏原。魏原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陌生的,但说到他的父亲,就大名鼎鼎了——原湖南广播电视台台长魏文彬,是当年“电视湘军”的领军人物。在他任内,芒果台诞生了《超级女生》《变形计》等诸多征象级节目。 芒果体系内很多核心人物以及明星主持人,都是魏文彬一手栽培的。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汪涵会乐意主持《火星情报局》。 在讲求人脉和资源的娱乐圈,这个背景,分量很重。 一个手握资源,一个具备内容制作能力,这个组合,在银河酷娱建立之初,可以说是“绝配”,迅速打开局面。 然而,这种均衡的关系,在2023年1月,被冲破了。根据公开的工商信息,李炜这位内容核心人物,在当月退出了公司的管理层,随后也将股份变卖。 对于一家企业而言,这不啻于一场“基因突变”。 驱动公司运转的“双核CPU”,酿成了“单核”。当负责“内容”和“创作”的谁人核心离开后,公司的决策权,便完全集中到了以“资源”和“资本”为代表的另一方手中。公司的话语权,完全落在了以魏原为代表的“资源方”手中。 这会带来什么变化? 以内容为导向的公司,创作者与艺人之间,如同“伙伴”关系,会倾向于“商量着来”。说白了,就是能互相尊重。 而以资源为绝对主导的公司,其行事逻辑,会更倾向于风险控制、合约精神和长处最大化。艺人在这种逻辑下,其“资产”属性,会压倒其“人”的属性。公司与艺人的关系,也更轻易从“伙伴”,滑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 赵露思在文中控诉的诸多行为,如无视协商、强硬划款、收回权力、威胁恐吓——都带有某种不容置疑的“控制”色彩。 接着,我们把一个关键信息放进来——赵露思提到的“前年愚蠢的续约”。“前年”,也就是2023年前后。 2022年,李炜仍在公司,银河酷娱还是谁人“资源+内容”的双核企业。那一年,《星汉灿烂·月升沧海》大爆,赵露思的事业如日中天。彼时选择续约,从贸易逻辑上讲,是完全公道的。对于赵露思来说,是巩固成果;对于公司来说,是锁定核心资产。 她续签的,是谁人她所认识的、双核驱动的银河酷娱。她无法预料到,仅仅数月之后,这个公司的“灵魂”,就将抽走一半。 因为她续约的“银河酷娱”,和今天的“银河酷娱”,可能已经不是同一家公司了。她签约时所信任的谁人均衡的、互相成就的合作模式,在李炜离开后,大概就不复存在了。 当信任感崩塌,也就出现裂缝,分手已是必然。更加之赵露思患病后,性情上尤其“破罐破摔”——但在那份“愚蠢合约”之下,她又莫可奈何。 另外,现在银河酷娱实际控制人魏原,其父在退休多年后,影响力逐渐变弱;内容创作力也在李炜离开后出现大幅下滑。种种变故,让银河酷娱成为一家依靠老IP以及赵露思等艺人赢利的普通公司,再无10年前刚创立时的风华正茂。 因而,这也给了赵露思“掀桌”的“底气”。 最终,在经历了八个月拉扯和内耗后,所有抵牾,在那205万的导火索下爆发。 8月3日,银河酷娱发声明回应; 但被赵露思反驳,称给公司高层发微信不回复,在业内到处说她装病; 她还吐槽说:指导这个声明的人去当编剧,塑造出轨家暴男这个角色,会很有条理。 -未来会如何- 当一张桌子被掀翻在地,一地鸡毛之后,所有人最关心的问题是: 接下来怎么办? 对于赵露思来说,发出那篇长文,等于按下了“核按钮”。这是一种“自尽式”攻击,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甚至更多。她用自己的职业生活作为赌注,博一个自我掌控。 接下来,她要面对的,不再是办公室里的拉扯,而是法庭、资本市场和整个行业的公开审视。她的未来,从一条星光大道,酿成了让人彷徨的十字路口。 在这个十字路口,摆在赵露思面前的,有四条路,此中一条,是苟在公司,争取最好的资源,让这四年成为她进一步上升的时间窗口。但在她公然“掀桌”后,这一条路,被堵死。剩下的三条路,则凶恶无比。 第一条路,硬刚到底,对簿公堂。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惨烈的路径。 两边的攻防焦点,将非常明确:赵露思方会力图证明公司在财务和步伐上的不当行为,甚至构成欺诈;而银河酷娱,则会举证那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尚有四年的合约,反诉其违约,并索取巨额补偿。 这场法律战争,比拼的是证据的有效性、状师团队的专业性,以及两边的财力和耐力。在此期间,赵露思的职业生活,有极大概率会因为诉讼和行业限定而陷入停滞。对于一个生命周期短暂的女演员而言,用几年的时间去打一场官司,其机会成本,高到难以估量。 赵露思方可以依据她所说的“骗签分账单”、“未经协商划款”等行为,起诉公司财务陵犯或合同欺诈。她的优势,在于舆论。她文中提到的各种细节,如果能拿出相应证据(如聊天记录、灌音、转账凭证等),将是法庭上的有力武器。 而银河酷娱的优势,在于那份白纸黑字的合约。贸易合同在法律上有着极高的效力。只要合同本身没有明显的违法条款,法庭很可能会支持守约方。公司可以利用合同,申请“行为保全”,克制赵露思在合同期内从事任何绕开公司的演艺活动。 这意味着,在官司打完之前,赵露思可能面临长期的“被雪藏”。几年时间里,她不能拍戏,不能接代言,不能上综艺。对于一个靠热度和作品说话的演员来说,这无疑是致命的。等官司打赢了,市场可能也已经变了,观众可能也已经忘了她。 所以,这是一条险路,充满了不确定性。赢了官司,可能输了事业。 第二条路,看似快速,但代价昂贵:支付天价解约费用,赎回自由身。 贸易纠纷,最终往往还是回到谈判桌上。 在舆论压力下,银河酷娱也未必想落一个“逼死自家头牌”的骂名。如果两边都不想把事情做得太绝,那么坐下来谈谈,就成了唯一的出路。 银河酷娱大概也乐意通过一次性的“和解金”,来提前终止这份已经毫无意义的合约,以制止品牌荣誉的进一步受损。这笔“赎身费”必然是天价,它会包括合约期内公司本可以从她身上获得的预期收益,以及对公司荣誉损失的补偿等等。 这个数字,可能是几万万,甚至上亿。 它考验的是赵露思的支付能力,更考验她是否乐意用一种“花钱消灾”的方式,来竣事这场消耗战。 这条路的好处是,可以快刀斩乱麻,尽快恢复自由身,重新开始自己的事业。只要能解约,以她现在的知名度和国民度,不愁没有新的合作方。甚至,她可以效仿一些前辈,建立完全属于自己的公司,真正实现“运营权”的自由。 但前提是,她支付得起巨额违约金。 第三条路,“抗争”失败,甚而两败俱伤。 如果诉讼陷入僵局,和解又无法达成,银河酷娱可以动用它作为经纪公司的最大权力——雪藏。我不告你,我也不给你工作。我就用这份合约,合法地将你“闲置”四年。 在这四年里,时间会成为公司最残忍的武器,慢慢耗尽一个艺人的市场热度和贸易代价。四年之后,重获自由,但江湖,可能早已没有了赵露思的位置。 这是一种无声的、合法的“封禁”,也是很多经纪公司惯用的“潜规则”。赵露思自己也清楚:“也许我到约了(解约官司)都还没打完,再加上作风和恶心的背后小动作,我会被熬死。” 甚至,经纪公司可能会爆出赵露思不可挽回的“负面”(如果有的话),让她这个明星品牌像其他“劣迹艺人”那样成为过眼云烟。到时候,她就只能去开面馆了。 尽管这对银河酷娱来说,财务损失不小,但对于赵露思而言,是更大的风险——除非真的“不想干了”,否则很难承受四年后自己过气、落寞,或是身败名裂(被爆料)的结局。 那么,赵露思到底生机何在? 实在,当她按下微博发送键的那一刻,她已经没有太多选择了。她把自己逼上了一条独木桥。她现在最大的武器,是她自己——作为“赵露思”这个品牌,所积累下的所有公众信任感。 她必须将舆论的优势,转化为谈判的筹码。 当然,她同时需要一个专业的、强大的法律团队,去探求合同的漏洞,去固定公司操作不规范的证据,酿成对公司实实在在的贸易压力,比如影响其后续的融资、项目合作等等。 大概,赵露思也需要一个文案高手把关她的激情输出,实在不行借助AI也可以……作为看客,她的发文,实在难以卒读——不免让人想起从前陨落的一位顶流女旦。 这场胜负,不仅关系到一名花旦的前途,也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娱乐行业里,光鲜亮丽的明星背后,可能隐蔽着的脆弱与不堪。 未来会怎样?没有人知道确切的答案。 但无论结局如何,赵露思都将不得不面对这个曾经给予她无限风光,也带给她病痛的“名利斗兽场”。她已经走到了这个位置,所有的荣耀,都成为监禁她的来由。 不管她喜欢与否,在劳绩名利的同时,也会丧失其他的——比如“开心”。 当然,对此,普通人难以明白,放着名利双收,“作”什么呢?这大概就属于“奢侈的烦恼”。 就像她以为,干个面馆会开心一样。 隔着结界。 撰稿|Jana 策划|文娱春秋编辑部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804A02D9A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