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织里资讯 首页 新闻资讯 娱乐圈 查看内容

《导演请指教》,不如改名《尴尬已到位》吧

2021-11-7 14:53| 发布者:雨夜花自怜| 查看:136| 评论:29

摘要:要说近期最引人关注的综艺,当属《导演请指教》了。这不,节目第一期播完后,凭借着一幕幕让人足以抠出“芭比城堡”的互动,该节目成功出圈,贡献了不少尴尬“名场面”……高级or故作高深?“二手玫瑰梁龙”在摇滚圈

要说近期最引人关注的综艺,当属《导演请指教》了。

这不,节目第一期播完后,凭借着一幕幕让人足以抠出“芭比城堡”的互动,该节目成功出圈,贡献了不少尴尬“名场面”……

高级or故作高深?

“二手玫瑰梁龙”在摇滚圈称得上是“摇滚教母”(为啥是教母不是教父饭姐也不知道),但在导演界他也不过是一枚“新人”。

大概是玩音乐自带文艺细胞,梁龙改编版的《疯狂外星人》带着浓浓的文艺腔调:黑白、默片、异类……

每一个元素看似高级却实在晦涩,以至于弹幕里不停飘过:“不太懂”“这是啥/什么意思?”

由此,本期节目迎来了第一个“尴尬场面”:

十五分的短片因为得票太低还没播完就被叫停。

观众、制片人、影评人之间也出现了播出以来最大的一次分歧。

专业鉴影组毫不吝啬地表达了对这部默片的喜爱。

对于大众观影组叫停了这部片子,有的专业影评人更是直接表达了不满甚至不屑。

听听他们这些话说的:

当我看到大众对异类的这个态度的时候,我就会觉得更加悲哀,也更加怪诞……”

“这个片子在播放的那一刻,以及不受到大众喜欢的那一刻,它才真正完成了。”

从这些专业鉴影人的言语中,多少能听出几分优越感,他们就差没直接指着鼻子说在场观众理解不了、low了。

然而,现场观众也很有脾气,暂且不说大部分观众感受一致——看不懂,只是面对这番阴阳怪气的指责,就少不了有人反击。

有观影者直言不讳:“有些老师的点评有点故作高深。”

火药味陡然浓烈,又有一位专业影评人立马跳出来化身“理中客”,自称影评人并非故作高深,而是用他们的行业知识、经验,来告诉观众影片具体妙在那边,并引导观众“从正确的入口进、从正确的出口出”。

所以,看不懂的时候不要轻易去评价,可以看一下影评再下结论。

这番“我是为了你好”的言论不但没什么人买账,更是引得一位年老祭出金句:“就像去嚼甘蔗,要去吃人家嚼过的,然后我再去嚼第二遍,那有意义吗?”

换句话就是说,你们这些所谓的“专家”自认为高人一等,非要把自己的意见塞到别人嘴里,自称要引导观众还不忘贬低观众审美,你不觉得膈应人吗?

想来这位年老也说出来大多数观众的心声:一部好的作品,不一定是每一个人都能理解,但至少要让大多数人能够共情,才算比较成功。如果只是导演或者所谓的专业人士在那边孤芳自赏,不能让观众产生共鸣,还要贬低观众,那么这部影片无论如何都谈不上高大或成功。

很显然,最终谁都没有说服谁。

漩涡中心的新人导演梁龙的态度也很“固执”:“我可以认可我自己,我想怎么走就怎么走。你管我呢?”

短视频or电影?

不只是观众和专业影评人之间出现两极分化,几位制片人的battle也很“有意思”。

制片人方励和郝蕾直接上升到了内涵层面,就“这部作品能否称之为‘电影’”出现了分歧。

前者认为这部片子更像是短视频而不能称作为“电影”,后者则坚持认为它是电影,且再三表达了对梁龙及其作品的喜爱。

听到郝蕾的一番话,方励仿佛如坐针毡,充满不屑地瞥了她一眼,让人隔着屏幕都感受到了尴尬,脚下主动抠出一套一室一厅。

梁龙似乎是仍觉得现场氛围不够尴尬,再次添了一把柴。

面对小演员提出“怎么想到用黑白画面来表达这个作品”,他语带不善,直接拒绝答复问题:

“一个作品没有播完整的情况下,我没有答复的任何意义。”

小演员或许本是想着转移话题,但初出茅庐的他也没想到对方这么“刚”,直接呆立当场……

“一室一厅”立马升级为“两室一厅”。

关于这部作品到底是高级还是故作高深、到底是短视频还是电影?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就留给大家自行评判吧。

但这溢出屏幕的尴尬感却实在是让人难以忽视,任谁看了都想说一句:

如果说梁龙这趴的尴尬点只是在点评部分,他更像是一个旁观者,火药味是由除他以外的观众、影评人、制片人承包了。

那毕志飞则是“尴尬本尬”。

从拍摄最初到最后点评,他都没有逃开这两个字,甚至让人不由地对他生出了几分怜悯。

在经历第一期的连番被拒后,毕志飞仍未放弃,还在后台试图邀请牛骏峰加入自己的队伍,不出意外地,毕志飞再次被拒。

对此,他也只能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演员or导演?

在讨论剧本的环节,毕志飞就遭遇“滑铁卢”。

几位演员对毕志飞提出的修改意见纷纷提出质疑,从人设到剧本,毕志飞的意见无人接纳。

卑微如毕导,在3:1的情形下,只得遵从几位演员的意见,选择按照原剧本拍摄。

走戏走得也不顺利,在衣服不对、光线不对、没有呆板的情况下,毕导硬要让演员们试戏。

此中一位女演员吕星辰立马发出怼人三连:“这样走戏没有意义”“我们走戏你也不看”“所以有什么意义呢?”

也不知道是不是被演员们怼晕了头,在稍后的试戏中,毕导连人物关系都理不清晰,几位演员反过来给他说戏,结果越说越乱……

吕星辰直接扶额苦笑,毫不掩饰自己的无奈与不满,负面情绪简直要溢出屏幕。

本该统领全局的人,却无法掌握演员,甚至对自己的拍摄内容一片迷茫,也难怪有网友表示:好像有点明白他拍的片子为啥是烂片了……

更尴尬的是,毕导的作品本来按照原著有惊无险地完成了,还获得了一些肯定,毕竟有《逐梦演艺圈》这种“珠玉”在前,大家其实都没对毕志飞的作品报太大的期待。

难得没有被批评,毕导感动得直接泪洒当场。

然而,这个眼泪着实流早了。

改编or模仿?

本来受到肯定的一部小短片,在经过毕志飞的一番解读后,突然变味。

好好的一部先锋电影,从毕志飞嘴巴里说出来却全是些感情里的鸡零狗碎,他不仅没有答复好“《小城之春》为什么能成为百年百大华语电影之首”这个问题,还自行将“写实主义”说成西方擅长的东西。

对此,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传授孟中直接怼他:“你中国电影史没学好”,

现场更是秒变“考试现场”,一位专业影评人直接考起了他的理论知识。

眼见着毕志飞被问得哑口无言,现场的专业影评人和制片人丝毫没有放过他的意思,氛围愈发紧张,火药味十足。

毕志飞也是越说越错,既没有成功解读原作,也没有改编出新意,按部就班所拍出的传统剧情并不符合时下价值观。

李诚儒辛辣评价“我不认可这是他的作品”,直指毕志飞谋利取巧,只是在模仿经典,没有自己的思想。

说到后来,越说越狠,在李诚儒口中,毕志飞不仅固执,还是“读书读傻了”的典型。

刚刚还被感动得哭了的毕志飞,这一刻简直要被怼哭了……

戏剧化的是,毕志飞被围攻之后,本期最尴尬的局面出现了。

尽管这些专业鉴影人嘴上说着很喜欢梁龙,最终梁龙的专业上座率却落后毕志飞20多票,被大家万般嫌弃的毕导以近80票的分差遥遥领先。

不得不说,大家的手还是挺诚实的。

看完了两期节目,饭姐也不禁产生一种感叹:人类的悲喜虽不相通,对电影是高级还是故作高深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但这档节目的“尴尬”场面倒是都有相似之处。

回想上一期,不难发现这一点。

尴尬or更尴尬?

牛骏峰再次拒绝毕志飞邀约,让人难免联想到上一期的张雪迎。

张雪迎以自己“年仅24岁”的理由巧妙拒绝了毕志飞的邀请,毕志飞的窘迫和张雪迎的机灵形成强烈对比,令人啼笑皆非,这段抓马的内容成功出圈。

两位演员同样年轻且拥有一定的流量和名气,也同样“看不上”以烂片出名的毕志飞,如此做法暂且不论好坏,但都足以令节目中的毕志飞感到尴尬,也足以让节目外的观众看到一场场好戏。

类似的拒绝场面也发生在上一期的蔡康永和李诚儒身上。

蔡康永邀请李诚儒三次被拒绝,李诚儒都没有想要去小房间听听他的电影构想,甚至还内涵说不是什么人都能拍好京剧。

一向深谙说话之道的蔡康永在李诚儒的连连扫射下都难免落下阵来。

梁龙的“孤芳自赏”也不是头一例,第一期的导演相国强同样听不进旁人的意见。

从专业鉴影组到王晶、郝蕾、李诚儒等业内人士,大多数人纷纷提出差评,要么是没有理解相国强的表达,要么是觉得相国强表达得不好。

一向以“毒舌”著称的李诚儒更是直言:“这部戏如果没有牛骏峰,你三十分都达不到。”

虽说是在夸奖牛骏峰,但更是贬低了相国强的能力,想来在场最尴尬的当属牛骏峰了……

当然也有评委是支持相国强的,譬如这位专业鉴影组成员王旭东。

王旭东和制片人方励再次现场交锋。

听到方励否定相国强的作品,王旭东直接质问:“方励老师作为一个投资人,肯定是一个有钱的投资人,那请问,你投的所有片子,有几个经得起时间考验?”

这段话一出,就连彼时尚未出场的梁龙都感受到了火药味,王旭东就差没直接说:你方励拍片就是为了挣钱。

王晶也挺倒霉的,本来是好意劝和,说了一句“我觉得你听他(方励)的比听他(王旭东)的好”。

这话,比起李诚儒的“30分都达不到”温柔多了吧。

结果却换来王旭东一句嘲讽:“因为王晶不做王家卫。”

这句话也算是一个老梗了,大意就是说,王晶长期被吐槽是“电影商人”,只拍赢利的商业电影;而王家卫则被不少人奉为真正的电影大师,尤其是部分专业人士,认为王家卫拍出来的作品才是艺术,才称得上“高大上”。

简而言之,就是王旭东借王家卫“踩”王晶。

听到这番“拉踩”言论,现场众人脸色骤变,王晶只得好脾气地微笑,

本来处于话题中心的相国强也不知如何作答,尴尬值瞬间飙升至顶点。

结语

从目前播出的几期来看,这个节目的最大看点仍是“撕X”:影评人们互相扫射,影评人与观众现场互怼、制片人与制片人之间唇枪舌战……总而言之,任意两者间都能开战且各不相让。

节目则俨然已经掌握“流量密码”,无论是节目本来就有,还是通过后期剪辑,营造出了不少“尴尬场面”,并且不吝啬提前在网络上预告,生怕观众错过。

但在尴尬的背后,这个节目到底想呈现什么呢?是给大家介绍更细致的导演工作,让大家更了解每一部作品背后的辛苦?还是说就是为了噱头?

撕X固然有爆点,但还是希望节目组接下来能不忘初心,安安稳稳地做好专业工作,让更多有才华、有才学的导演得到关注。

#导演请指教#、#尴尬#

作者:大杯冷萃

责编:CHEN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雨夜花自怜 2021-11-10 08:36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不是为了钱就是为了显摆。你说艺术有主观性吧,那吵架交流意见的手段可是很多选择,“厚德载物”4个字让某些专业人士交流的手段显得大可不必,不是吗?你们没有厚德,那综艺的片方就要“得利”了。艺术??艺术都散落在零碎的瞬间而已。这玩意就是杂合体,看热闹的有热闹,要艺术的,淘一淘也有你要的艺术。
引用 雨夜花自怜 2021-11-8 16:23
说实话,梁龙拍的是什么玩意呢?一部电影,观众不喜欢,就是失败,这没必要辩论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观众不喜欢你的电影,你再孤芳自赏有什么用呢?梁龙就是一个新导演,应该谦虚才对。毕导拍的还可以,三个人的感情戏,要么平缓叙事,要么突出冲突,还能怎样呢?
引用 雨夜花自怜 2021-11-8 13:38
我就想问一下,拍出的片是给导演自己看的还是给同行看的,还是要接受大众审视的,要是这些都搞不懂,还去当什么导演,自己在家玩游戏不香吗,还没人敢说啥子,多好
引用 雨夜花自怜 2021-11-8 12:25
将卖丑发挥到极致来骗钱的同时,顺带狠狠侮辱一下观众的智商
引用 雨夜花自怜 2021-11-8 11:41
小编好歹也是属于文艺类工作者把,想法略显幼稚了。暂且不说这个节目本身是不是故意做爆点, 我们就拿现实来讲,你把一群搞艺术的放到一起讨论各自的作品,你看谁能服谁,就算是大师作品,都能挑出一堆毛病,说句不好听的话,艺术本身虽然可以被大众欣赏,但是确实是有极大的主观性,不会有人觉得自己做得差。
引用 雨夜花自怜 2021-11-8 11:29
教父一般是汪峰
引用 雨夜花自怜 2021-11-8 10:35
影评人就不应该参加这节目!都是些什么玩意?观众还他么喜欢那些玩意来指导怎么看电影!?我们没有眼睛和脑子!?艹
引用 雨夜花自怜 2021-11-8 09:31
郭德纲:同行是冤家,同行都巴不得对方死。
引用 雨夜花自怜 2021-11-8 09:06
正因为有了这些专业人士,中国才没有几部好电影,即使有,也是非科班的作品。
引用 雨夜花自怜 2021-11-8 09:06
我发现这些节目真的掌握流量密码了,总是邀请李成儒和郝蕾,不管专业程度怎么样,这两人嘴巴跟刀子一样,捡一个人往死了怼,还要含沙射影的批评一大堆人。尤其是郝蕾,自己一把年纪演少少女,还去批评别人,人家非专业出身的周迅拿了好几个影后了,她还在这里批评演艺圈底线低,不是专业院校毕业的不行什么的,真是又当又立。
引用 雨夜花自怜 2021-11-8 09:02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服谁,这就像奥斯卡,最佳影片大部分都是观众看着打瞌睡,专业人士喜爱的学院派电影,而观众爱看的高票房的商业影片只能拿一些技术类奖,不信可以去对比一下历史票房前几的有啥奖,再看看奥斯卡最佳影片都多少票房
引用 雨夜花自怜 2021-11-8 09:02
电影不是拍给大众看的吗?
引用 雨夜花自怜 2021-11-7 23:15
不是挺成功的,流量够了,虽然我不看,但我知道了这个节目
引用 雨夜花自怜 2021-11-7 21:56
请来比赛的这些个导演拍的片子有观众买票去看吗?到目前为止只有包贝尔呈现的作品还行。
引用 雨夜花自怜 2021-11-7 20:38
毕志飞脑子里没有一点东西还敢去拍电影,笑死了。
引用 雨夜花自怜 2021-11-7 18:54
这样不就有流量了嘛!牢牢掌握住了流量密码呢!
引用 雨夜花自怜 2021-11-7 18:20
我在想如今的年代 为什么还有导演拍黑白电影 可能这个片段 有人喜欢 有人不喜欢吧 我个人认为黑白电影看起来很不舒服.
引用 雨夜花自怜 2021-11-7 18:18
片子不让播完就评论确实不妥。
引用 雨夜花自怜 2021-11-7 17:23
好吧,我承认,你们用毕志飞成功吸引我的注意,王家卫是不是电影大师?我不清楚,但是《花样年华》的配乐轻易营造出一种疏离的高级感。
引用 雨夜花自怜 2021-11-7 17:18
综艺总在比差,难怪行业只能更差

查看全部评论(29)

图文热点

  • 寻忆织里画虎大师吴寿谷
  • @浙E车主,最新消息!明年继续免费!

热门推荐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