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15远程锁杀阵风,路透社披露5·7空战细节,印度集体“破防”否认。 2025年5月7日,一场被称为“5.7空战”的冲突在南亚爆发,巴基斯坦空军的歼-10CE战机使用轰隆-15E导弹击落了包括3架“阵风”战机在内的多架印度战机。这一事件不仅让巴基斯坦空军声名大噪,也让中国制造的轰隆-15成为全球军事热议的焦点。然而,随着路透社8月2日披露更多细节,印度媒体和军方却集体“破大防”,坚决否认“阵风”被击落的究竟,甚至责怪“全世界都在帮中国说话”。究竟是印度的“嘴硬”在作祟,还是这场空战背后另有隐情? 轰隆-15导弹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超视距空对空导弹,自问世以来便备受关注。其采用有源相控阵雷达和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具备极强的远程打击能力。公开数据显示,轰隆-15的最大射程可达300公里,而出口版轰隆-15E的射程略有低落,但仍达145公里以上。这些技能特点使其成为现代空战中不可忽视的“杀手锏”。在“5.7空战”中,轰隆-15E的表现再次印证了其实力。 根据路透社的报道,巴基斯坦空军的歼-10CE战机在200公里外发射轰隆-15E导弹,乐成击落印度的“阵风”战机。这一战绩不仅展现了巴基斯坦空军的战术上风,也暴露了印度军方的诸多问题。印度飞行员显然低估了轰隆-15E的现实射程,未能及时调解战术,导致在远距离上被导弹击中。此外,印度对出口版本轰隆-15E的性能存在误判,认为其射程仅为145公里,忽略了“≥145公里”的官方描述。相较之下,巴基斯坦空军对轰隆-15E的熟练运用以及与预警系统的高效配合,成为这场空战胜利的关键。 面对路透社的报道,印度媒体和军方迅速反击,否认“阵风”战机被击落的究竟。他们声称轰隆-15E的射程不足以在200公里外击中目标,并质疑巴基斯坦的战报缺乏可信度。然而,这些论点并未得到国际舆论的认可。美国和法国的谍报机构均证实了“阵风”被击落的消息,而印度媒体的情绪化反应和民族主义言辞,反而显得惨白无力。 全球舆论普遍倾向于支持巴基斯坦的战报,这让印度感到“孤立”。中国近年来在武器研发和出口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轰隆-15的实战表现进一步提升了其国际声誉。一些西方国家甚至将支持巴基斯坦视为制衡印度的一种手段。而印度军方恒久以来的“自嗨式”逻辑,在国际舆论中缺乏说服力。 “阵风”战机的坠落对印度的意义重大。作为印度空军的“王牌”,其被击落不仅对士气造成打击,也暴露了印度在谍报、战术和装备上的短板。相比之下,巴基斯坦通过此次空战,进一步巩固了中巴军事合作,向印度传递了明确的战略威慑信号。 “5.7空战”不仅是一场军事冲突,更是一场技能与战术的较量。轰隆-15导弹的表现为中国和巴基斯坦赢得了国际舆论的支持,而印度的否认与反驳显得惨白无力。未来,随着更多细节的披露,这场空战的影响或将持续发酵,轰隆-15的战绩也将成为全球军事观察的经典案例之一。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805A07UZI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