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织里资讯 首页 新闻资讯 娱乐圈 查看内容

侯宝林的徒孙,模仿单田芳的第一人,邹德江是怎么凉的?

2022-5-5 12:25| 发布者:我说| 查看:180| 评论:20

摘要:上世纪九十年代,一档名为《曲苑杂坛》的综艺节目,一经播出就成了全国男女老少最喜爱的下饭节目。节目中邹德江模仿单田芳评书的表演尤为让人印象深刻。“话说关东,出了一位大侠呀,掌中一口宝剑是无人能敌”彼时评

上世纪九十年代,一档名为《曲苑杂坛》的综艺节目,一经播出就成了全国男女老少最喜爱的下饭节目。

节目中邹德江模仿单田芳评书的表演尤为让人印象深刻。

“话说关东,出了一位大侠呀,掌中一口宝剑是无人能敌”

侯宝林的徒孙,模仿单田芳的第一人,邹德江是怎么凉的?

彼时评书大师单田非谰人也坐在台下,被这个小伙子惊人的模仿力逗得哈哈大笑。

为什么他能学得那么像呢?

因为邹德江天生就善于掌握模仿的精髓。

“得把那个假牙的声音学出来”

侯宝林的徒孙,模仿单田芳的第一人,邹德江是怎么凉的?

自那以后,邹德江的名字便红遍了全国,不夸张地说,他可能就是当今“内娱”各种模仿秀节目的鼻祖之一吧。

然而就在他风光无限的那几年,却因为得罪了业界大佬而被迫激流勇退,以至于如今再无人提起他的名字。

究竟这位大佬是谁呢?


侯宝林的徒孙,模仿单田芳的第一人,邹德江是怎么凉的?

相声,小品,魔术杂技。

有多少人曾被《曲苑杂坛》的片头曲“魔音洗脑”过?

侯宝林的徒孙,模仿单田芳的第一人,邹德江是怎么凉的?

当年在这个舞台上靠着模仿而大放异彩的还不是邹德江,而是相声新人洛桑。

手拿一把小号,不用对着嘴吹,也能“演奏”出一曲悠扬的音乐,这就是洛桑的本领。

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手里拿的腰上跨的,他都能模仿。

当时的洛桑堪称《曲苑杂坛》台柱子,而彼时的邹德江还只能在幕后打打杂。

侯宝林的徒孙,模仿单田芳的第一人,邹德江是怎么凉的?

然而天妒英才,就在洛桑刚刚成名两年后的1995年,一场惨烈的车祸,让洛桑的生命定格在了年轻的27岁。

节目组这边痛失一员爱将,一时之间竟然没有能顶上台柱子之位的人。

这时,不停等待时机的邹德江迎难而上。

“我虽然吹不了小号,但是模仿个人物或许还行”

侯宝林的徒孙,模仿单田芳的第一人,邹德江是怎么凉的?

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情,节目组硬着头皮把邹德江推了出去。

没想到效果还真不错,邹哥依附一个小品《智慧的剧务》,就把陷入低谷的节目给盘活了。

后来他又因为经常模仿单田芳说评书而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爱。

当时的喜剧行业人才辈出竞争激烈,但邹德江却凭本事轻轻松松占据了一席之地。

很多人以为,是因为洛桑的离世才造就了他一时的成就,就是命好。

侯宝林的徒孙,模仿单田芳的第一人,邹德江是怎么凉的?

但是时机永远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为了这一天,邹哥可是准备了二十多年。

时间回到1966年的哈尔滨,陪同着一串流利的贯口,天生的曲艺奇才邹德江呱呱坠地,父母给他取名邹优杰。

说他天生就是个搞曲艺的,这句话一点都不夸张,别的小孩咿呀学语,他咿呀学相声,别的小孩在外面疯跑和泥玩,他偷溜出去蹲墙根底下听评书。

而且他光听还不尽兴,回来就拉着小伙伴一起开“专场”,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都讲给各人听。

侯宝林的徒孙,模仿单田芳的第一人,邹德江是怎么凉的?

当然,讲不是平常地讲,而是声情并茂有样学样,给小伙伴们看得一愣一愣的。

毕竟那个年代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或者半导体的,各人的一样平常消遣全靠户外运动,比现代人要健康,但乏味。

所以能看一出文娱表演是一件很难过的事,渐渐地身边的好朋友们上头了,每天都沉迷于邹德江的表演中。

但是常在墙根蹲,哪有不挨揍的。

他又出不起3毛钱的巨款买门票,很快“库存”也空了。

侯宝林的徒孙,模仿单田芳的第一人,邹德江是怎么凉的?

几个孩子眼睛提溜一转,便想出一个好主意:咱们凑钱让优杰去买票听评书吧,听完再给大伙继续讲。

就这样,年幼的小江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之下,开启了曲艺道路上的一场不正规的发蒙教育。


侯宝林的徒孙,模仿单田芳的第一人,邹德江是怎么凉的?

儿时的履历虽然听起来有点不正经,但却帮邹德江打下了踏实的基础,后来他有幸拜在张学谦老师的门下,开始系统地学习评书表演。

由于他天赋异禀,长大后便被文工团挖了已往,当时的小邹觉得能在正规的舞台演出,就已经是件幸运的事了。

没想到好事儿还在背面。

侯宝林的徒孙,模仿单田芳的第一人,邹德江是怎么凉的?

在一次随团演出中,他像往常一样在台上认真地说着评书,比起那些死板的表演方式,邹德江却融入了很多有趣的模仿,表现情势浮夸得恰到好处,赢得了台下的阵阵喝彩。

演出结束回到后台,邹德江意外地看到有个人在等他,凑近一瞧,是师胜杰?

师胜杰虽然平时总是一脸慈眉善目、和颜悦色的和气老头形象,但其实他在看重“血统”的相声界有着很高的地位,因为师胜杰的老师是相声大师侯宝林。

侯宝林的徒孙,模仿单田芳的第一人,邹德江是怎么凉的?

老师开门见山地说:想不想学相声,我可以收你做徒弟。

眼看着有一个给侯宝林当“孙子”的好时机,邹德江感觉简直是天上掉馅饼,不敢置信地点了点头,短短几分钟的功夫,小江就算转投到相声门下了。

有了师胜杰的悉心教导,慢慢发展成了一个全能型艺人。

侯宝林的徒孙,模仿单田芳的第一人,邹德江是怎么凉的?

2001年摇身一变,成了中央电视台大牌节目《周末喜相逢》的主持人。

彼时的邹德江发展势头恰好,全国上下的电视观众几乎没人不认识他。

但谁都没想到,多年兢兢业业经营的事业,却因为说错一句话,得罪一个人,而闹了个惨淡收场。

侯宝林的徒孙,模仿单田芳的第一人,邹德江是怎么凉的?

这个了不得的人物,就是有“小品皇帝”之称的赵本山。

2004年,央视举办了首届小品大赛,彼时的赵本山已经“制霸”春晚多年,是无人不知的超级巨星。

并且组建了自己的赵家班,造就了上百位小品、二人转行业的徒子徒孙。

侯宝林的徒孙,模仿单田芳的第一人,邹德江是怎么凉的?

作为小品界的扛把子,赵本山自然要派大将出征,誓要拿下首届小品大赛冠军,否则还哪有脸面做小品皇帝。

于是老赵便亲身带着他的三号“种子”徒弟张小飞登上了央视的舞台。

而坐镇大赛主持席的,正是邹德江。


侯宝林的徒孙,模仿单田芳的第一人,邹德江是怎么凉的?

当年赵本山在捧徒弟这件事上还是亲力亲为的,能有时机登上央视可不容易,张小飞和老婆刚上台的时间,手心都直冒汗。

虽说是小品大赛,但两人的表演明显就是二人转模式,不过喜剧的内核总是大同小异的,只要观众掌声不断,什么表现情势也不必扣的那么死板。

侯宝林的徒孙,模仿单田芳的第一人,邹德江是怎么凉的?

但随着现场表演的热度越来越高涨,问题也很快暴露了出来。

毕竟二人转是一门非常考验演员临场发挥和“现挂”能力的艺术情势,为了达到更好的演出效果,每个演员都练就了一身智慧机灵,反应迅速的本领。

观众的掌声如雷贯耳,让原本心情告急的张小飞夫妇越来越沉醉,甚至忘了这里是央视,两人在台上对了眼神,便默契地开始脱离脚本,朝着意想不到的方向开始现挂。

侯宝林的徒孙,模仿单田芳的第一人,邹德江是怎么凉的?

虽说艺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一种艺术情势都应该雅俗共赏,但二人转之所以大部分时间都难登大雅之堂,也是有缘故原由的。

小剧场里演出时,二人转总是充斥着一些“擦边球”、耍宝、猎奇的内容,演员们的现挂也大抵都喜欢用一些不雅举动和词汇。

所以一时兴起的两人,就开始下道了,一会儿拉衣服,一会儿撩裤子的,这还了得?

眼见苗头不对,邹德江受导演之命,赶忙上台打断了演出。

侯宝林的徒孙,模仿单田芳的第一人,邹德江是怎么凉的?

虽说这种打断有些失礼,也让观众不免扫兴,但作为主持人,这是邹哥必须要做的事,他也很无奈。

张小飞这时才如梦初醒,想起来自己是在央视比赛,只能领着搭档灰溜溜地下了台。

“师傅赵本山在下面坐着,是不是让师傅上来演个节目?”

侯宝林的徒孙,模仿单田芳的第一人,邹德江是怎么凉的?

刚刚履历了一次紧抢救场的邹哥,来了一句没过脑子的吐槽,可能他当时觉得自己挺幽默的,却不想就是这句话让台下的赵本山瞬间黑了脸,直接上台疯狂怒怼。

“我知道这是中央电视台,那你们也不能老是往下拽演员啊,既然让人家来演了,节目也没什么违规的地方,就应该让人家把节目演完!”

侯宝林的徒孙,模仿单田芳的第一人,邹德江是怎么凉的?

也不知道老赵心里到底什么才叫违规,在央视舞台上开“脱”,他竟然都觉得没问题。

此时的邹德江只觉得自己的母语是无语,碍于节目正在直播,也不能和老赵battle,只能打个哈哈,结束这尴尬的对话。

后台的工作人员都炸锅了,节目导演两眼一黑,赶忙大呼:切广告!

侯宝林的徒孙,模仿单田芳的第一人,邹德江是怎么凉的?

当全国观众都在等着看赵本山遭央视除名或封杀的戏码时,却没想到事情迎来了两级反转。

被处罚的人竟然是邹德江。

不知道是央视觉得邹哥的那句吐槽实在不当,还是老赵记仇背后使了点手腕,总之邹德江最后成为了这场直播变乱的背锅侠,惨遭央视开除。

但是05,06两年间,邹德江都曾在央视的舞台上表演过小品,那么不难推测老邹和央视应该并没有抵牾。

侯宝林的徒孙,模仿单田芳的第一人,邹德江是怎么凉的?

幕后黑手是谁,我们暂且不提,其实以当时邹德江的知名度和事业发展趋势来看,即便背了锅辞了职,还是照样可以演出赚钱的。

然而从那以后,老邹就像人间蒸发了一般,再也没了资源。

即便是后来他参演了一些影视作品,还被评为了二级演员,但观众却几乎再也没有听到过他的名字。

侯宝林的徒孙,模仿单田芳的第一人,邹德江是怎么凉的?

曾经那个模仿单田芳的声音,再也没有响起,就像从大众的脑海中被抹除了一般。

直到如今56岁的邹德江已经两鬓斑白,只能靠走穴为生。

即便他在热播剧《大秦赋》中出演告急角色,也依然鲜少被人认出来。

想想从前的意气风发之姿,现在的老邹真是晚景凄凉,看来在娱乐圈里,真的不能轻易得罪人。

侯宝林的徒孙,模仿单田芳的第一人,邹德江是怎么凉的?


后记

2009年,赵本山在沈阳办了一个《明星转起来》,专门为二人转表演打造了一个大舞台。

侯宝林的徒孙,模仿单田芳的第一人,邹德江是怎么凉的?

本来这算是一件好事,但有趣的是,老赵请来了当时已经凉透的邹德江,还把他和张小飞分到了一组表演。

二柱子在台上没少挤兑老邹,各种刁难让观众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可是当时的邹德江,早就没有了反抗的实力。

侯宝林的徒孙,模仿单田芳的第一人,邹德江是怎么凉的?

记仇可以理解,穷追猛打就有些难看了,可惜现实的规则往往就是这么残酷,谁有实力,谁说了算。

如今赵本山的地位早已大不如前,徒弟纷纷叛逃出走,他的赵家班也随时可能崩塌,再难一手遮天,不知道邹德江晚年是否还能有时机,让事业迎来第二春呢?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我说 2022-5-5 21:23
赵本山的小品除了搞笑,品味不高,整体文化教育素质不算高,所以也上不了太上档次的舞台,也就是那些年中央台领导比较欣赏,他才名声大噪,其实他是个很有争议的人,现在内部群也乱了,也用不着笑话郭德纲了,人什么时候都应该有自知之明,才会走的长远。
引用 我说 2022-5-5 20:49
德江演技还是不错的。当时这个节目我看了,本山的徒弟演的有点脏,德江做的很正确,本山说的有点过了。后来德江没了,电视台领导[赞][赞][赞]
引用 我说 2022-5-5 19:11
看过当时的节目,二柱子演的没什么意思,就是强行尬笑,被撵下去没什么冤的
引用 我说 2022-5-5 18:39
只能说邪恶势力无处不在
引用 我说 2022-5-5 18:02
上世纪80年代的二人转真的都是文明唱段,后来90年代再一看都变味了,只能说明以前的人敬业,不像现在某些演员等纯是流量明星
引用 我说 2022-5-5 17:44
请问一下赵本山的这种势力是否应该属于扫黑除恶的势力?
引用 我说 2022-5-5 17:31
主持的不错,还是赵本山有势力呀。
引用 我说 2022-5-5 17:15
早年赵本山的小品《三鞭子》《牛大叔提干》等都针砭时弊,《我想有个家》《相亲》都有种普通人的生活欢喜感,后来他火了以后,就把二人转作为主打了,他的逻辑是,所有人骨子里都是俗的、黄的,你别和我装,我演的都是你们心里想看的,说我节目不好看的,都是在装。我觉得他后来的节目是负作用的,没有对生活的总结感悟,只剩下一副又俗又黄的外壳
引用 我说 2022-5-5 17:15
德江演技还是不错的。当时这个节目我看了,本山的徒弟演的有点脏,德江做的很正确,本山说的有点过了。后来德江没了,电视台领导
引用 我说 2022-5-5 17:04
那时候老赵多狂啊得罪他准没好
引用 我说 2022-5-5 16:54
那时的央视完全没有底线意识,一味的娱乐至上。
引用 我说 2022-5-5 16:47
当时那个兰成、德江红透了大江南北。赵本山有点欺人太甚
引用 我说 2022-5-5 16:43
德江那真是绝对的高手水平[赞][赞]
引用 我说 2022-5-5 16:36
相声,小品,魔术杂技,评书,笑话,说唱一番,东西南北中,下面请听曲苑杂坛,曲苑杂坛。这是当年我最喜欢的一档节目。主持人亲切甜美的笑容,单田芳的评书,洛桑学艺,邹德江模仿到现在脑海里挥之不去,给广大观众带来了欢乐。
引用 我说 2022-5-5 16:33
就因为这个,我再也瞧不起那个大师!
引用 我说 2022-5-5 16:15
邹德江是一个实力派小品演员他所演出的作品,深受观众的喜爱。
引用 我说 2022-5-5 16:00
正是赵本山把中国人带入了娱乐至死的无底深渊而无法自拔。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这一点。如今国人自救,自觉,自悟。把他抛在这个毁人灵魂的地方去自悔吧。
引用 我说 2022-5-5 15:46
不管怎样讲。邹德江确实是可惜了。谁叫没有人家的腿粗呢!
引用 我说 2022-5-5 15:10
邹德江模仿单田芳是一绝,简直一模一样!
引用 我说 2022-5-5 14:29
就是怼了一个黑涩会头子。

查看全部评论(20)

图文热点

  • 寻忆织里画虎大师吴寿谷
  • @浙E车主,最新消息!明年继续免费!

热门推荐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