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朝鲜战场的情况急剧恶化,在朝鲜政府的请求下,在斯大林的要求下,中国人民志愿军本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理念出兵朝鲜。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多少人离家尚是少年之身,归来已是报国之躯。 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由于志愿军兵种基本保持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编制。 入朝初期,面对的是装备现代化的“联合国军”,给志愿军作战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特別是美空军狂轰滥炸,不仅严重破坏运输路线,而且也造成前线作战部队运动艰难。 当时美国还有进一步扩大战争范围的迹象,而志愿军一时又很难组织起对美空中力量和地面机械化部队的有效防御,国防安全面临威胁。 建设一支强大的空军迫在眉睫根据战事的需要,在1950年11月3日,苏联为了防止美军将战争扩大到中国,在中国沿海地区登陆。 苏联除了在东北北部和东部4个城市协助中国方面进行防御外,苏联还在远东地区增派了大量陆军和空军部队,并在太平洋舰队加强部署。 泱泱大国,国防安全岂能依靠于他国,新生的中国空军必须快速成长起来。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在朝鲜战场上投入了大量航空兵力。到1950 年10月底,连同美国海军舰载机在内有各型飞机1100余架,其飞行员大部分参加过二战,飞行时间多在一千小时以上。 最多时联合国军在朝鲜战场投入了约2400架飞机。 战争爆发初期,边境上几乎没有中国飞机。到1950年10月底,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拥有的各型飞机也不足200架,其中大多来自缴获。 飞行员飞行时间不足100小时,双方空军力量对比悬殊。 中国空军的大批组建,几乎是1950年初开始的,因此在志愿军入朝初期,中国空军完全没有独立参战的经验和条件,志愿军空军所面临的挑战可想而知。 而年轻的志愿军空军却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与美国王牌空军作战,打出了威风打出了辉煌。
授课由苏联教员教,然后翻译当场口译。 经一段实践后,由苏联教员先帮助中国助教备课,再由助教学员讲课。 就这样帮带的方式为中国培养出一批空军教员。 经过四年的努力,到1953年底,中国共创建了12所航校,培训飞行员5945名。 12个师的空军装备移交志愿军
1951年初,随着中国空军的不断发展,苏联参加朝鲜战争的空军部队撤回国内,苏方将飞机和其他装备作价移交中国,除1个米格-15喷气歼击机师移交朝鲜空军外,其余12个师的飞机均以贷款贸易的方式转交给中国。 1951年5月22日,斯大林致电毛泽东,决定向中国无偿提供372架米格-15飞机。 5月24日向中国运送180架米格-15参加战斗。此外,由于中国空军在战斗中损失了一定数量的飞机,1952年4月22日毛泽东告知斯大林希望能够从苏联获得100架米格-15飞机,这一要求得到了苏联方面的满足。 1953年1月27日,斯大林致电毛泽东,决定为中国提供海军武器装备,其中有83架飞机,包括图-2型轰炸机32架和拉-11型歼击机35架。 虽然苏联所给的武器都要中方付款,但在供应中国武器方面,基本上是信守承诺的,采取了积极的态度。 米格15战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喷气式飞机之一,性能不逊色于美军的F-86“佩刀”。 至1953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兵已建立28个师,下辖70个团,拥有各型号飞机3000余架。 朝鲜战争期间中国空军除了从苏联购买飞机外,还购买飞机的零部件航空用油以及飞机保养维修设备。 苏联在空军上的支援尤其是派遣飞机,极大扩充了中国空军的实力,提升了中国空军的战斗力。 使中国空军在较短时间内就形成了包括歼击、强击、轰炸、运输航空兵等在内的完整的空中力量,中国空军一跃成为世界空中强国之一。 对于中国空军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对于朝鲜战争格局的演变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先后有10个歼击机师(21个团)、2个轰炸机师出动作战,共战斗出动2.6万余架次,击落敌机330架,击伤95架。被击落飞机231架、击伤151架。涌现出三等功以上的功臣8000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