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织里资讯 首页 新闻资讯 军事新闻 查看内容

91岁老兵深藏功与名:曾一人消灭400敌军,退伍后不求光彩

2021-7-4 16:10| 发布者:wx_Lz0G9yHl| 查看:154| 评论:2

摘要:每天晚上7点,重庆一位90多岁的老人都会定时在电视机前,收看 《消息联播》。这位老人之前还会看《参考消息》和《环球日报》,不过因为年龄大了,眼神跟不上,经常也看不了。这位看起来有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曾经是一


每天晚上7点,重庆一位90多岁的老人都会定时在电视机前,收看 《消息联播》。这位老人之前还会看《参考消息》和《环球日报》,不过因为年龄大了,眼神跟不上,经常也看不了。这位看起来有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曾经是一名抗美援朝的抗战老兵,他叫做蒋诚,已经从战场上退居三十多年了,一直隐姓埋名,可是却因为一张借条,打乱了他平静的生活,也让很多人第一次把目光,投向了这个看起来冷静无闻的老头。


老人名叫蒋诚,入党已经七十年了,1928年,蒋诚出生于一户穷苦农家,他另有五个弟弟妹妹。他的童年是在战火纷飞中度过的,穷人孩子早当家,蒋诚一直都想帮家里减轻一些负担。到了解放战役,他见到意气风发的解放军将士们来到重庆,非常激动,决定报名参军。新中国成立后,很快迎来了抗美援朝,蒋诚被编入了志愿军第12军,来到了前线。


91岁老兵深藏功与名:曾一人清除400敌军,退伍后不求荣耀


1952年,上甘岭战役爆发,蒋诚也身在其中,作为志愿军92团的兵士加入作战。这场战役的暴虐性,信赖各人也有过耳闻,而蒋诚就是在这场战役中立下了战功。其时,蒋诚所在的92团接下了一项艰巨的任务:正面抗击美国,管束火力。正面的对抗是非常艰难的,可想而知又是一场血战,但是军人是不能退缩的,蒋诚和部队一起勇敢地接受了这个挑战。


这场战役有多暴虐,我们只能从厥后的纪录中略知一二。蒋诚的儿子曾经回忆过,他小时间问爸爸关于打仗的事,爸爸总是叹口气,不愿多讲,仿佛能够回忆起战场上的血肉横飞。间隔这场上甘岭战役已颠末去了七十年,被问到其时的感受时,蒋诚仍然能用坚定的语气说:“不绝地打,拼命打,清除所有敌人!”正是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才支撑了蒋诚等老兵们奋勇冲锋的勇气。


其时负责上甘岭前沿阵地的第45师,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已经捐躯了五千多名兵士。在蒋诚所在的部队到来前,上甘岭留守的兵士只剩下24名,并且缺少补给,断粮很多天了。危难之际,作为新来的援兵,蒋诚所在的连队只有三天的预备时间,随即就要组织发起反击。蒋诚在战场上作战英勇,不畏惧捐躯,也正是这样坚定的信念,让蒋诚在上甘岭战役中,立下了大功。


91岁老兵深藏功与名:曾一人清除400敌军,退伍后不求荣耀

身边的战友们,一个接一个的捐躯,但是蒋诚不能退缩,努力探求能够藏身掩护的地方。末了蒋诚跳到一个大坑里面,集中精神对敌人发起打击。回忆起这场战斗,晚年蒋诚的虽然有些口齿不清,但仍然能详细地回忆起本身当年的战绩:“一架飞机要炸我们,我站在坑底,把机枪架起来就开始打,它飞下来,我就打他的头,打它的尾巴.....”依附着坚强的意志,蒋诚击落了一架敌军低空飞行的战机。他依附着一把机枪,硬生生地封锁了美军的门路,为厥后的部队夺取了时间。


然而战场的炮火是无情的,颠末激烈的对战,一颗炮弹落在了蒋诚的不远处。热浪袭来,蒋诚感到本身的肚子像是被烤熟了一样平常,低头一看,才发现原来被弹片划出了一道长长的伤口,肠子都流了出来。面对这样可骇的伤口,蒋诚并没有退缩,咬咬牙用手把肠子塞归去,继续坚持战斗。身负重伤的蒋诚,并没有退缩,而是依附着惊人的意志力,继续共同战友们完成任务。


战役竣事后,蒋诚被送往医院治疗,颠末了三次全身麻醉的大手术,蒋诚才活了下来。虽然身负重伤,但是蒋诚并没有忘记本身身为军人的职责。作为朝鲜战役的志愿军,他在战场上从不退缩,而是奋勇杀敌,本身一人就歼敌四百余人,还曾经将敌人的一架重机枪击毁。纵然被打穿了肠子,也没有退缩。英勇的战斗让蒋诚获得了一等功一次,另有一次三等功,是名副其实,一夫当关的豪杰。


91岁老兵深藏功与名:曾一人清除400敌军,退伍后不求荣耀


为了保命,蒋诚做了三次全麻手术,在肚子上留下一道六厘米的疤痕,身体也有很多伤痕,让他的生活有了很多不方便,但是蒋诚却认为,这是本身当年为了保家卫国,留下的勋章。每次提起抗美援朝战役,蒋诚都会骄傲地展示本身肚子上的疤。在他看来,这并不是痛苦的伤痕,而是代表着本身为了国家的捐躯和付出。


也是因为蒋诚受伤严肃,1955年朝鲜战役竣事后,蒋诚选择了退伍,回到了老家。本来作为一等功,蒋诚可以受到很多优待,但是他不想让国家添贫苦,对本身的功绩都隐藏了,做一个平平常凡的农民。但是,优秀的人在那边都会获得乐成,回到故乡后,蒋诚开始钻研蚕养殖技术,还带动同乡的村民一起种桑养蚕,将本身研究的技术无偿教给村民。很多村民们虽然不知道他是老兵,也很尊敬他。


就这样,蒋诚隐姓埋名在故乡过了二十多年,直到1983年,蒋诚的故乡决定修路,这能够为村里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好处,也是村民们希望的。但是,路修到一半,却因为资金不敷,不得不绝止了构筑,而且很多工人们因为发不出工资,都不愿继续干活了。蒋诚在当地还是比较有威信的,他见此情景,自动站出来贷款2400元用来修路,还向工人们保证肯定会发出工资。这在那个年代,可以说是巨款,这条路终极还是修好了。


91岁老兵深藏功与名:曾一人清除400敌军,退伍后不求荣耀


也正是蒋诚的努力,让村民们可以享受到建好路的成果,但是这笔乞贷却需要将成一个人偿还。不得已之下,蒋诚把家中的房屋变卖,才勉强把欠款还上。其时蒋诚的儿子刚刚开始工作,在得知欠款问题后,他毫不夷由地拿出本身省吃俭用存下的1000元,帮父亲还上贷款。这为村子修路贷款,本来不属于蒋诚去还,但是他还是坚决地承担了这些欠款。


蒋诚对于党,有着无与伦比的忠诚,每年都按时参加党会活动,从来没有漏交过党费。老一辈的革命者,总是不愿意给国家添贫苦,宁愿本身冷静无闻的生活,蒋诚也是如此。如果不是机遇巧合之下,可能永远都不会有人发现蒋诚的过去。一直到了1988年,四川省合川县打算重新修纂县志,偶然发现了一份《革命军人立功喜报》。


91岁老兵深藏功与名:曾一人清除400敌军,退伍后不求荣耀


这份喜报是因为“查无此人”才被退回的,负责编写县志的王爵英是蒋诚弟弟的老师,他就想到有没有可能是写错了,因为喜报的地址写的是“隆兴乡”,而蒋诚所在的是兴隆乡,终极颠末多方核实,这个喜报确实是属于蒋诚的,而他也确实是个豪杰军人。消息传到蒋诚故乡,村民们都非常惊奇,原来这个无偿教村民们养蚕技术的老人,竟然还是名抗美援朝志愿军兵士。


一时间,这一消息不胫而走,这位战斗豪杰,居然就隐姓埋名,在乡下居住了三十多年。顿时各大电视台和记者纷纷前来采访。在面对记者提问时,有位记者问到:“为什么在退伍后,不让当局为本身安排工作呢?”蒋诚淡淡地答复道:“当年和本身一块打仗的战友,那么多都残了,甚至死了。我还好好地活着,就充足了!”在老一辈革命家眼里,为了国家肝脑涂地,那是在所不辞,更不会想过让国家给本身什么。


2015年,蒋诚的村子,响应国家号召,推进脱贫攻坚政策,发展橄榄油种植的项目。这一年,蒋诚已经87岁高龄了,一开始,村子里的居民不乐意土地流转,蒋诚第一个让家人带头,还身体力行劝导其他村民。颠末蒋诚一家人的努力,村民也都愿意跟随国家的政策,把土地改种油橄榄。


91岁老兵深藏功与名:曾一人清除400敌军,退伍后不求荣耀


如今的老人家虽然已经患上了老年痴呆,让他除了儿子之外记不住别的亲人。但是如果有人来家里看望,他总是会颤颤巍巍地坚持敬军礼送别。听到战歌时,他的眼睛里总是闪耀着泪花。想必当年在战场的履历,是他最难以忘怀的日子吧!豪杰虽然已经老去,但是他们的精神仍然激励着我们这些厥后人,继续革命先烈的志向,努力为了中华民族而奋斗。战役是暴虐的,豪杰们是为了保家卫国,不吝流血捐躯,才换来了和平幸福的本日。


老豪杰一生心系中国人民,真正的中华子孙,我们为老豪杰点赞,不能忘记老豪杰的豪杰事迹。了不起的老革命先辈,高贵的精神境界和敢于为民继续,隐姓埋名隐居农村,实在是令人敬佩。其时靠机枪打下一架敌机得是多大的战功,中国不能忘了这样的功臣,应该让更多这样的无名豪杰安享晚年。许许多多抗美援朝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回来的新中国,故国的繁荣昌盛,是豪杰的志愿军们打出来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wx_Lz0G9yHl 2021-7-4 23:05
祝老英雄平安健康长寿。
引用 幸福雪儿 2021-7-4 18:12
向英雄致敬

查看全部评论(2)

图文热点

  • 寻忆织里画虎大师吴寿谷
  • @浙E车主,最新消息!明年继续免费!

热门推荐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