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充气城堡,又“吃人”了! 又见充气城堡害娃事件! 11月7日,安徽发生充气城堡被大风掀翻事故,1名3岁儿童因此受伤,被告急送往医院治疗。 图源:网络 灾患丛生,恰恰在同一天,相隔安徽千里的广州,也发生了因充气城堡侧翻造成职员受伤的事故。 图源:网络 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出现充气城堡被吹翻而导致孩子受伤、死亡的悲剧,这已经远远不止是个案。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至今已发生至少26起充气城堡致人伤亡的相干事故。 ● 本年4月,山东枣庄一广场正在业务的充气城堡被大风掀翻,导致一名两岁多小女孩不幸身亡。 监控视频显示,放置在广场空隙上的大型充气城堡被大风掀起后飞出数米,末了翻了个底朝天扣在了地上。 不幸身亡的小女孩是从充气城堡的最高处坠落,当场另有几名儿童被压在下面,多名家长到场救济。 图源:封面消息 ● 2019年3月31日,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田庙乡万亩梨园突遇龙卷风打击,瞬间就卷翻了游乐园里的一张充气蹦蹦床。 该事故造成2名儿童死亡,1名儿童重伤,17名儿童和2名成年人受轻伤。 图源:网络 ● 2018年5月,福建泉州峰尾镇百润家购物广场上一个充气城堡被大风掀翻,造成城堡内一个男童死亡,另有两人送医治疗。 图源:网络 ● 2015年6月,广西田阳,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将一个气垫蹦床,连带在上面玩耍的三岁小女孩吹出30多米远,终极抢救无效死亡。 图源:央视消息 ● 2014年10月,上海杨浦区宝地广场一个大概四米高的充气城堡被风掀倒,倒扣在20米开外,13名儿童被送往上海交大附属新华医院担当救治,此中1名2周岁女孩颅骨骨折。 图源:微博@刘秉男 这些,是天灾,但也是人祸。 每一场血淋淋的悲剧后面,都在警示着我们生命的渺小与脆弱。 02 充气城堡存在的安全隐患 1、四级风力就可能被掀翻 关于充气城堡存在的安全问题,其实早在2016年,315晚会就已经披露过了。 图源:公众号CCTV315晚会 这些充气城堡看似庞然大物,现实上却“弱不禁风”。 好奇实验室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用功率11000瓦的排风机从侧面吹向重量足足有500斤的充气城堡,效果当风力到达七级的时候,整个充气城堡就已经开始左右摇晃;当风力达到八级的时候,这个巨物就已经被彻底掀翻。 图源:公众号好奇实验室 而在充气堡上的测试者(大人)也感到非常无助,由于这个充气堡非常的滑,完全没有任何地方可以捉住。 如果是一个孩子在上面,在毫无防备的环境下,风一吹很可能就被直接甩出来,然后被这个重物压下。 图源:公众号好奇实验室 有充气堡生产厂家表示,虽然充气堡自身重量大,但是遇到4级以上的大风气候,即便有固定装备,但固定措施不到位,也有被掀翻的风险。 所以一样平常充气堡的警示标志上都会写着 “三级风(含)以上,严禁在室外谋划”。 2、有发生爆炸的风险 2018年7月1日,英国诺福克郡的一个海滩上,一个大型充气滑梯发生爆炸,一名叫Ava的女童被弹飞6米后重重坠地,送医后不治身亡。 事故原因是高温下充气滑梯受热膨胀,以及阻隔气室间的结构破坏,所以发生了爆炸。 图源:网络 3、“漏气”是另一个安全隐患 一些游乐场所或者私人谋划的充气城堡,由于长期置于室外,经常“带病服役”,一旦漏气,或者鼓风机发生故障,迅速瘪下来,孩子跟摔在地面上没两样。 2011年4月,长沙市4岁女孩在攀爬充气城堡高处的滑梯时,城堡突然漏气坍塌,导致女孩从高处坠下,送医后被诊断为颅骨骨折。 其实生活中,除了我们现在谈到的充气城堡,在没有稳妥的安全措施以及大人的看护下,儿童经常接触到的网红滑滑梯、网红海洋球等,也潜藏着致命伤害。 03 网红游乐项目到底有多伤害? 在“网红”产业盛行的本日,“网红游乐办法打卡”成了遛娃必做的事情。 01 海洋球 就拿最常见的海洋球来说,孩子不管是冲下去照旧跳下去,都能被球球包围,简直乐趣无穷。 图源:网络 而记者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室内游乐办法的标配,其实有“三宗罪”—— 甲醛超标、藏污纳垢、有划伤伤害。 由于是新兴事物,国家还没有相干的条例、标准来规范,于是,就成了商家“看心情”的地带。 记者买了市面常见的、价格不一的三种海洋球,分别举行测试。 效果显示,三种球的甲醛含量均在0.5毫克每立方米,远远超出了室内环境0.08毫克的标准。 图源:科教频道 许多家长都表示,孩子玩完了回家后,袜子都洗不干净,挺脏的。 图源:科教频道 海洋球的脏不但是肉眼可见的脏,它还容易流传疾病。 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流感,都很容易在球海里,一传十、十传百。 图源:网络 而且我们看不到的角落,海洋球的底部,是藏污纳垢的“好地方”,孩子的大小便、呕吐物很常见,由于数量庞大,商家不可能逐一杀菌消毒。 同理,除了这些分泌物,海洋球下面还可能有其他尖锐物品,划伤小朋侪。 所以尽量少带孩子去海洋池、积木池内里玩,纵然万不得已要去的话,玩之前最好检查一下池子底部,有没有尖锐物品。 玩完后,也要及时给孩子洗手、沐浴。 虽然这些举动是麻烦了些,但是和孩子的安全相比,麻烦一点真的没什么。 02 滑梯 此外,在游乐场,比海洋球更常见的,恐怕就是滑梯了。 儿童乘坐滑梯失事的消息,层出不穷。 图源:网络 前不久,英国一位妈妈抱着18个月大的宝宝玩滑梯,却在滑行的过程中听到“咔”的一声,孩子的腿被生生折断! 图源:北京时间 儿童滑梯一样平常是建议3岁以上的孩子利用,3岁以下也有相干的利用规范,这位妈妈的抱娃姿势,明显不符合相干规范。 根据我国《无动力类游乐办法——儿童滑梯国家标准》(GB/T 27689-2011),儿童滑梯应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记,表来岁龄范围、利用人数、是否必要大人陪划一。 不同的滑梯,有不同的乘坐规范。所以—— 肯定要看警示牌! 肯定要看警示牌! 肯定要看警示牌! 告急的事情,说多少遍都不算多。不要由于自己的疏忽大意,让孩子置身于伤害之中。 03 氢气球 除了充气城堡,要被打入冷宫的另有“吃人”的氢气球! 图源:封面消息 去年,国庆假期期间,山东烟台马家沟景区,由于内部装备没有及时检修,导致钢缆脱落,氢气球失控在空中破裂。 在氢气球上面的一对母子,不幸从空中坠落身亡。 逝世的妈妈年仅31岁,儿子也只有3岁。 图源:网络 从他们飞上空中时兴奋地朝下面挥手,到气球失控母子坠亡,只有几分钟的时间...... 当妈后,真的看不了这种事。 就像一位网友说的,不知道这位妈妈有没有来得及跟家人告别,不知道谁人孩子有没有跟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说再见,一想到这些就想哭。 这岂止是两条生命啊,这是两个家庭后半生的噩梦。 我们再来看看,这所谓的“氢气球”是何方神圣,怎么就成了夺命气球。 图源:新京报 从活动方发行的门票来看,游乐场赠送的应该是“氦气球”,可末了却变成了氢气球。 在国际上相干景区接纳的,多是燃烧空气的热气球,或者“氦气球”。 然而无良商家,不仅偷换氦气,而且竟然没有专业人士陪伴,游客身上没有应急的装置,还允许身高明显不达标的3岁儿童参加! 真可谓是人间惨剧! 热气球本身伤害性就极高,专业人士乘坐相对安全的空气热气球,根据气候、风力判断能否飞升的环境,还频频出现热气球失事的事件,更况且是“三无产品”的氢气球。 除了非难商家,我们作为父母能做的,就是保护孩子,远离这些伤害。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说的就是这个原理。 点名完以上伤害项目,局长总算松了一口吻。 盼望各位家长以后带孩子出去玩时能长点心,不要盲目追随网红打卡。 多方面思量下娱乐办法是否安全,给孩子提供一个健康、快乐的玩耍环境。 来源:妈妈网育儿 声明:智慧烟台刊载此文是出于通报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陵犯了您的正当权益,欢迎私信联系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