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娱乐专稿(山今/文)冯小刚带着一部女性群像剧《北辙南辕》回到了电视圈。 他第一次拍电视剧,是26年前的《一地鸡毛》,豆瓣8.7分,他导演作品中评分最高的一部。 这次是冯小刚擅长的现实主义都市题材,杀青时,他还发过一条微博:“一点不将就,一定不凑合”。 但目前口碑好像不太行。浮夸、炫富、不接地气、过时、北京版“小时代”,是大部分观众对于《北辙南辕》的第一印象。 电影咖下凡,多半是脸着地。章子怡、周冬雨都没能打破这个魔咒,现在看来,好像导演也不行。 冯小刚在这部号称聚焦都市女性的情绪剧中,既没有拍好女性,也没有拍出都市。 01 失败的女性群像 《北辙南辕》之前,冯小刚很少拍女性。 唯逐一部和女性群像沾边的是《芳华》,然而冯小刚镜头下的那些文工团女孩,是白花花的大长腿,充斥着男性凝视。 事实证实,《北辙南辕》依旧是一出直男视角下的女性群像,还是有钱直男。 海报就透着点直男凝视那意思。这伸开播海报,看着有点像当年《名利场》杂志给好莱坞四小花旦拍的封面。 构图、姿势、服装都差不多,差别之处在于肩带。几位主演衬衫松松垮垮地搭在身上,不约而同地露出了内衣肩带。她们还是被观看、被审视的对象。 进入剧情,就更看不出什么女性力量了,倒是看出了金钱的力量。 剧中所有女性面临的逆境,全都是凡尔赛式的。 金晨饰演的小雨,准备结婚时发现未婚未还没离婚,本身“被小三”了五年,一怒之下从挪威的海景房搬回了北京的独栋大别墅。 冯导也没有花更多笔墨去描绘她内心的痛苦,回国后就开始新生活了。 新生活开展得十分顺利。在内卷的当代社会,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小雨,通过一顿饭局就找到了新工作。刚入职没两天,就因为游说客户有功,被老板奖励了五位数的大红包。 至于感情问题,小雨回国了也迅速有了新的寻求者——表妹的好朋友、剧组的摄影师。另一边,渣男也从挪威赶回来,千里求复合。 我实在是想不到她还能有啥烦恼,又是陷入了什么逆境。而这样的凡尔赛式逆境,在剧中触目皆是。 好比啜妮饰演的全职妈妈司梦,老公不太支持她出去干事业,但没关系,她在带两个孩子的同时还能写网文,文章被影视公司看上,火速赚了二十万,所有在晋江上日更到头秃的小作者看了都想哭。 不得不说,冯小刚镜头下的女性群像太高高在上了,一群好看的有钱人在北京快乐地生活,普通观众实在是进入不了这个悬浮的世界。 想当年《欢乐颂》热播时,虽说女性群像也略显浮夸,但最少还有樊胜美这种能引发大众讨论的角色。她身上所承载的是重男轻女的糟粕、是“扶弟魔”的诅咒,这才是真正的女性逆境。 而剧中所表现的饭局文化,敬酒、一口闷、自罚三杯的江湖女老板、拎壶冲(直接喝一壶)的年轻美女,多少也带着点男性凝视的不适。 《狗十三》中也有很真实的饭局,但曹保平拍出了一种压抑感,那是成年世界对于芳华期女主角的压迫。 而冯小刚好像并没故意识到这个问题,他镜头下的饭局依旧是男性视角的,就像剧中那些非常性别刻板印象的台词。 02 脱离群众的冯小刚 从《三十而已》到《小舍得》,国产剧中已经好久没出现穷人了,中产阶级是上电视的准入门槛。 曾经拍过无数小人物的冯小刚,这次也一脚踏入了国产剧的平行世界,那儿没有穷人,只有高阶层的上等人。 《北辙南辕》的阶级感,是表现在戏里戏外的。 在戏外,冯小刚用了大导才能变更的很多资源,让《北辙南辕》赢在了起跑线上。 他请到了宋丹丹和黄渤这些老戏骨来客串,让宋丹丹演咄咄逼人的撕番经纪人,黄渤演盛气凌人的数字影帝。 他找刘晓庆演奶奶,而就在前几年,刘晓庆还在演16岁的少女、28岁的警官。 他让爱奇艺的创始人在饭局上演本身,绝不顾忌地在撕番情节中提到当红明星。 他还请到了赵小丁担当摄影指导,张艺谋的御用摄影师,曾经凭借《十面埋伏》拿到过奥斯卡最佳摄影奖提名。 也正是因为不错的幕后班底,《北辙南辕》的制作是高于很多国产剧的,虽然剧本拉胯,但最少做到了审美在线、镜头有质感。 这份阶级感也从戏外延伸到了剧中——《北辙南辕》里的主角,全员人上人。 都说《北辙南辕》是北京版“小时代”,但就算是《小时代》,也知道设置几个家庭背景、阶级各差别的主角。顾里是有钱人,林萧是小康家庭,南湘就比较底层,她们的浮华生活基本上还是沾了顾里的光。 冯小刚直接给你来五个顾里,人均名媛。没有996、没有内卷,主角们住着三环里的大四合院、装修精美的两层大别墅,马马虎虎找工作、轻轻松松开餐厅,开心快乐每一天。 剧中还有很多我等普通人根本无法想象的情节。 王珞丹饰演的尤珊珊,第二次见到全职妈妈司梦,就送了她昂贵的洗衣机,因为“最好的修理就是换新的”。 尤珊珊第二次见鲍雪,微信还没加,互相也不了解,就开始谈入股开餐厅了。鲍雪没钱,尤珊珊就乞贷给她,做生意跟闹着玩似的。 这可能是冯小刚现在所感受到的北京,但绝对不是人民群众的北京。 曾多少时,冯小刚拍出过人民群众的北京。 《甲方乙方》里的“好梦一日游”公司、想要当巴顿将军的平民、守不住秘密的厨子,《没完没了》中讨债的老实出租司机,《大腕》里的制片厂下岗职工……真实、接地气、心酸、惆怅但也风趣,这些都是真正的普通人,北京也是大家的北京。 冯小刚也曾精准地抓住过时代。90年代,新思潮、新事物涌入,大家都很焦虑、渺茫、无所适从。而冯氏贺岁喜剧通过戏谑、调侃的方式,侧写出了时代情绪。 那几部贺岁电影的票房都很好,这也是冯小刚事业的起步,阶级跃升的开始。 24年已往,冯小刚已经不再是谁人草根身世的小导演了。他实现了阶级跨越,成为了名导,豪宅上过新闻,花两千多万拍下一幅油画。 冯小刚曾说,“我的片子是拍给人民看的。”现在冯导的片子好像只是拍给本身看的了,他拍他的北京、他认识的那类人,不再关注小人物,也不再观察时代了。 “1997年已往了,我很怀念它。”《甲方乙方》的末端这么说。 作为观众,我只是很怀念谁人还在关注小人物的冯小刚,那些还有穷人、还在地上的国产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