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织里资讯 首页 新闻资讯 查看内容

红灯区不红了:阿姆斯特丹情色产业的退场

2025-8-9 12:25| 发布者:admin| 查看:76| 评论:0

摘要:|本文独家发布于腾讯新闻一、红灯区:一座城市的“知名隐私”谈到荷兰你会想到什么?风车、郁金香、奶酪,还是“大麻自由”?但只要提起阿姆斯特丹,险些所有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一个词:红灯区。五年前我第一次来

|本文独家发布于腾讯新闻

一、红灯区:一座城市的“知名隐私”

谈到荷兰你会想到什么?风车、郁金香、奶酪,还是“大麻自由”?但只要提起阿姆斯特丹,险些所有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一个词:红灯区

五年前我第一次来到阿姆斯特丹时,在朋友带领下“例行打卡”了德瓦伦(De Wallen)——阿姆斯特丹最知名、也是最具争议的红灯区。当时的我,对这个“合法卖淫”的公共空间充满了奇怪与羞涩。偕行的队伍里有一半是男性,我们穿行在橱窗街边,刻意保持冷静,假装成早已见责不怪的本地人。尽管这里的游客可以自由欣赏橱窗里女性裸露而自信的身体,我仍能清楚感受到,那种根植于东亚文化中的保守与拘谨,让我们在这种“自由氛围”中感到紧绷。

今年六月,我从国内博士毕业后赴荷兰莱顿访学。一个平常的周五,我与办公室一位华人博士同事商量下班后前往阿姆斯特丹“改善伙食”。同事是一位浙江女孩,从本科起就来到荷兰读书,直到博士,现在已经更换了国籍,研究荷兰女性华人移民群体的处境。

从莱顿坐小火车只30分钟就可以到达阿姆斯特丹中央车站。出了中央车站,穿过热闹的水坝广场,阿姆作为荷兰都城立刻展现出一种“大城市”的气场与观感。跟随同事一头扎入人流,穿梭在七拐八扭的大街小巷。我很难想象这些年她到底来这里吃过多少次中餐才可以不用导航,仍能准确“摸到”川菜馆店门口。国籍或许变了,味觉却始终诚实地指向故乡。

川菜馆距离“红灯区”很近,我们饭后一边消食一边交谈,不知不觉就又走进了这片灯火辉映的情色场合。与多年前在男性友人带领下一小撮人一同“观光”“红灯区”差别,这次是“姐妹局”,我们的交谈更加私密,观光也更放松。

二、橱窗之内:展示、注视与消费

夏天的荷兰,晚上八点天依然大亮,但红灯区的橱窗里性工作者们陆续“上岗”。她们穿着比基尼、网袜或性感礼服,站立或半躺在玻璃后,面对着街上川流不息的游客,有的直接勾手示意,有的做挑逗姿势,有的则是打着哈欠玩手机。

我们穿过一条侧巷,橱窗越走越密集,从单人展示间到双人房、从主街展区到幽暗的岔路小巷,各种肤色、身段、年事段的女性琳琅满目。接到生意的她们,一般会拉上窗帘,帘子闭合即表示“有人正在服务”——这也是红灯区中不成文规定的“营业信号”。

与这套精致运转的贸易性展示以及玻璃后女性工作者的职业化相比,部门游客的表现往往显得粗鲁而不自发。尽管在橱窗前有着“不照相、不触碰、不喧哗”的明令禁止,许多人仍忍不住举起手机,肆意用镜头侵犯着这些被橱窗框住的女性,有人甚至开启了闪光灯,还有人像围观动物园里的动物一般,故意逗弄、羞辱玻璃后的女性。

固然观看本身是允许的,但注视是否得体、是否尊重,却始终是游离在管理制度外的道德灰区

毕竟上,荷兰“红灯区”并非现代产物,它的汗青可追溯至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阿姆斯特丹作为重要港口,吸引大量水手、商贩与流动人口,自然形成了提供性服务的区域,靠近码头的De Wallen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区域。

早期的卖淫固然在法律上不被承认,但在实际中处于“默许状态”,只要不造成秩序问题,执法机关通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女性性工作者在自家窗前或门边等客,为避免街头站街的高风险与执法困扰,她们在窗前假装手工缝补,实际是为了用窗户“展示”自己,这种“等客姿态”演变成后来的橱窗制雏形。

20世纪70年代荷兰自由主义海潮鼓起之后,性交易合法化的呼声升高。2000年组织卖淫正式合法化,橱窗自此成为荷兰性产业的一部门。政府对性工作者的设定条件大抵有:需年满21岁;必须为欧盟公民或持合法工作居留;业主需取得“性服务场合”执照;工作地点需有安全、卫生、健康查抄机制。

同事向我讲述‘红灯区’的汗青时说:“性工作被视为志愿劳动,应享有法律保障。通过开放监管,能减少强迫卖淫等灰色问题——这是荷兰人的逻辑。”但她也笑着补充:“固然,合法化也方便政府收税,这一点他们也很看重。

荷兰政策制定者相信,合法的性交易比地下市场更安全、卫生,其价值内核也更“现代”。但实际并非如此理想。

同事告诉我:“阿姆斯特丹经常有抗议‘红灯区’的聚会集会,很多市民讨厌它带来的喧闹与混乱。”确实,夜幕降临的阿姆斯特丹经常给人一种灯红酒绿、乌烟瘴气的感觉,这与围绕“红灯区”产生的性交易、大麻买卖有极大的关系。“市民们认为‘红灯区’影响着整座城市的安全性”,同事继续解释,“政府从前两年就提出要在城区外,至少是汗青老街外,单独构筑提供性服务的场合。毕竟上,这两年为了和谐多方利益,De Wallen的橱窗已经减少许多。”

红灯区女性雕像——Belle,站立于门框之内

三、网络之外:红灯区的衰败

确实,相比较五年前我初次造访“红灯区”,现在的情形已不复当年“繁华”。

这种显而易见的“冷落”,不仅表现在橱窗数量上,还表现在性工作者们的外貌身段上。曾经出现在橱窗后的,大多是面容姣好、身段妖娆的传统标准下的美女,现在的橱窗里,更多是一些样貌普通、年事参差、身段也谈不上婀娜苗条的女性——我坦诚地说出了我的印象及看法,同事回应:“这很正常。美女在任何时代都是稀缺‘资源’,现在发达的科技促使美女变现的本领已经丰富了很多,她们做自媒体、短视频,都可以比在橱窗工作获得更快捷、更多的挣钱机会。

凭借网络,女性在当今社会享有了更多样且便捷的变现方式。

越来越多的女性,现在只必要在各大平台上大胆展示自己、输出“符号仙颜”,就可以实现“进账”大家所熟悉的国内外短视频、直播平台如TikTok、小红书、Instagram、YouTube等等,网红层出不穷,通过分享日常穿搭、健身、探店、旅游,借助广告互助、直播打赏等方式,她们中的很多人都获得了不菲收入。

固然,对于像红灯区这样的传统性产业,真正产生打击的还是这些年在欧美国家鼓起的一些提供介于“情色内容”与“非明示性交易”的成人交际APP。在这些APP里,女性们的标签不再是性工作者,而美其名曰“内容创作者”。她们在平台上发布订阅制内容(照片、视频、聊天),从泳装、日常性感照片,到逐渐升级的成人内容,边界模糊,用户通过付费解锁观看。这样的性服务潜伏、灵活,还避开了线下空间的租金成本与监管压力,借助互联网的扁平化分发模式,更能在单位时间内给女性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

橱窗,曾被视为上世纪末欧美性解放海潮中的“进步象征”——代表了对身体的“去污名化”,对性工作者权利的承认。然而,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这似乎已不再适应时代变革,逐渐成为一种汗青遗产,无法满足现代性消费市场的需求。

据同事介绍,从报纸访谈和相关研究看到,一些曾在De Wallen的性工作者开始抱怨:橱窗的收入正在持续下滑,她们欢迎的客户减少,大多数来红灯区的只是“观光者”而非“顾客”。站在玻璃后面,她们被成百上千双眼睛“观看”,却没有带来相应的收益。“她们会把这部门责任归于政府对旅游观光管理的不力,让她们的工作沦为普通旅游文化消费的一部门,而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同事如是说。

四、灰色的自由

“女性华人移民中,有性工作的从事者吗?”这是离开De Wallen前,我提出的末了一个问题。

同事介绍道,目前访谈的样本中没有直接从事橱窗工作的华人女性,但对于女性华人移民在欧美从事性服务,同事显然掌握不少“黑幕”:“前些年,华人性工作还主要以按摩店、美容院这样的名义去提供服务。现在这种方式已经十分落后了,大部门都是通过微信和其他软件辅助接单,这样更加安全,也有一定的私域性。而且这些年中西往来更加方便、频繁,据知情人所说,目前这样的性交易已经可以仅在华人群体内部完成。”

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性产业始终是舆论和政策监管的敏感领域。技能革命改变了性服务机制——从实体街区转向假造平台,形式上更加光鲜自由,但实质上却进入了监管和伦理的灰色地带

表面上,女性们通过数字平台提供的远程服务,增强了“自我控制”——她们掌握定价权、内容决定权,甚至可以屏蔽讨厌的用户。但随着互联网对女性身体的侵入加深,会促使她们更多地暴露自己,私人空间也可能轻易成为“创作”的一部门,性劳动的牢笼变得更加密不透风。同时,由于监管弱化,这些“内容创作者”的受保护机制也变得脆弱,可以预见,针对女性身体的“暴力”——无论是由她们自己发出的还是由用户带来的,将变得更加频繁。

互联网给这些性工作者带来的毕竟是“解放和自由”,还是更不可捉摸的“束缚和剥削”?其中的冷暖与甘苦,或许也只有她们自己知晓。

作者:Ophelia Yan

编辑:西多士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808A08KTC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广告位
    新闻推荐
友情链接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