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1月19日电(彭宁铃)近日,“比亚迪员工猝死在出租屋”一事引发热议。17日晚,变乱有了后续,眷属与企业协商划一:除退还公积金、社保等之外,企业一次性支付眷属20万元。 猝死出租屋,不能认定工伤?若因加班过劳导致身体不适,还能如何主张权利? 资料图:北京市不断完善建筑业工伤保险政策步伐,方便企业与职工参保。 (图文无关) 杜燕 摄 比亚迪员工猝死出租屋,眷属获赔20万 据此前媒体报道,11月5日,36岁的王江(化名)被发现猝死在出租屋中。 据其打卡记载显示,离世前,他曾恒久从事夜班工作,从10月28日到11月3日,连续上了7个夜班、此中6个班工作时长在12小时左右。整个十月,其工作时长在280小时左右。 警方清除刑案可能后,王江的眷属与企业协商善后补偿题目,但迟迟未能达成协议。 王江的眷属认为,虽未举行尸检查明详细死因,但其离世应与恒久夜班工作有关联。而企业方认为,王江系在出租屋离世,不属于工伤。 据王江的眷属先容,企业方曾表现出于人道角度考虑,愿支付一定补偿,“开始说两三万元,厥后说六七万元”。 17日晚,变乱引起热议后,双方协商达成划一:除退还公积金社保等之外,企业一次性支付其眷属20万元。 资料图:北京市开展2019年工伤保险普法宣传暨工伤保险进车间主题宣传日活动。 (图文无关) 李士坤 摄 不在岗位、非工作时间,无法认定工伤? 电商平台员工猝死、外卖骑手送单途中猝死、科技公司员工猝死……近年来,“用工致死”的变乱频见报端。 据媒体此前报道,有资料显示,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我国每年“过劳死”的概率呈上升趋势。 有学者曾指出,关于“过劳死”,我国当前没有直接的法律依据。而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过劳死”的工伤认定也比力困难。 “实践中,工伤或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岗位上死亡,或在工作岗位上发病、48小时之内死亡。”北京德翔律师事务所主任、北京市律协民法专委会副主任安翔告诉中新网,“如员工猝死出租屋,又没有证据证明其在单位已发病,按现行规定很难认定工伤。” 律师认为,现在来看,这一变乱根本属于老百姓所说“过劳死”状态,其死亡与某一段时间内单位非法用工是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从公道性的角度,也许将来在立法调解的过程中,可以此案例为契机探讨,工伤的认定标准是否能在一定水平扩大。” 安翔还提到,办理此类案例并不一定要局限于劳动争议。 “从民事补偿的角度,如眷属已掌握充分证据,认为单位存在非法用工、非法延长工作时间,完全没有考虑员工的身体蒙受力,导致其突发疾病,眷属还可以以侵犯人身的生命权、康健权为由,按照一样平常的侵权纠纷立案维权。”安翔说。 资料图:外卖小哥冒雨送外卖。(图文无关) 张瑶 摄 看看劳动法如何规定 本案中,除了员工的猝死效果,员工猝死当月的上班时长也令人惊奇。 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谋划须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样平常逐日不得凌驾1小时;因特别缘故原由须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康健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逐日不得凌驾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凌驾36小时。 今年8月份,人社部、最高法联合发布10个超时加班典范案例,为企业“划红线”,明确指出“奋斗不是用人单位规避法定责任的挡箭牌”,“996”和“007”都违法。 但从此事及批评区可见,加班依旧大量充斥着人们的生活。 “法律赋予各人权利,比如强制加班、凌驾多少时间、不给加班费,都可运用维权手段。”安翔表现,在现实运行中,由于某些经济上的整体走势题目,许多劳动者并没有条件和底气充分主张本身的权利。 律师认为,实践中,劳资双方存在互动,当整个市场的用工条件如此,人们偶然“很难选择”。“也就是说,不在这家企业以这样的方式工作而选择换一家企业,可能连工作的机会都没有。” 安翔说,资方完全不考虑员工身体蒙受能力的用工举动,无疑是不对的。“劳资双方应当有根本的底线和标准。”(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