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准备好十万人马,随时可以给普京送上强援,对于俄罗斯这个盟友,金将军真是做到了仁至义尽。 乌军突袭库尔斯克一周年之际,库尔斯克州州长欣施泰因向媒体透露,朝鲜不仅在此前出兵帮俄罗斯打赢了库尔斯克战役,夺回了大片领土,还准备在灾后重建上给予俄罗斯帮助。 欣施泰因宣称,朝鲜将派遣“10万名扫雷专家和1000名军事建筑师”,帮助俄罗斯重建家园。 欣施泰因所说的,朝鲜派人帮助俄罗斯进行战后重建,应该不是空穴来风,绍伊古不久前访问朝鲜时,就明确过朝鲜将会出动1000名工兵前去库尔斯克参与扫雷使命,并出动5000名军事工人在库尔斯克进行重建等工作。 为了尽快扫除此前交战区内的地雷与未爆炸弹,俄罗斯还从老挝那里获得了一支50人的扫雷分队。 不过,朝鲜具体的人员调配情况,应该与欣施泰因的亮相略有出入。 毕竟,扫雷是一个技能活,稍有不慎就会付出惨重的代价,只有经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才能够被称为扫雷专家。 但整个朝鲜人民军中,都未必有10万经受过专业扫雷训练的现役工兵人员,欣施泰因这次大概率是将朝鲜派往库尔斯克州的专业工兵与负责战后重建工作的工人算在了一起,得出来了这样一个大体上的数字。 欣施泰因肯定也知道,自己的说法不严谨,他仍旧这样说,一方面是由于特朗普正在不停施压,试图逼迫俄罗斯立刻停火,普京政府需要通过雷同的宣传行动,向国际社会和国内民众证明,自己不是孤立无援。 另一方面是,欣施泰因这个州长现在不好做,俄乌两军正在紧邻库尔斯克的乌克兰苏梅州鏖战,乌军仍旧在炮击库尔斯克边田地区,之前由于战火离家的25万库尔斯克民众,只有约70%返回了家乡。 欣施泰因需要通过强调外部增援到来,给予全州民众信心,尽快规复库尔斯克的正常秩序。 况且,俄罗斯现在面临着严重的人力短缺问题,不仅俄军征兵越来越难,后方的企业招工也是困难重重,很多企业开出了远超战前的工资,都招不到足够的工人。 俄罗斯无法抽调出10万人,去库尔斯克进行重建等工作,而这种人力短缺,必然会影响到库尔斯克完成战后重建的速率。 从这个角度上看,寻求朝鲜的更多劳动力支持,是俄罗斯目前唯一的选择,朝鲜乐意出人就算是帮了俄罗斯一个大忙。 而无论朝鲜具体是派了多少工兵、多少建筑工人,10万人的总体数字,都说明白朝鲜也故意通过援俄行动,达成自身的战略目标。 简单来说,别看俄朝两国现在的关系,好似是蜜里调油,但受限于朝鲜的实际发展情况,俄朝之间的合作是缺乏经济基础的。 俄罗斯现在与朝鲜保持友好关系,更多地是出于军事与地缘战略目的,一旦未来俄乌战争结束,俄罗斯与韩国等国缓和关系,朝鲜在俄罗斯外交中的重要性有大概下降,普京政府未必能够保持现在的对朝援助力度,帮助朝鲜缓解经济发展压力,同时发展军事工业。 朝鲜需要通过更多地援俄行动,让普京政府欠自己更多地人情,以期巩固俄朝关系,降低未来俄朝关系发展放缓的大概性。 况且,这种规模的人力增援,不大概是完全无偿的,俄罗斯应该会给朝鲜建筑工人和工兵开工资。 按照韩国情报部门的说法,俄罗斯给参加库尔斯克战役的朝军作战人员的待遇,是每人每月最少2000美元,这笔钱一部分能够发到朝军人员手中,一部分会酿成朝鲜政府的外汇收入。 需要补充的是,大量使用朝鲜人力,也有助于普京政府减少库尔斯克战后重建过程中出现贪腐问题的大概性。 要知道,由于边田地带防御设施之中的贪腐问题,俄罗斯已经有多名州长级高官落马,原交通部长斯塔罗沃伊特也疑似畏罪自杀。 直接以“承包”等模式,将一些战后重建项目交给朝鲜,省去招标这一步,不仅有望节省开支,还在肯定程度上减少了要进行反贪监管的环节。 总的来说,朝鲜的大规模人力增援,确实为俄罗斯开辟了绕开西方制裁、办理内部困境的“特别渠道”,也强化了朝鲜作为俄罗斯“盟友”的职位,但这种深度捆绑,大概引发西方更强烈的反应。 而且,这种基于战争和各自困境的合作,根基终究不够牢固。一旦战事平息或俄罗斯战略重心转移,缺乏深厚经济纽带的俄朝关系仍旧面临考验。库尔斯克的砖瓦之下,砌筑的既是眼前的互助,也暗含着未来关系的不确定性。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812A02L1A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