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卧撑首发澎湃新闻稿件 孙兴慜离开英超,但越来越多的日韩新星跟随他的步伐,早早开始闯荡五大联赛。 从伦敦到洛杉矶,大联盟首秀就制造点球的孙兴慜,油箱里似乎还有油。但对于亚洲旅欧大军而言,那面在新白鹿巷飘扬了10年的旌旗,降下了。 “孙哥”退潮,驻守顶级联赛的亚洲球员,似乎正迎来低谷期:在拜仁备受品评的金玟哉,几乎被大巴黎遗忘的李刚仁,因伤沦为替补、数据暴跌的黄喜灿,刚被阿森纳解约的富安健洋,表现称职但神奇不复的久保建英和三笘薰,只看“头部”,亚洲旅欧大军,今夏似乎过得很闹心。 但倘若将视线向下,2025年却是亚洲球员不折不扣的留洋大年,身为急先锋的日韩两国尤其如此。截至8月第一周,两国合计29人留洋欧洲,其中绝大多数是23岁以下的潜力股,如果不考虑位置,两国都可以轻松派出全海归的26人名单。 当我们还在纠结王钰栋何时走、去哪儿、转会费多少时,日韩同龄人早已率先打样:管那么多干嘛,先迈出第一步再说! 朴升洙已经在热身赛中崭露头角。 没有中间商,一步到位 身为已往10年亚洲球员留洋的最高峰,孙兴慜的成功门路堪称经典模式:刚成年就进入德国青训体系,从梯队一步步打怪升级,历经两支德甲球队熏陶后转战英超,主打一个循序渐进。 但现在,他的师弟们,等不及了。 今夏韩国K1和K2联赛共有7人登陆欧洲,数量上不算多,但质量上相当惊人。绰号“韩国姆巴佩”的小将朴升洙加盟纽卡斯尔,对于今夏球市备受波折的喜鹊军团而言,这个来自东亚的瘦高年轻人,是他们屈指可数的投资。 在登陆圣詹姆斯公园之前,朴升洙的成长轨迹堪称王钰栋加强版:2023年,16岁的他成为K联赛最年轻的半职业球员,今年6月,他在韩国杯对浦项制铁时完成首秀,成为K2联赛最年轻的出场者以及韩国杯和K联赛最年轻的进球者。 考虑到纽卡当家中锋伊萨克极有可能在夏窗关闭前转投利物浦,中锋位置人手奇缺的他们,不排除在杯赛中给予朴升洙出场机会的可能,相比在德甲当了多年训练生的孙兴慜,朴升洙的报酬可谓“一步到位”。 尹棹泳。 而作为K联赛火热出品的另一新星,当选去年K联赛最佳新人的尹棹泳,让英超著名球星加工厂布莱顿,掏出了230万欧元。由于球队人员充裕,“海鸥”给尹棹泳准备的成长方案,抄的是三笘薰的作业。 下赛季,尹棹泳暂时不会进入布莱顿一队,而是被租借到荷甲鹿特丹精英接受历练,而当年三笘薰也是以J联赛最佳新人的身份,先去比甲圣吉勒斯连合感受气氛。 梁民革已经扎根英格兰职业联赛。 如果将转会时段放大到整个2025年,冬窗加盟热刺的梁民革,则让英超隐隐有了“新三杰”的雏形。热刺奔赴亚洲热身期间,孙兴慜对继承衣钵的小老弟赞誉有加,而上赛季租借英冠女王公园巡游者期间,梁民革也用扎实的表现,证明白主帅波斯特科格卢“眼神欠佳”。 肉眼可见的2-3年间,英超的中上游团体,或许又将见证3张韩国新面孔的崛起。 高井幸大逐渐成为日本国家队的后防核心。 数量优先,日本留洋“广撒网” 7人留洋,之于韩国球员堪称“大年”,但之于日本却完全不够看。 今夏,J1和J2联赛为欧洲联赛贡献了22张新面孔,是韩国的3倍还多;14家日本俱乐部参与交易,除了已经形成团体军的英超和德甲,其他球员的去向包括苏超、比甲、奥甲、丹麦超、瑞士超以及英冠、德乙、葡甲等次级联赛,主打一个“不挑食”。 当然,由此认定日本球员留洋“重数量不重质量”,也着实站不住脚。夏窗的亚洲球员身价标王,便是让热刺掏了580万欧元的中卫高井幸大,这位身高192cm的中卫,出场机会显然比梁民革更多。 往年,日本球员出口的“拳头产品”,多半集中在中前场,从最早的中田英寿,直至香川真司、本田圭佑与现在的三笘薰,但比年来,日本制造的中后场球员,愈发被欧洲联赛所认可。 铃木彩艳在帕尔马也打上了主力。 上赛季,转会帕尔马、接班退役的布冯的铃木彩艳,就是一颗不大不小的卫星,而今,他在国家队的替补野泽大志,成为了中国球员董方卓昔日效力过的安特卫普的一员。 而铃木淳之介、畑大雅、稻村隼翔、川崎飒太、松田隼风等人虽然着名度不高,但引入他们的凯尔特人、美因茨和汉诺威96等球队,仍然是中国球员高攀不起的存在。 相比于韩国球员的“精品门路”,日本球员旅欧主打一个“量大管饱”,此前的2023和2024夏窗,日本球员新增旅欧人数都突破了20人。换言之,日本队不但可以派出全海归征战美加墨天下杯,甚至日本海归二队、三队在世预赛亚洲区,也有出线的气力。 当然,J联赛出品在欧洲走俏,也和自身主动“对齐颗粒度”不无干系。继沙特超等联赛之后,J联赛在东亚首个将全年赛制改为跨年赛制,球队即便因主力留洋气力缺损,也可以及时在转会窗口纳新补强。而得益于城市足球团体等外部资本的进入,现在J联赛球员的大数据,也逐渐同步摆上了欧洲球探的案头。 比起已经在欧洲主流联赛站稳脚跟的国家队老大哥们,今夏季本留洋球员虽然缺少重量级球员,但庞大的基数做底,更多的三笘薰和前田大然,或许正在路上。 王钰栋还是以留洋为目的。 去哪儿?先出去再说 相比于近邻的疯狂输出,差距早已无法评估的中国足球,今年的主题不是外租,而是回流和搁浅。 年初,国脚侯永永和吴少聪相继回流中超,加盟云南玉昆和北京国安,这也意味着,欧洲55个国家的顶级联赛中,再无中国球员身影。 只管今后的亚青赛上,以王钰栋为首的年轻人曾给中国球迷不小的期待,一度占据中超射手榜首的绿城新星,怎样留洋也曾引发各界热议。但最终,“先把中超踢明确了再说”的暂时性结论,虽然理智,却也让人灰心。 蒯纪闻还在努力图取稳定的中超出场机会。 至于同样被寄予厚望的蒯纪闻、依木兰等人,前者仍然在为海港一线队的稳定出场而烦恼,后者迄今未能迎来中超首秀,相比于靠着联赛稳定出勤、进而在青年国家队赛事崭露头角的日韩同龄人,本就缺少欧洲联赛关注的国青精英们,起跑线上输的不是一点半点。 究竟上,现在亚洲球员旅欧,正值多年来稀有的“风口”。欧洲三大杯赛事规模扩容,意味着加盟欧洲球队后出场概率陡增;而各大联赛普遍推行的财政公平,倒逼球队全球网罗年轻才俊,“刮彩票”不再是总监们的余兴节目,而是必修课。 在这种情况下,身价低廉、自带商业和流量潜力的亚洲新星,俨然是稳赚不赔的买卖,毕竟,哪怕转会费最终打了水漂,大概率仍能通过商业赞助、亚洲行等收回成本,之于球员和俱乐部,大概率两利,“双输”根本不存在。 但比风险评估更重要的,显然是球员留洋的决心。“王钰栋踢不上球”之类的担忧,在日韩球员眼里,压根不是事儿。 譬如年初加盟布伦特福德的韩国新星金志树,整个赛季唯逐一次英超首发,还要感谢队友受伤,长期在二队“跟训”的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耐烦等候。屈身西甲赫罗纳的金旻洙全季也只首发了2场,但他同样服从现实,选择继续留队竞争。 更别提当年高调加盟凯尔特人的吴贤揆,在苏超郁郁不得志的他,不惜“屈尊”转战比甲,首季就打入12球,成为球队“大腿”之一。能屈能伸,自然海阔天空。 当余嘉豪都能接受月薪2000欧元的“跳楼价”,前往陌生的欧洲联赛打拼时,比年来愈发相互“比烂”的中国足球和篮球,谁更渴望改变,尽在不言中。 (仰卧撑/杨健)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813A06P2K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