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美现役军人自尽率以年均7%的增速上升,自尽者多为年轻士兵。 2021年9月16日,位于纽约州的美军德拉姆堡基地,一名21岁的美军士兵自尽身亡;就在第二天,该基地另外两名士兵相继自尽,分别为24岁和26岁,其中24岁的士兵不久前赴阿富汗参加了美军撤军行动,就在他返回美国本土11天后,悲剧发生了。 两周后,美国防部《年度自尽报告(2020)》(下文简称《报告》)正式发布,这是美国防部发布的第三份军人年度自尽报告。《报告》汇总了军人以及军属的自尽数据和自尽率,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对比与分析,同时介绍了美军预防自尽的最新措施和研究成果。 1 自尽率创下历史新高 《报告》公布了2020年美军自尽殒命数据,包括现役部队、预备役和国民警卫队,涵盖陆军、海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各军种,并对2015年至2020年的数据作了对比和分析。 2020年共有580名部队人员死于自尽,其中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国民警卫队各有384人、77人、119人,自尽率(每十万人中自尽殒命的人数)分别为28.7、21.7、27.0。 现役部队各军种自尽人数分别为:陆军175人、海军66人、陆战队62人、空军81人。自尽率如下:陆军36.4、海军陆战队33.9、空军24.3、海军19.3;陆军自尽率高居各军种之首,海军则为最低。
现役军人自尽者中,93%为男性、93.5%为士兵、75%不超过30岁,正如《报告》指出,30岁以下的男性士兵为自尽高危人群。自尽方式以枪杀为主,现役军人、预备役和国民警卫队开枪自尽的比例分别为64.3%、75.3%、79.8%。 《报告》显示,2015—2020年间,现役军人的自尽率从20.3增至28.7、以年均7%的幅度增长,2020年更是再度刷新历史记录;而同时段的预备役和国民警卫队的自尽率正常波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除了军人自尽数据以外,《报告》还公布了前一年即2019年军属相关数据。2019年共有202名军属自尽身亡,其中配偶130名,父母、子女、遗孀等72名。这些数字,跟前两年相比都有小幅增长。 军人配偶自尽情况如下:从性别来看,53%的自尽者为男军属、47%为女军属;从年龄来看,40岁以下占比为79%、40岁以上为21%;从服役经历来看,曾在部队服役过的军属占23%、现役人员占29%、无部队经历的占48%。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有45名10-17岁的美军子女自尽身亡!这也是年度自尽报告首次公布未成年军属自尽数据。十几岁本应是人生的韶华,且父母为军人,这部分青少年应该更有安全感。然而,触目惊心的数字让人们为这些年轻生命的逝去扼腕叹息。自尽低龄化是自尽防控中出现的新问题。 《报告》发布的当天,美国防部长奥斯汀表示:部队中不断增长的自尽率“很麻烦”,呼吁美军要下大力气办理心理健康问题。他说:“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官兵以及他们的家人,希望在将来不再发生此类悲剧!” 2 多管齐下,自尽率一度得到有效遏制 美军长期受到自尽问题困扰,美国防部意识到自尽已经成为危害军人个体身心健康和群体稳定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干预和防范。 成立专门机构。2007年,美国防部成立自尽预防和降低风险委员会,负责制定监管防控措施和标准。2009年,美国会决议成立武装部队自尽防控部门,研究自尽事件并向国防部长汇报相关结论。2012年,美国防部成立预防自尽办公室,与各军种、政府部门、非营利性机构进行协作,提供自尽防控政策指导和数据监测。2019年1月,美国防部年度自尽报告工作组正式组建,为国防部发布军人自尽数据的唯一官方机构。 军地合作干预。美国防部、各军种与多所地方科研院所就自尽防控研究展开横向合作,旨在发现其潜在规律,通过这些规律辨识出自尽高危人群,针对这些人群使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有效干预。美国防部、美陆军医学研究与物资部、美军医科大学、美海军卫生研究中央、华尔特里德陆军研究所、退伍军人事务部医学中央等,先后与哈佛大学、德克萨斯技术大学等机构开展大量自尽预防研究。 开发特定项目。2015年12月,沿袭《全国预防自尽策略》的基本框架和思路,美国防部印发《国防部预防自尽策略》,2017年发布“工具包”,包含七条策略。在这七条策略构建的框架之下,美军开发出大量专项活动,为不同的目的人群量身打造预防自尽项目,并对这些项目进行评估与跟踪。2018年度自尽报告中共列举了15个项目,2019年为18个,2020年增至28个。
组织主题活动。美军将每年的9月定为“预防自尽宣传月”,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就自尽问题进行科普与宣传,美陆军、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官方网站上均有“预防自尽宣传月”专栏,刊登大量宣传资料。此外,美军还以预防自尽为主题,在军内外开展多种活动,就防范自尽为主题举办故事会、漫画展、户外体育活动等。 三份年度自尽报告的数据显示:2019年美军自尽人数较2018年有所回落。
预备役和国民警卫队的自尽率(每十万人中自尽殒命的人数)有了明显下降,分别从2018年的22.9人、30.8人下降到2019年的18.2人、20.5人,尤其是国民警卫队的自尽人数,一年之间下降了三成。美国防部预防自尽办公室发布的季度自尽报告也显示:2019年中,除了预备役和国民警卫队的自尽人数全线下降外,现役部队中的陆军和海军陆战队自尽人数分别在第三季度和第二季度出现同比下降。 3 自尽率走高,真的与新冠疫情无关吗?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世界爆发,虽然美军的全球部署并未停止,但是相关军事行动和军心士气均受到影响。 在《报告》发布当天的媒体记者会上,美国防部预防自尽办公室主任凯琳·欧维斯表示,虽然2020年美军自尽率比2019年有所增长,但是增长的幅度并未达到有效阈值,因此不足以证明新冠疫情就是自尽率增长的驱动因素。 尽管国防部官方并不承认新冠疫情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美军自尽的趋势,但是《报告》有一章专门介绍新冠疫情可能引发的精神问题以及国防部的应对措施。新冠疫情可能在身体健康、人际交往、经济状况等各个方面对军人及军属产生影响。针对这些问题,美国防部采取了一些措施进行应对,如在美军各个官方网站推出了新冠主题网页,举办视频讲座及培训,多渠道促进人际沟通和交往,启动疫情相关科研项目等。 美军心理专家团队针对将近三千名退伍老兵进行了跟踪研究,并于8月底在全球顶级精神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发布阶段性报告,结论为:患有新冠肺炎的退伍老兵与未患病的老兵相比,其自尽念头比后者高出一倍;但总体而言,老兵们在疫情期间的自尽意念并不高于疫情爆发前。不过,该项目的研究对象并未拓展至现役军人,因此,结论并不肯定适用于美军。新冠疫情与美军自尽是否绝对没有关联性,仍需时间来证明。 新冠疫情的潜在影响尚未消退,另一突发事件又给美军带来打击——2021年4月,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全面撤军阿富汗,仓皇“逃离阿富汗”表明美军在阿富汗持续二十年的军事行动以溃败告终,这给现役美军以及退役老兵们带来沉重心理打击。随着喀布尔落入塔利班之手、喀布尔机场陷入混乱,美国退伍军人危机热线真的成为“热”线——数据显示,从8月13日至29日,该热线的短信量激增98%、在线聊天增长40%、电话增长7%,这显示出美国社会群体,尤其是退伍军人群体的焦虑感显著增加。 本文开头提及的德拉姆堡基地那位年仅24岁的战士,刚从阿富汗回国就结束了年轻的生命。他到底经历了怎样的痛苦,无人能知。 4 寻求心理健康治疗,是否会失去安全资质? 到底为什么自尽,当然不能从已经自尽的人那里获取答案。正如五角大楼首席发言人约翰·克比所说:“要想搞明白一个人为什么自尽真的太难了!就更别说要发现自尽群体有什么特点了。”但如果不搞明白是哪些原因使得官兵产生厌世念头,那么如何进行自尽防范就无从谈起。
军人们承担着比普通人更重的责任,承受着更大的压力,但同时,他们也是普通人,经济负担、家庭矛盾、感情纠纷,他们都可能会经历。长期处在高强度、高压力的状态之中,这些都可能成为终结生命的导火索。 随着自尽研究的不断深入,科研人员发现人们对于自尽这一话题有着固有成见和头脑定势,《报告》根据最新实验数据和研究成果,公布了关于自尽的一些“认知误区”,如果能够及时破除这些错误认识并加以防范,就可以有效降低自尽风险。 “误区一”:自尽主要是因为得了精神疾病。一提及自尽,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某人是因为得了精神疾病,才导致他做出自尽决定。其实不然!一样平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同样会使一个精神正常的人崩溃。研究发现:美军自尽案例中,婚姻破裂、工作压力、法律纠纷、情绪波动、酗酒吸毒等,都会成为压倒人们的“最后那根稻草”。 “误区二”:想过自尽的人大都会自尽。人们普遍认为,自尽的念头最终会变为行动。而事实却是:有过轻生的念头并不代表一定会付诸实施,绝大多数人仅是“想想而已”。数据表明:动过自尽念头的人群中,只有不到1%的人最终走出了那一步。 “误区三”:寻求心理健康防护和治疗会影响安全资质。不少官兵担心,如果自己寻求心理健康治疗或是公开这一事实,就会影响自己获取安全资质,甚至被取消已有的安全资质。而研究数据则表明:从2012年至2020年,只有0.001%的人因为接受心理治疗而错失或被终止安全资质。这一比例险些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出现问题时去接受心理治疗,并不会影响安全资质,也不会影响晋升。 因此,如何打消官兵顾虑、让他们敢于倾吐问题,是了解他们思想状况、解开心结的重要一步。也许,“过来人”的现身说法更具说服力、更能打动民气。 主管|国防大学政治工作部 主办|国防大学政治工作部宣传处 值班编辑:李沛儒 邮箱:gfdxwx@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