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迅速调集重兵来华,进攻的重点首先在华北。增兵后的日军首先击败了平津一带的29军,随后逐步南下、西进。西路日军沿平绥线进攻,攻占张家口后,又将兵锋转向晋北,随后以第5师团和关东军一部南下,目标直至太原。 山西是阎锡山的“地盘”,面对日军的汹涌攻势,晋绥军集中重兵抵御,但未能阻止日军进攻。在阎锡山的求援下,中央军、西北军陆续有生力军投入山西战场,刚刚完成改编的八路军3个师也全部进入山西作战。 1937年10月,国军在山西的主力部队集结在忻口地区,抵御日军南下部队,而八路军的任务是袭击日军的后勤线,配合正面作战。 日军南下的兵力固然比我们要少许多,但是火力配备却比较齐全。 在忻口战场,日军初期集结了16个步兵大队参战,联队级(不含)以上的火炮便有75毫米山炮21门、75毫米野炮44门、105毫米榴弹炮20门、150毫米榴弹炮和加农炮10门,此外还有大量坦克和战机参战。 以绝对数量而言,日军这些炮火似乎算不得许多。 但是,对于当时没怎么经历过炮战、空战的中国军队而言,即便是这些火力,我们也很难承受住。 在之前的国内战争中,由于各路军队根本上都没有像样的炮火,因此在阵地构筑和用兵方面,就多受限于既往履历。 比如在阵地构筑时,往往强调一线式防御,较少有掩蔽部、防炮洞等;摆设兵力时又习惯于将重兵集结到一线,而不掌握较强的预备队。 日军稍微侦察后以重炮轰击,便能大量杀伤守军。同时日军还有航空兵参战,其飞机性能和数量固然也难说到多么高的级别,但是却能完全压制只有少量战机的国军空军。 更要命的是,由于我地面部队甚至都没见过飞机,故而对于此类武器非常恐慌,更不知晓该如何躲避空袭,至于有效组织防空作战,那更是超纲的存在了。 所以说全面抗战初期,我国军队的伤亡为何总是十分惨重?关键就是新的战争模式完全超乎了既往的履历和认知范畴,许多部队在这种模糊、混沌的状态下就被打垮了。 比如在忻口战役时,就有如下的战报记载: (13日)敌飞机、战车各三四十架,掩护步兵向我忻口北方各阵地猛力进攻,炮火极烈,敌机不停轰炸,敌我步兵在南怀化阵地肉搏多次; (13日)敌机约30架竟日往复在我郝、李两军阵地及忻县轰炸; (14日)敌二十四联队约步兵二三千名,在炽热炮火掩护下,向我54师南怀化阵地猛攻; (15日)敌于文未刻以重轰炸机20余架向我498团阵地往复轰炸波数小时,投弹数百枚;元拂晓迄午,敌复以轻重炮数十门掩护步兵一联队攻击,发炮2000余发,我阵地工事全成灰土…团长曾宪邦两次饮弹,殉国,营长三员相继负伤,连长以下官兵伤亡殆尽; (15日)敌继续以炽热炮火向我63旅官村以南阵地及61旅高地一带阵地猛攻…炮火之烈,前所未有; (16日)敌机扰太原,投弹十余枚; (17日)敌空、炮向界河铺、忻口镇、南怀化一带猛烈轰击;敌机数度来忻轰炸,投弹百余枚; (18日)以战车30余辆,掩护步兵约3000人,向我左翼李军进攻,飞机轰炸甚烈。 (19日),卫立煌向老蒋发电,各部浴血奋战,伤亡过巨…每日斲丧均在二三千左右,若不火速补充,诚恐守备无人。 由此可见,在日军的空、炮、步、坦协同进攻下,忻口守军的作战损失之大。 经过前期战斗之后,各部对日军技术装备的性能有了一定了解,故而对其地面进攻逐渐有法应对。但唯独对日军航空兵的侦察和空袭,没有很好的办法。 因为当时在山西参战的少量空军不足以与日军争取制空权,而仅靠少量高射机关炮,也难以取得防空之效。 然而自19日起,忻口阵地上空数日内少有日机轰炸,极大缓解了守军的实际压力和心理压力。而日机的暂时消失,其实是129师769团袭击阳明堡机场所致——既然很难打掉天上的飞机,那就在地面将其干掉。 1937年10月初,日军占领阳明堡后,即利用阎锡山留下的旧设施,抓附近民夫打造了前进机场。 晋绥军陈长捷部有便探侦知阳明堡机场有日机活动,但因其本身并没有敌后突袭作战的能力,故而将情况通报给了八路军,希望能够派部队袭击阳明堡。 实际上,当时的八路军已经注意到了阳明堡的情况。在为人所熟知的夜袭阳明堡机场之前,八路军总部特务团3营便已经突袭过阳明堡了。不过特务团的八路军袭击的阳明堡镇本身,而没有直接去打飞机场。 当时日军的重心还在建设飞机场方面,在阳明堡的兵力不多而且没什么防备,结果被特务团3营打了一个突袭,我军一度收复了阳明堡,还拍有照片。 不过日军在机场的兵力多,后来又打了回来,当时我军受限于武器装备和弹药,作战比较灵活,所以又退了出来。 日军重占阳明堡后,加强了这里的守备,反倒使得机场那边比较空虚了,这给随后129师769团3营的夜袭创造了机会。 129师是八路军三个师中最后出动的,部队抵达前线后,平型关等战斗已经打完。刘伯承师长向各部下发了平型关战斗的履历,要求对日军作战一定要加倍谨慎。 陈锡联和王近山 769团的团长是陈锡联,固然当时才22岁,但是作战履历却极为丰富。在战斗发起前便强调要进行周密侦察,熟悉敌情。为了了解日军的作战方式和特点,陈锡联还去拜访了从战场上退下来的一名国军团长。 当时的国军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军官可以带士兵到前线拼杀,有的却被日军吓破了胆。很不幸的是,陈锡联碰到的这个团长属于后者。 陈锡联刚说明来意,这个团长就谈虎色变,说道:日军实在厉害呀!天上有飞机,地下有大炮,他们的炸弹、炮弹都像长了眼睛一样,我们的电台刚一架上,就遭轰炸了。我们还没有看见日军,队伍就垮了下来,现在敝部只剩下一个连了。 129师当时光步枪型号就有13种 很显然,连日军的面儿都没见到就垮了,自然也讲不出什么履向来,临走前这位团长还“奉劝”陈锡联:老弟,放明白点!看你们那副装备,和日军真干起来,还不是白送礼? 其实我们当时的装备确实很差,129师全部只有6门迫击炮,炮弹也只有67发。全师弹药只有10万余发,除了师部及直属队掌握的部分外,每个团可能就两万来发子弹。以如许的装备跟日军作战,尤其还想把日军飞机给干掉,确实是很困难。 我军传统是开诸葛亮会,之前大部分人根本就没见过飞机,直到侦察时才有了比较直观的了解。 如果我们有足够的火炮和炮弹,那么抵近潜伏,打了就跑也是可以的。但是3个团才6门炮,67发炮弹,769团一个团能有几门炮、几发炮弹参战? 日军飞机据侦察有20多架,很显然靠769团有限的迫击炮是不行的,必须要步兵突进去将其摧毁。 步兵突进去,得想办法炸掉这些飞机,最终决定是将手榴弹绑起来,用手榴弹去炸飞机。 769团在侦察时,找到一个从机场逃出来的老乡,这位老乡提供的谍报很重要。再通过769团自己的侦察,最终确认,日军在机场这边的守备队和飞行员、勤务职员总计有约200余人,飞机24架,日军主力驻在阳明堡镇。 769团的摆设是以第1营袭扰牵制崞县之敌;第2营主力为团预备队,2营8连破坏阳明堡镇西南交通,掩护第3营;以第3营为主攻部队,具体以9连阻击阳明堡镇的日军援军,以12连为营预备队,以10连、11连突入机场,分别歼灭敌警备队和飞机,营属机枪连负责火力支援;团属迫击炮连由陈锡联掌握,配置在滹沱河边,掩护第3营作战。 10月18日夜部队出击,战斗在破晓打响。 日军一开始没想到会有中国军队来突袭,直到双方相距极近时日军才发觉。战斗打响后,突击队一方面向日军飞机投掷手榴弹,一方面与机场的日军守备部队激战。 因为是夜间战斗,敌我混在一团,因此发生了白刃战。 据769团的战斗总结称,敌我全面肉搏达三次,不过因缺少大刀、刺刀,出现了我战士用脚踢敌,以步枪和手脚来肉搏的情况。 赵崇德营长 阳明堡机场战斗打响后,在镇上的日军也开始增援,而且出动了装甲车。我突入机场的部队在撤出时,营长赵崇德殿后掩护,中弹牺牲。由于日军飞机被毁后反扑凶猛,有烈士的遗体未能抢回。 据最初的战报统计,此战毁敌机20架,毙伤日军100余人,我伤亡30余人,此中包括1名营长、1名指导员和2名排长。后来修正战果,称毁伤敌机数为24架。 阳明堡战斗结束的当日,战报即转至第二战区,后阎锡山又转给蒋介石。 因为步兵打敌之飞机的战果较大,一开始国军这边还有人不相信,不过今后数日内忻口战场均没有大批日军飞机来袭。 国军当时也有飞机参战,固然争取制空权实力不足,但侦察日军被袭飞机场照旧能做到的 而国府通过自己的谍报及侦察亦确认了八路军的战果,老蒋还专门发电进行嘉奖。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嘉奖不仅仅是口头上的,后来还下发了20000元的现金奖励。 这20000元的现金奖励应该是法币,不过1937年的法币购买力还很强,100元法币即可买一头耕牛或两头黄牛。 由于当时八路军打了好几个胜仗,因此还在陕北、太原、上海等地还募集了27500元。 为此八路军总部专门发布命令,分配这两笔款项:一、全军指战员各发奖慰金1元;二、到场阳明堡战斗指战员各发2元;三、袭击阳明堡受伤干部发养伤金10元,受伤战士发养伤金6元。 不知道那名讥讽八路军是“白送礼”的国军团长,看到阳明堡战斗的战果后会怎么想。 陈锡联 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这一仗使得忻口守军的压力大减,减少了许多将士的伤亡。同时对日军而言,宝贵的航空兵竟然在地面遭到了袭击,这也是极为耻辱的。 不过,有战斗就会有牺牲。 在阳明堡战斗中,营长赵崇德便壮烈牺牲。八路军此时的营长根本都是之前的红军团长,如果能活到建国后的话,根本都是开国将军,赵崇德牺牲后接任的副营长郑国仲后来便是开国少将。所以我们在这场战斗中伤亡了30余人,固然看起来数字不大,却都是精锐骨干。 由于战斗中有烈士遗体未能抢出,天亮后日军拍有照片。近年来,此中一张阳明堡战斗后我军牺牲烈士的照片被发现。 这张照片中一共有5具烈士的遗体,从烈士的遗容来看都照旧非常年轻的士兵。 阳明堡战斗是他们抗日的第一场战斗,但同时也是最后一次。烈士们倒下了,但日军的飞机也趴窝了,步兵干掉飞机本就是奇迹,而以劣势武器装备干掉飞机,更殊为不易,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