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织里资讯 首页 新闻资讯 查看内容

印度“最隐秘的伤疤”:历经百年,或将被“揭开”!

2025-8-6 09:18| 发布者:admin| 查看:7| 评论:0

摘要:近日,印度公布要在 2027 年 3 月前同步开展全国人口普查与种姓普查!这消息一出,印度再次被卷入激烈的舆论漩涡。要知道,上一次把全国 4000 多个种姓一一登记在册,还是 1931 年英国殖民时期的事。将近百年后重启

近日,印度公布要在 2027 年 3 月前同步开展全国人口普查与种姓普查!

这消息一出,印度再次被卷入激烈的舆论漩涡。

要知道,上一次把全国 4000 多个种姓一一登记在册,还是 1931 年英国殖民时期的事。

将近百年后重启这项工作,就像忽然揭开印度社会最隐秘的伤疤!

有人期待疗伤,有人畏惧更痛。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下面,谭天道地,为你解读。

种姓普查,百年拉锯

现在看来,1931 年的种姓普查,更像殖民统治者的 “统治工具”。

彼时,英国官员拿着表格挨家挨户登记,把婆罗门、刹帝利这些高种姓与达利特(“贱民”)、部落民等低种姓分得清清楚楚。

这份清单后来成了殖民者分化印度社会的利器 —— 给高种姓更多特权,让低种姓甘于被统治。

独立后的印度在 1950 年宪法里明明白白写着 “废除种姓制度”。

但现实里,种姓就像空气一样渗出在生活里。找工作要看种姓,结婚要门当户对,乃至村口的水井都可能按种姓分区使用。

可印度却迟迟不敢碰种姓普查这个 “雷区”,有人说 “统计种姓就是承认它的存在”,有人担心 “清单会让歧视更明目张胆”。

种姓标签的“爱恨情仇”

客岁北方邦的普查试点里,有个婆罗门村庄集体 “闭门谢客”。村长对着镜头喊:“我们不需要被贴上‘高种姓’的标签,这会让年轻人找不到跨种姓的对象!”

可在隔壁的达利特聚居区,村民们却举着标语牌接待普查员:“只有让政府知道我们有多少人,才能给我们修学校、通自来水!”

在印度,这种分裂早就不是新鲜事。

2011 年印度曾想统计 “在册种姓”(低种姓)人口,结果引发全国性抗议。高种姓觉得 “这是在搞逆向歧视”,低种姓则骂 “政府在敷衍了事”。

更有意思的是中间种姓 —— 那些不算太高也不算太低的群体,既怕被归为 “高种姓” 承担更多责任,又怕被划入 “低种姓” 丢了面子。

有个叫阿米尔的出租车司机跟记者吐槽:“我爷爷是理发师,按种姓算属于‘服务性种姓’,不算最低,但也高不到哪去。每次填表我都纠结写不写种姓 —— 写了,可能被老板歧视;不写,孩子申请奖学金又没依据。”

平权工具还是分裂催化剂?

支持普查的人拿出数据说话:印度政府每年拨出 GDP 的 5% 用于种姓福利,但因为底数不清,至少 30% 的资金流到了非目的群体手里。

德里大学社会学教授查克拉巴蒂直言:“就像医生看病要先做 CT,不搞清楚各阶层的真实状况,平权政策就是瞎开药。”

反对者则搬出历史教训。1990 年印度推行 “保留制”(给低种姓预留政府职位),结果引发高种姓青年自焚抗议,全国瘫痪了三个月。

前总理瓦杰帕伊就告诫过:“种姓普查会让印度人重新站队,把‘我们’和‘他们’的界限划得更清楚。”

更棘手的是种姓的 “流动性”。现在越来越多的印度人脱离农村进入城市,跨种姓婚姻也在增加。

一个软件工程师可能祖上是农民种姓,但他的收入和社会地位早已超越很多高种姓。

这种情况下,按 “出身种姓” 统计,到底是在促进公平,还是在固化私见?

谭天道地认为:这场争论的本质,其实是印度社会在 “历史包袱” 和 “现代追求” 之间的挣扎。

种姓,就像一道刻在皮肤上的旧伤疤,不碰它,隐隐作痛;揭开它,可能“血流不止”。

那么,印度的这一次行动,究竟会成为愈合的药膏,还是扯破的利刃?恐怕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对此,你怎么看?接待留言讨论!

我是谭天道地,接待关注我。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805A04DME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广告位
    新闻推荐
友情链接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