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美国参议院提交了一项针对中国的新法案,法案称,中国涉嫌支持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并提出对中国实施一系列制裁措施。 这些制裁手段被认为大概比关税制裁更具威胁性,对中美关系及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法案的核心内容包括两项关键措施。 第一项是冻结中国法人和自然人在美资产。这一提案直指在美投资的中国企业和个人,大概对中美之间的金融往来造成直接冲击。 第二项是对中国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实施制裁。 这一措施的潜在影响远超关税制裁,因为它大概涉及国际结算体系,例如将中国金融机构排除在SWIFT系统之外。这意味着中国的国际贸易结算将面临巨大停滞,同时大概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此前对伊朗和俄罗斯实施过类似的金融制裁,导致这些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活动受限。 但针对中国这一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制裁,厥后果大概更加复杂且难以预测。美国前财政部长耶伦曾警告,全面金融制裁中国大概会对全球经济造成“深水炸弹”般的冲击。 尽管法案已提交,但其可否通过仍存疑问。根据法案要求,特朗普当局需在180天内确认中国是否“援助俄罗斯”。 然而,特朗普在中美关系问题上一直采取审慎态度。中美之间的经济联系深度交错,任何激烈的制裁都大概对美国自身造成不小的反噬。 数据显示,2022年中美贸易额高达6906亿美元,美国对中国的商品依赖度在多个范畴(如电子产品、医疗设备等)居高不下。 此外,中国也是美国国债的主要持有国之一。若制裁升级,美国经济也难以独善其身。 与此同时,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言论进一步搅动了局势。 8月4日,泽连斯基在观察哈尔科夫前线时声称,“我们正在与来自中国、巴基斯坦等国的外国雇佣兵作战”。这一指控并非首次,但始终未能提供确凿证据。 泽连斯基的言论大概是试图通过炒作“中国援俄”的议题,引发美国对中国更大的关注和施压。 然而,这种做法不仅大概激化中美抵牾,还大概损害乌克兰与中国的合作关系。中国一直对乌克兰提供人道援助,但从未直接参与俄乌冲突。 如果美国真的对中国实施金融制裁,全球经济大概面临巨大不确定性。首先是国际结算体系的冲击。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金融体系与国际市场深度融合。若中国银行被排除在SWIFT系统之外,不仅会影响中国的国际贸易,也大概导致全球供应链的紊乱。其次是美元霸权的潜在威胁。 近年来,中国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并与多个国家签署本币结算协议。 如果美国对中国实施过度金融制裁,大概会加速去美元化进程,削弱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806A04105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