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5月19日,被称作香港无线“五虎将”之一的汤镇业,身着黑色西服,手捧赤色玫瑰,步履极重地走进灵堂。 他来送前女友翁美玲最后一程。 ● 汤镇业送别翁美玲 灵堂内外,站满了为翁美玲送行的人,在一片悲不自胜的啜泣声中,也充斥了不绝于耳的骂声。 汤镇业眼帘低垂,容貌形状黯然,缓缓走近翁美玲的棺椁。 他折断了一把梳子,俯身而下,一半轻轻放在翁美玲的旁侧,一半珍藏在自己身上。 “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他无法与之共赴黄泉,遂以夫妻之礼与其诀别。 同时,他还将一朵玫瑰插在翁美玲的右鬓,另外的11朵,他放在棺盖上,与其火化。 “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 此后多年,她继续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形象活在无数热爱她的人们心中,他却身背再也无法洗清的骂名,仿佛被缚于“十字架”上,行役于世。 他的演艺事业从她自杀后便一落千丈,往后余生,也似乎成了他的“救赎”之旅。 如果能逆推测后来的一切,他当初会不会避免堕入那甜蜜的“陷阱”? 也许人生的一大悲剧,就是无法重来。 但生如浮萍,每个人命运的轨迹似乎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二战结束后,香港经济迅速崛起,日渐成为国际化多数市,但繁华富庶之地,亦有穷街陋闾。 汤镇业的父母原是广东人,后到香港谋生,在街边开了一家海鲜铺。 因为是小本交易,加之子女众多,汤家生存异常困窘。 汤镇业小时候常常食不果腹,穷人的最初梦想有时就是吃上饱饭而已。 ● 年轻时的汤镇业 尚未毕业,他便与哥哥汤镇宗一起外出打工补贴家用,最初在一家船务公司做了三年的职员。 1978年,汤镇业在街头捡到了一张广告单——无线电视正在招收学员。 彼时,香港无线电视台已经成立十年,羽翼渐丰,意欲招兵买马,壮其规模。 汤镇业虽是贫寒子弟,但生就一副剑眉星目、翩翩佳公子貌,再加上异常勤勉,一年后就从培训班毕业,开始在影视剧中跑龙套。 ● 汤镇业 因初出茅庐,他演的基本都是小角色。 1979年,郑少秋主演《楚留香》,红遍华人世界,而其时汤镇业饰演的是峨眉弟子,一个聊胜于无的配角。 一年后,当周润发携《上海滩》卷起万千波涛时,汤镇业依旧扮演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只是这次,多了台词。 ● 《上海滩》汤镇业剧照 就是这寥寥数句台词,也让他倍加珍惜。 为了养家生活,他毫不嫌弃来之不易的任何角色。 大丈夫能屈能伸,只要可以或许生存。 其时,别人不愿意拍的丑角,他愿意上;别人不想拍的戏份,他甘之如饴。 他的敬业态度赢得了业界的一致认可,很多圈内人谈起汤镇业都啧啧称叹。 1982年,汤镇业苦尽甘来,接到了生平的第一次主角——出演《天龙八部》的段誉。 ● 《天龙八部》汤镇业剧照 “汤镇业长身玉立,五官秀气,有点儿脂粉味、亦有几分书卷味,与段誉的气质甚相近。有些演员穿起龙袍不似太子,汤镇业却是天生贵气,更难得是眉宇之间的忧郁眼神,刚好配合段誉的苦恋心情。 汤镇业演的段誉,那痴迷的样子,真像书中的段誉走出来。” 因与段誉气质的天然契合,他让一个斯文儒雅、情根深种的形象呼之欲出。 汤镇业自此星途开阔,出息大好。 恰在此时,他遇见了改变自己一生的女子——翁美玲。 ● 翁美玲 正所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此前,翁美玲因为在港姐大赛中脱颖而出,被无线签下,遂与汤镇业成了同行。 两人共同受邀出演《十三妹》,这也成为了一段宿缘的开始。 其时翁美玲小荷初绽,还带着几分贸然闯进美丽新世界的懵懂与灵活,而汤镇业假以多年的积极,卓立于世。 为了两人的对手戏拍摄顺利,汤镇业经常在私下对翁美玲进行耐烦的指导。 日日相对,不免耳鬓厮磨。但两个同样怯于表露心意的人,“发乎情止乎礼”。 ● 汤镇业和翁美玲 翁美玲自幼在单身家庭中长大,与母亲相依为命,无所依傍,只有靠自己。 后来在拍戏过程中,她过于拼命,导致眼睛受了伤。 翁美玲住院期间,汤镇业常去看望她,嘘寒问暖,体贴备至,甚至为心上人洗手作羹汤。 这是翁美玲20多年的人生中极少得到的照拂与眷顾,在原生家庭中爱的欠缺让她一直处于极度渴望被填满的状态,而他的殷殷关切则恰到好处地弥补了她生命的空洞。 佳偶天成,亦款曲相通,到了翁美玲拍摄《射雕英雄传》期间,两人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 随之,他们的事业也一飞冲天。 汤镇业在段誉之后,连续出演了一些令人过目不忘的角色,成了无线的当家小生,与刘德华、梁朝伟、苗侨伟、黄日华五人并称为“无线五虎”,香港的黄金时代也因他们熠熠生辉。 由于风姿俊逸,倜傥不凡,汤镇业还被赞为“靓汤”。 ● “无线五虎” 翁美玲更是不遑多让,一部《射雕英雄传》让她名动天下。她扮演的黄蓉不仅姿容俏丽,冰雪聪明,而且以娇憨调皮、率真痴情赢得了广泛的好评。 有人说“翁美玲之后,再无黄蓉。” 于是,她与83版的《射雕英雄传》一起成为了再难逾越的巅峰。 ● 《射雕英雄传》剧照 媒体对她的评价动用了颇为弘大的词汇: “翁美玲是一个属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青少年的集体回忆,她的名字代表了一个全民追星时代的开启,也让生在那个时代的人们第一次拥有了感动和感叹感伤的理由。 在那个资讯并不发达、娱乐选择并不多的时代,她如同天使一般化身黄蓉出现在人们面前,随着她在荧屏当中的飞檐走壁、随着她的快乐与淘气,人们的青春找到了一个代言人。” 翁美玲与汤镇业人生的高光之际,亦是他们两情缱绻,爱意正浓之时。 徜徉爱河,一切都是美好的,随处都似乎弥漫着玫瑰色的梦幻,他们流连其中,歆享天造地设的爱情带来的诗情画意。 但“光晕效应”制造的激情之爱,只是短暂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被掩盖的问题渐渐浮出水面。 两人其时都戏约满满,因为分身乏术,经常聚少离多。 而且声色犬马的娱乐圈,诱惑无处不在,置身其中的艺人,常惹绯闻上身。 为了噱头以博眼球,各路媒体对明星动态和种种纠葛的挖掘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汤镇业和翁美玲更是被媒体“青睐”的对象。 他们之间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被无限聚焦和肆意放大,成为诸多看客津津乐道的谈资。 尤其是当其中一方不懂“避嫌”,分寸失其时,更可能引来争议。 其时,翁美玲每次听到汤镇业和其他女明星的传闻,都会引发她内心巨大的不安全感。 这不仅与她天生的敏感多疑有关,也来源于她的出身。 翁美玲的父亲是一位海关高级公务员,她的母亲其时以侧室的身份存在,始终没有获得来自父亲家庭的认可。 父亲在她7岁时去世,她与母亲被逐出家门。 后来母亲再嫁,前去英国,而翁美玲则寄身于舅舅家。两年后,她才去与母亲相聚。 ● 翁美玲小时候 在英国期间,她朋友很少,曾在日记里引用过哈里.尼尔森的歌《失去你》中的一个句子: “你总是微笑,但在你眼中却能看见忧伤。” 窥一斑而见全豹,翁美玲的悲情性格也成为命运的伏笔。 翁美玲从小就没有在内心深处建立起来关于亲情,关于爱情,关于人际关系,和对这个世界充沛的信任与安全感。 当她一旦感觉到自身拥有的那些弥足珍贵的东西受到“威胁”时,她便无比焦虑与惶恐,哪怕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也让她经常患得患失。 ● 年轻时的翁美玲 刚开始,面对翁美玲的质问与吵闹,汤镇业还以为那是女孩子的任性使然,遂赶忙好言相劝,并澄清自己和其他女艺人没有关系,翁美玲才得以偃旗息鼓。 但久而久之,汤镇业对女友不时爆发的负面感情则非常抵触了,这也给他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她不知道人的耐烦是有限的,不知道纵然恩深似海,也当进退有止。 她苦苦求取对方的绝对忠诚和信誓旦旦的保证,就像小孩子向大人哭闹不休地乞要着糖果。 但任何哭闹只奏效一时,不会永远管用。 于是,两人的矛盾日深,嫌隙渐增。 有一天,在一次激烈的争吵过后,翁美玲为了开解心情,和朋友出去狂欢,半夜才归。 汤镇业怒不可遏,觉得对方根本没把这段感情放在心上,愤而出走,离开了翁美玲的家。 经此一役,两人的关系降至冰点。 嗅觉向来灵敏的媒体闻风而动,又开始拿汤镇业与女艺人大做文章,翁美玲闻之气恼不已,于是吞下了数颗安眠药。 服完药后,她就后悔了,于是立刻打电话求助大夫,连夜洗胃才逃过一劫。 不久后翁美玲去到场活动,记者发现她脸色苍白,问她是否身材不适。 翁美玲面露不悦,遂找了一个借口搪塞过去。 其实,其时的翁美玲面对着事业与爱情的双重逆境。 1985年4月下旬,翁美玲顶替执意离开无线的张曼玉,拍完了她的最后一部戏——《楚河汉界》。在这部戏中,翁美玲只是个小配角,她的人气也从如日中天到骤然跌落谷底,这让她不禁悲从中来。 1985年5月7日,翁美玲26岁的生日是在怅然若失中度过的,检视过往,无一不令人伤怀——童年时在一个畸形的家庭中长大,幼年失怙,后又寄人篱下,漂泊异乡。 无根之人,往往无助相随。 尤其是当实际里的一切都屡遭失意时,她复陷入万般自艾自怜之中。 为了排遣孤独,并向汤镇业示威,翁美玲和她的追求者邹世龙一同去了澳门。 汤镇业知道后也不甘示弱,与苗侨伟邀约戚美珍、吴君如一起出去游玩,却不巧被媒体拍到了。 ● 从左至右苗侨伟、戚美珍、吴君如、汤镇业,四人合照 13日上午,媒体去翁美玲家中采访,将汤镇业与吴君如的照片拿给翁美玲,直问她有什么看法。 她佯装平静,若无其事地说,“这没什么。” 但无人知晓,她正承受着万箭穿心之痛。 当天晚上,心伤欲碎的翁美玲给男友打电话,正在气头上的汤镇业拒接了。 翁美玲留言道:“如果不接,将再也听不到我的声音!” 年轻气盛的汤镇业果真也没回复。 逞强斗狠,永远是两败俱伤。但恋爱中的人呵,总是用适得其反的任性宣告着自己的立场。 5月14日凌晨,翁美玲打电话给邹世龙,哭诉自己人生已经没故意义。 鉴于翁美玲有过多次自杀倾向,邹世龙害怕她想不开,于是立刻驱车去她家探望,结果大门紧闭,未能入户。 过了几个小时,邹世龙再次来到翁美玲的家,发现大门仍然闭锁,他决定破门而入,但为时已晚。 那天夜里,去意已决的翁美玲打开了煤气……当邹世龙进入室内时,发现翁美玲静静地躺在沙发上,穿着一袭粉赤色睡衣,像一只跌落花丛的蝴蝶,已经没有了呼吸。 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6岁。 弥留之际,翁美玲写下了最后的笔墨:
她用一死来自证爱意。 闻听噩耗,汤镇业迅速赶到翁美玲的住所,颓然跌坐在地,泪如雨下: “为什么这么傻,有什么事情是不能解决的?” 他深悔于自己未能预见,并遏止这场悲剧的发生。当晚,他容貌形状含糊,几欲崩溃。 在翁美玲的葬礼当天,无数影迷为之痛哭流涕,大喊“美玲,你不要死!” “无线五虎”之“四虎”——刘德华、梁朝伟、苗侨伟、黄日华,以及无线的监制萧笙、李添胜、何家联等八人抬棺扶灵。 ● 翁美玲葬礼 出殡之时,沿途上万人为其送行,甚至一度造成了交通瘫痪。 从翁美玲离世的那一刻起,汤镇业就成为了众矢之的,余生一直活在外界的口诛笔伐中。 其后,恰逢“五虎”跟香港无线电视合同到期,历经梁朝伟续约、刘德华被雪藏的遭际,汤镇业思量到自己其时在香港的处境,决定不跟无线续约。 当年叱咤风云的“五虎”彻底分崩离析。 1986年,汤镇业怅然坐上渡轮,从香港去往台湾,希望在远离一切是非的地方重新开始。 但在台湾的发展颇不顺利,两年后,无所建树的汤镇业,又回到了香港。 昔日大潮退去,新生力量如朝阳喷薄。 他悲哀地发现,其时的娱乐圈已无他的立身之地,放眼望去,风起云涌处,是成龙周星驰的天下了。 1991年,汤镇业拿下了香港影戏金像奖的最佳男配,那成为他演艺生涯中最后的余晖。 ● 汤镇业 尽管其后,他的戏并没有间断过,但属于他的辉煌已经一去不返。 大势已去,狂澜难挽,同时随着香港影戏黄金时代的式微,汤镇业慢慢把自己的工作重心从演艺业转移到商业上。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汤镇业与朋友合作,在大陆开了一家卡拉OK。 借助明星效应,赢利颇丰。 1993年,汤镇业迎娶了比自己小13岁的亚视艺员姜坤。 其后,年近四十的汤镇业喜得一对双胞胎儿女。 负荷日重,他愈加搏命。 ● 汤镇业和姜坤、孩子 1997年,汤镇业在内地开办影视公司、入股餐饮行业,并进军上海房地产。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再加之有商业头脑,汤镇业的事业版图也越来越大。 但正如创业维艰,守城不易一样,他的第一段婚姻也在8年之后划下了句号。 比起汤镇业上一段恋情的惊心动魄,这段婚姻平平淡淡地开始,亦波涛不惊地结束。 2008年,汤镇业与第二任太太文静结婚。 后来,汤镇业再添一对双胞胎女儿。 ● 文静和两个女儿 不断开枝散叶,也让他劳绩了生命最大的殷实与富足。 对众子女的抚养,他积极恪尽父职,连前妻姜坤提起他,也忍不住称赞:“是个负责任的好人。” 这几年随着交易越来越难做,汤镇业也转移了阵地,近来出现在直播间里的他,往日风采不复,只余岁月沧桑。 有道是,人生一场大梦,世事几度秋凉。 翁美玲离世多年后,仍有影迷难以释怀,认为汤镇业是“害死”翁美玲的罪魁祸首。 直到2013年,一位名叫罗泊·莱得鲍的外国人在网上建立了一个有关“翁美玲”的网站,并坦言:“我并不惊讶翁美玲会以‘自杀’结束生命。” 罗泊是翁美玲的初恋男友,两人相爱了5年,他非常了解翁美玲,并道出了翁美玲鲜为人知的一面。 原来,翁美玲与之相恋期间,就曾两次服药自杀。 ● 翁美玲和罗泊 在罗泊看来,以“自杀”威胁家人不过是翁美玲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罢了,她并非真的想死,只是想让对方改失常度: “我信任她最后开煤气时也是这样的用意,只可惜他们发现得太晚了!” 在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说法: “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很可惜,翁美玲是前者。 从小爱的匮乏让她始终处于安全感的缺失状态,也许从她童年被扬弃那一刻起,她就克制“生长”了,这种“退行”导致的后果是,即便后来进入到亲密状态,她仍然是以一个孩童的心性去需索,去折腾,直至迫使对方就范。 但恋人不是我们的“父母”,因此不可能永远去迁就一个不知餍足的“小孩子”。 一旦关系错位,“供求”错位,而其中的一方又不能及时成长与成熟起来,那么,悲剧便可能发生。 如果她能意识到,没有谁可以永远倚仗,更没有谁能一直为我们负责这个暴虐的事实,也许,她就不会将快乐的掌控权拱手相让。 说到底,人生是一场漫长的自我疗愈,与真心错付相比,更令人唏嘘的是,这一辈子,都让别人来为自己的创伤和感受埋单。 当世间的一切执念成为孤注一掷的索取时,也许便注定了覆水难收的际遇。 正所谓,慧极必伤,情深不寿。 因此,知情人的澄清似乎为“负罪”多年的汤镇业终于开释了道德的枷锁,但还有多少人仍被囚于“罪与罚”的囹圄。 张爱玲曾喟然而叹:“我以为爱情可以填补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偏偏是爱情”。 其实,制造遗憾的,又岂止单单是爱情?当我们肯承认并接纳人性的瑕瑜互见、世界的千疮百孔,也许就不会将对幸福的全部期许寄望于他人的成全和命运的恩赐。 爱不是一切,生命的辽阔与丰赡,是“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劳绩。 也许,我们终其一生,都处于不断失去与爱而不得的孤独里,辗转于变幻莫测的不安与物伤其类的悲悯之中。事无常,而心有常,毕竟,“幸存”,已是最大的奢侈。 ● 翁美玲坟场 他们曾经绮霞满天,直至明月孤悬。多年后,萧郎已老,伊人渺渺,却仍是无数人心中的意难忘。 现在,翁美玲远在英国的坟场芳草萋萋,时有人来为她献花。 倘若她还在世,今年63岁了……文/荠麦青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