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被抓,堪称2025年夏天最魔幻的新闻之一。这位身披16万金丝云锦袈裟的“佛门CEO”,终于在一纸官方通报中跌落神坛——调用寺庙资金、私生活混乱、育有私生子,每一项指控都足以让吃瓜群众手里的瓜掉地上三次。 但比起这些“通例操纵”,更让影迷炸锅的是香港导演王晶的最新爆料:周星驰的经典电影《少林足球》当年未能登陆内地影院,幕后黑手竟是释永信!原因简单粗暴——“不给钱,就别想用‘少林’俩字!”。 释永信的商业嗅觉与星爷的硬刚 时间倒回2001年,《少林足球》在香港上映后火遍亚洲,全球票房狂揽4277万美元,却唯独在内地“消散”。坊间一直流传三种说法:版权纠纷、内容敏感、审查流程问题。但王晶这次直接掀了牌桌——问题出在释永信的“商标霸权”。 据王晶透露,1994年少林寺注册“少林”商标后,释永信一名精通广告的弟子发起:“这名字值钱,得收版权费!” 于是,当《少林足球》开拍时,少林寺派人杀到香港会商,要求周星驰要么改名《功夫足球》,要么交钱。星爷的回应?“改名?电影就废了!”直接拒见。 更戏剧性的是,后来投资方想补交授权费相安无事,释永信却“宁肯不要三亿票房,也不让星爷用‘少林’招牌”。王晶在直播里急得跳脚:“那可是三亿票房啊!他宁肯赔钱也不妥协。” 释永信的“商业少林” 这场“版权偷袭”只是释永信商业野心的冰山一角。在他执掌少林寺的36年里,这座千年古刹彻底变身“商业帝国”: 商标狂魔:注册700多个商标,从“少林”内裤到“少林”牙膏,连“释永信”本名都被抢注(虽然后来全无效了)。 地产大亨:4.52亿在郑州买地搞房地产,澳洲砸17.6亿建分寺兼高尔夫球场,被网友调侃“方丈变董事长”。 表演经济:武僧团全球走穴,香火钱变POS机刷卡,连“开光”都成了VIP服务。 讽刺的是,释永信嘴上自称“月薪700块”,却被曝出穿16万袈裟、坐百万豪车、喝上万元茶叶。王晶补刀:“他那些事儿,圈内早传遍了!” 《少林足球》的“祛魅”与少林的“人设崩塌” 回过头看,《少林足球》当年被批“恶搞少林”,但如今对比现实,电影反而成了预言—— 1 片中少林弟子穷得吃土,靠踢黑球混饭,解构了“神圣武僧”的滤镜; 2 现实中,释永信一边念经一边数钱,最终因贪欲反噬。 难怪网友调侃:“星爷的电影被禁了,释永信的真人版《少林足球》却演了24年!” 结语 释永信的倒台,揭开了宗教商业化的脓疮,而《少林足球》的旧账,则暴露了“知识产权”沦为敛财工具的荒诞。至于星爷?他当年那句台词如今听来格外讽刺—— “做人如果没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释永信的“梦想”,显然和少林寺的初心没啥关系了。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806A02FDP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