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图上看到的美国“竞争”美国现在的政府很有意思。他们一面说要维护规则,一面又说要“基于实力地位”和别人打交道;他们一面说要展开“竞争”,一面又穷兵黩武地在世界上到处找事。 比如,在我们没有航天事业的时候,他们断然立法:禁止一切和中国的航天合作。这个法条是美国议会通过的“沃尔夫条款”。现在,中国人本身的空间站快要建成了,美国的空间站快要完蛋了,他们又说:如果中国的航天符合美国标准,美国可以和中国合作。 这种典型的美式傲慢,近乎无耻:仿佛这个世界就是他们的,地球上也只有他们;仿佛他们高别人一等,别人只能臣服于他们。但这就是美国人所说的“竞争”。 美国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摊开地图,就会发现:在他们眼里的“竞争”,之所以手段如此下作无底线,之所以可以如此蛮横不讲理,有历史原因。 地球是圆的,美国在北美洲,东面是大西洋、西边是太平洋。往东,美国势力达到欧洲,前沿一直保持在中东,与俄罗斯相对;偌大的欧洲大陆的防卫,都不能自主。 向西看,美国直接控制了太平洋第一岛链,还拉起印度、澳大利亚等国,把亚洲大国压在陆地上。在第一岛链的东边,还有第二岛链、第三岛链。 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学者罗纳·斯蒂尔写的《和平的美国》一书中,直接言明:美国就是一个真正的日不落帝国,和我们不一样的国家被压缩在欧亚大陆一部分上,全方位感受我们的冲击力。 这就是美国的现状,他们从心底里继承了盎格鲁撒克逊人要控制世界的计划。 二、英国当世界霸主的时候,美国温驯得很,但“竞争”也很激烈,既龌龊又刺激美国是从英国人手里接过世界老大的位置的,标志就是二战时的《大西洋宪章》。其实没有这个宪章,英国衰落也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二战的到来,让这个交班来早了一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国人要感谢德国。 当世界霸主真的好啊,本身的货币是世界通用的货币,只要本身能够保持世界各国承认这个货币的购买权,同时又能保证货币的币值稳固,那么,即使你这个国家的人民啥也不干,政府印钞票就能从世界各地买东西来消耗。多美的事。 美国今天能够称霸世界,也是一步一步来的,并且,他们在受英国殖民统治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非常害怕当时的世界第一英国的打击;他们想独立,却又怕英国打,所以总是一点点切香肠,当英国人暴怒时,他们就百般抵赖推脱。 英国殖民美国期间,控制着美国的关税,他们把关税定得奇高无比。美国的茶叶都是从外部进口,价格当然也很高。于是,美国人就通过走私得到价格便宜的茶叶,市场上也囤积了大量走私来的茶叶。 这样就导致英国从外面运到美洲的茶叶卖不出去,于是在1773年,英国颁布了《茶税法》,大幅度降低了茶叶的关税。随之而来的就是茶叶价格大跌,美国茶叶商人陪得底掉,他们看着码头上一船船英国从中国、印度运来的茶叶,气得要死。 “我没日子过,你也不能好过”。美国商人开展了与英国人的“竞争”。1773年12月16日,美国商人、工人、手工业者、小资本家集中在一起,组织了一个所谓的“自由之子”团体,跑到停靠在波士顿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商船,把船上的茶叶全部倒进波士顿海湾,这就是北美历史上有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并由此引发了美国独立战争。 这个事其实没有什么道义可言,做生意吗,要按规矩来。但是美国人不这样,就是要本身得好;他们登上船的人其实也知道这是不好的,他们都把脸涂上油彩,穿着印第安人的服装,对外说:这是野蛮的印第安人干的,我们要非难这种“暴力”行为。 印第安人成了背锅侠,但是在美国人看来,他们达到“损人不利己”的目的就行,手段不在乎,这些都是“竞争”的一部分。包括后来美国的“竞选”,总是把对手刻画得十恶不赦,不管是不是真的,达到打到对手的目的就行,“竞争”吗。 三、“美西战争”,让美国在世界站稳脚跟一战之前,美国的国家地位在世界上是排不上号的,只能吓唬一下还没有开放的日本,或者跟在英国后面吓唬大清:我们也要和英国人一样的权利。 因为美国人说得和颜悦色,也没有派军队来打,大清官员居然说美国人不错,是“良夷”,和他们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开了“长处共沾”的先例,搞得后来非洲的刚果也要和大清签条约,长处均沾。 但要实事求是地讲,一战前,美国的工业水平其实已经是世界前列了,他们已经有了霸占太平洋的计划和决心;对大西洋,美国人也有准备,只是不想和英国、德国出现更大的摩擦。 这个时候,美国海军建设已经瞄准“两洋海军”来举行,具体就是打通并控制巴拿马运河,让美国海军的兵舰能两洋皆用。 虽然如此,欧洲在英国的影响下,对美国都不是很看得起,英国人一直骂美国人是“强盗”、“小偷”,无所不用其极地从英国挖技术人才。 美国拥有世界第一的工业,却无世界第一的威望。这时候的美国人开始了和英国的“竞争”。 1898年4月25日,美国借口派往古巴的兵舰"缅因"号爆炸,4月25日向西班牙宣战,最后美国在战争中获胜,夺取了西班牙的在美洲和亚洲的许多殖民地,包括古巴、波多黎各、菲律宾等。 而战争的意义远远不止这些重要的经济价值,他还有三个重要的方面: 1、让美国创建了比较强大的海军,并向世界展示了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军事潜力; 2、为美国把持资本找到了市场、开辟了投资地、创建了质料来源渠道; 3、抢到菲律宾,美国势力正式进入亚洲,控制了太平洋,并让那些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大吃一惊。 四、两次大战,卡着点加入,长处最大化到极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各列强打得两败俱伤,但美国“双赢”了,他们“赢”了两次。第一次是战争爆发后,美国很超然地和各国做生意,又是卖军火,又是租借运输船,几乎把英、法、德等国家的钱全部划拉到本身口袋里。 战争快结束,美国又参战了,战后,他们以本身强大的经济能力,傲然立于西方世界,越来越衰的英国、死了一代人的法国、战败的德国···都看着美国。 而美国就这样成为西方一支重要力量,帮助德国重建、向英法贷款,为了防止英国变强,还暗地里帮助英国的死对头苏联。 一战结束后,美国向世界头号强国英国挑战势头明显,他们仰仗本身急速膨胀的工业和金融实力,急速扩充海军。 1919年,美国海军部长丹尼尔斯宣称:将在五年内制作一百三十七艘兵舰,把美国海军建设一支世界上最强大、最优秀的海军。 英国一直是世界海上的霸主,听到这话,气不打一处来,他们的首相劳合·乔治立即回呛说:大不列颠宁愿花尽最后一分钱,也要保持海军对美国或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优势。 到二战之前,美国真正的实力已经让西方国家羡慕不已,而美国也一直在太平洋上和日本明枪暗箭。 英国虽然没落了,但也不是个任人宰割的死鱼,他和日本打得火热,还结盟,希望借日本之力,暂缓美国崛起的势头。 为了打破英国人的计谋,也为了给本身崛起创造条件,美国于1921年11月12日,召集英、法、意、日、比、荷、葡和中国的代表举行了华盛顿会议。 会议的主题当然要光明正大且冠冕堂皇,时任美国总统哈定在开幕词中说:我们希望创建一个良好的秩序,恢复全世界的安宁…… 这时,世界最有影响的国家根本只有美国、英国、日本、法国,这四国中,英国和日本还是同盟,1921年12月13日,在美国的要求之下,美、英、日、法四国签订《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通称《四国条约》。 这个条约规定:1911年7 月13日英国和日本在伦敦缔结的协定应予终止。也就是说,美国实际通过这个条约,拆散了英日同盟, 英国实在不想打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们在战前“绥靖”,就是想争取时间,别让“日不落”落得太快。 但是战争还是打响了,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欧洲的资金、人才源源不断跑到美国避难,欧洲成为战场;美国还是不明确参战,还是不断加强本身的制造业,不断向外买东西,国力再次飞升。 英国知道本身做不成世界霸主了,1941年8月13日,丘吉尔和罗斯福在英国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上签署了《大西洋宪章》,这代表英国把本身的西方世界霸主地位正式交给美国,换取美国对他们二战的支持。 过了一年,这艘“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就被日本在马来半岛海疆干沉了。要不是日本炸了珍珠港,美国参战时间还要晚点。 两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不得了了,他无论是经济还是科技,都成为世界最大;美国国内到处都是从世界各地来的科学家,美国工业各方面都是世界第一,战火烧毁了欧洲、打坏了日本、亚洲许多国家还在农业社会,苏联也在战争后慢慢恢复。 五、成为世界霸主,美国在“硬实力”的底子上,加紧形成本身的“软实力”成为了世界霸主以后,美国就要从理论上创建一套东西,让世界人都以为:美国是天选之子,上帝爱美国。他们认为美国必须、也理所应当是世界第一;所以,他们对世界各国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态度,并且他们认为就应该这样。 当然,为了维持他们的霸权,他们吸取了英国的经验,大力打造本身的实力,分两个方面:“软实力”和“硬实力”。在“硬实力”方面,美国大致做了这些: 1、用本身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经济实力,大力培植科技力量,让美国的科技水平领先于世界任何国家。 美国的科技领先是惊人的,几乎涵盖了所有学科,他们有世界上最好最先进的实验室、有世界上最好、最前沿的大学学科、有世界上最多的科学家和诺贝尔奖得到者;美国还是把科技转化为产业最多、最成功的国家。 2、有了先进的科技,美国的军事工业更是领先世界,他们有世界最大的军工复合体,最先搞“军民融合发展”,从国家战略层面制定军事发展。 在世界各地驻军,控制了世界绝大部分地方;现在,美国是世界最大的核武器国,又是军事力量最强的国家,11个航母编队游弋在世界各地。正如罗纳·斯蒂尔在《和平的美国》一书中说的那样:美国真正做到了“日不落”。 在“软实力”方面,美国主要做两件是:拉帮结派搞同盟、掌控舆论话语权。 拉帮结派搞同盟就是封建社会那一套“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东西,美国在团结国之外搞了许多组织:北约、G7、五眼联盟等等,二战后的一些地区战争,都是美国拉着本身的盟友一起打的,为的就是抢夺地区影响了、控制权。 构建服务于本身的话语体系,把美国和美国的盟友说得天花乱坠,把对手说得一无是处。这是美国“软实力”的另一部分,美国用金钱开路,通过各种渠道,掌控着世界上的话语权;他想打击哪个国家,可以通过宣传舆论,把这个国家说成十恶不赦。而各国人民哪里有那么多的鉴别力。 作为话语权的一部分,美国还通过理论界影响世界,比如他们凭空构建了一个所谓的“普世价值”;没有道理地把本身那个破“民主”说成是世界的样板。苏联解体后,美国更加迷信并沉醉在本身所编的“价值”里。 六、基于实力地位出发,美国人没有下限的“竞争”“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美国现在的国力没有变差,但是他们给本身国民的预期太高,以至于遇到矛盾题目,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是等国家救济。 美元是世界货币,要保持美元不贬值,美国要么创造更多的财富,要么从别的国家那里抢到更多的财富,否则无解。 现在的美国已经缺少一战前那股干劲,资本家玩资本、政治家玩阴谋、老百姓玩“自由”。当然,他们还有一些科技是领先的,他们的军事力量也是最强大的。 玩着玩着,美国人发现本身进步得比别人慢,很多优势在失去。 怎么样才能保持本身在食品链最高层呢?他们要“竞争”了,但他们的“竞争”不是做得更好、发展得更快,而是要以本身的“实力”,阻碍别人的发展,以此来保持本身的领先位置。 这就是题目的所在。于是,我们就可以知道,为什么美国热衷于造谣,说那些连本身都不信的谎言、为什么美国兵舰要在第一岛链附近到处乱窜、为什么美国要打压别国的高科技行业、为什么美国要拉那些盟友天天骂发展的快的国家。 已经没有下限了,所以,这种“竞争”,我们坚决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