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同学恩爱一生,儿子儿媳是她的骄傲,女儿如今是军官大校。 她就是吕中。 大器晚成、幽静淡雅。这是吕中给人的主要印象。 经过多年的沉淀积累,吕中在演艺圈成为了重量级的演员。 始终保持自己的信念,在演绎的无数个角色中反思人生的意义。 吕中曾经说过:“无数的人生营养了我的人生,热爱心中的艺术,而不是艺术中的我。” 生活中不带手机,拍戏时不带助理,戏剧之外不接广告代言。 没错,吕中老师在生活中就是这么有范儿。 她不仅在话剧舞台上创造了一个个经典角色,照旧活跃在小荧屏、大银幕上的“太后专业户”。真正称得上是德艺双馨的表演艺术家。 1940年,在陕西宝鸡市的一个富裕的家庭中,诞生了一个孩子。父母希望她为人中平正直,便给她取名为吕中。 小时间,吕中的家庭属于地主成分。 她的父亲曾经是张学良的部下,后期在军中负责善后接济。 母亲则来自于实业家庭,祖父拥有中国最早的柴油机厂山东华丰工厂。 在这样的家庭中,吕中从小就继承了精良的教育,钢琴、绘画、朗诵等才能样样精通。 吕中从小就喜欢表演,常常在别人后面偷偷地模仿。 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参加母亲单位举行的晚会了。 当时,吕中可以在舞台上蹦蹦跳跳,好好地体验一把演员的感觉。 可惜,这样的成长环境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 1949年,吕中随着家人搬去北京生活。在热闹的城门口,她和家人一起迎接解放军入城。 转学后,吕中就读于北京女子三中,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唤醒了她心中的艺术因子。 她开始参加各种活动,崭露头角。 为了能够登上舞台,成为真正的演员。 吕中报名参加了演员培训班,父母也为她能大胆追梦而高兴。 到了登台表演那天,吕中表演的角色是一位老人。 没人帮助的情况下,她只能自由发挥,将自己的脸上涂上了一道道的褶子,像个大花猫。 初次登台的结果并不好,表演结束后,台下的观众哈哈大笑。 吕中没有灰心,她在一次次的检验中越加游刃有余。 在一次古典文学朗诵会上,吕中朗诵了《黛玉葬花》。 她成功地被邀请到中央广播电台去参加电台录音,后来又被河北省话剧院的院长看中。 1958年,年满18周岁的吕中,急于摆脱身上地主成分的标签。 她不顾家人的反对,离家前往河北话剧院,成为了一名专业话剧演员。 河北省话剧院以编演“农村戏”话剧而闻名。 在这里,吕中饰演了很多知识分子、工农兵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揣摩角色的情绪,吕中常年住在农村,和农民同吃同住来体验生活。 如此一来,由她创造的角色都变得非常立体,充满了真实的感觉。 这段淳朴而又充满激情的岁月,让她一辈子都无法忘怀。 1961年,吕中遇到了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半。 在工作上,吕中抓住每个时机磨炼自己。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努力和勤奋在演技上得到了体现。 之后,领导派她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参加表演。 吕中的任务是,在曹禺创作的话剧《雷雨》中饰演繁漪。 为了更好地诠释这个角色,吕中事先去北京人艺查找资料。 就是在这里,吕中遇到了自己未来的丈夫吴桂苓。 一个是《雷雨》中的话剧演员,一个是《雷雨》的舞台监制。 两人都对表演艺术有着独特的看法与热爱,很快便熟悉了起来。 两人聊得非常投机,不经意间聊到了小时间的趣事。 这时间,他们才发现两人竟然是小学同学。 有了这层关系,两人之间的距离敏捷紧缩,开始变得无话不谈。 时间过得飞快,吕中在北京的工作很快就完成了,回到了河北的工作单位。 吕中给吴桂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被吕中身上独有的气质所吸引。 当时间通讯并不发达,两个人只能通过书信举行往来。 就这样,两人通过书信彼此当了一年的“网友”。 一到休息的时间,吴桂苓就会坐车去找吕中。 就这样异地相处一年之后,两人确定了对方便是携手一生的人。 吴桂苓带着吕中见了家长,吴桂苓的父母看到落落大方的吕中,心里格外的满意。 女孩子在婚姻方面总是要想得多一些。 在见了吴桂苓父母之后,吕中照旧没能下定决心带吴桂苓去见自己的父母。 见此情况,吴桂苓自己直接去吕中家中拜访,介绍自己是吕中的男朋侪。 吕中的父母对这个性格直爽的大男孩同样很满意。 1963年,两人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当时的条件简陋,两人的婚礼办得十分简朴,就在食堂吃了一顿饭庆祝了一下。 尽管过程简朴,但多年后吕中回忆起当时的心情,仍旧感觉非常甜蜜,心里很幸福。 婚后两人仍旧异地,周日的时间吕中坐火车去北京,周一再坐火车回河北上班。 有的人谈恋爱的时间,赚的钱都用来打电话了。 吕中和吴桂苓挣得工资则是都贡献给铁道部了。 这种“牛郎织女”的生活不停持续了11年,吕中被调回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结束了和丈夫两地分居的生活。 两地分居长达十年,肯定必要夫妻二人的互相鼓励以及体谅。 夫妻必要磨合才能契合。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夫妻关系。 和当下大部分年轻人,遇到不合就分开的现象不同,他们面对婚姻更加慎重。 真正的婚姻绝对没有表面那么肤浅,双方互相了解彼此的事业,对未来有着一致的规划和向往。 否则,爱情便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土崩瓦解。爱情的脆弱性便体现在这个方面。 吕中在采访中曾经体现:“自己是一个非常糊涂的人,拍戏期间必要带什么东西,都是丈夫帮我记下来。” 在事业上百分百投入的人,在生活中往往会比较迷糊和粗心。毕竟一个人的精神是有限的。 吕中非常依赖丈夫吴桂苓,从这些小事中不难看出,夫妻二人的感情非常好。 面对人生的大风大浪,两个人一起度过。 33岁来到北京人艺的时间,吕中感到非常幸运。 她的周围都是德馨双翼的老艺术家。 她不断地检验着自己的演技,即使不拍戏,她也上排练场。 天下各地的剧团都到人艺观摩排练。 遇到哪位老师不舒服,吕中也会抓住时机上去替一下,利用各种时机锻炼自己。 当时的吕中已经从事话剧表演15年了,在这一行已经具备了许多经验。 在这里,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如若不能用一颗年轻的心来面对。 镌汰是早晚的事情。 吕中从小角色演起,从头开始,以年轻人的心态,继续从老一辈的艺术家身上汲取知识和经验。 北京人艺的精神:认认真真演戏,清清白白做人。 人艺舞台上的第一次表演,便是《茶馆》中戏份只有一幕的太监“小牛儿”。 即使如此,吕中也没有随便对待这个角色。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她查阅了大量有关太监的资料。 找到那个感觉,带着人物的感觉上场。到了该干什么的时间拿捏住那个状态。 在戏中吕中该完成的,都已经尽尽力做到了,观众也全瞥见了,也开始称赞这个演员。 1979年,吕中凭借着出色的演技,以及极佳的观众缘,拿回了少年时就演过的角色———繁漪。 这次,《雷雨》整整排练了8个月,在各地举行巡回演出。在这个过程中,吕中得到了各位老艺术家的亲自指导。 偶然候人体验一个角色,人艺要做好多案头工作。 面对角色,怎么研究人物,研究期间特性。 将人物放到特定环境中去研究,然后再分析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哲学。 就是把它擦得能自己入嘴,要不然太假,自己也没办法去演。这个以是说白了,就是一种自爱,这种自爱让自己关心这个角色。 一个角色的背后,必要演员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才能将这个角色演绎的极为出色。 吕中认为演员与做人是不能分开的,因为演员是用自己的身体在书写故事。起首清晰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 在演员的行列中,话剧演员是演员中的最高段位。 吕中以为很多人都只是按照导演的说法去做,得到了导演要的东西,很多人自己却不明白。因为他心田没有东西,他没有东西去创造,也没有本领去塑造一个人物。 一个是阅历浅,一个是文化程度低。 这个圈子没有规矩,无休止的给他们片酬,他们什么都有了,但是精神上特别匮乏。 在话剧舞台上耕耘了半辈子的吕中,步入中年之后,开始了将目光投向银幕舞台,开始了演绎之路的第二春。 1991年,吕中担任电视剧《你为谁辩护》的女主角,同年被提名为第11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女主角。 1994年,吕中出演历史大剧《三国演义》中的董太后,从此开启了太后戏路,被人们亲切的称为“太后专业户”。 没有谁一夜成名,背后往往是深厚的底蕴。 尽管外界非常肯定她的表演,但她却不停认为,自己是自信与不自信参半的演员。 做自己热爱的工作总是善于用尽尽力,对于确定的事情保持审慎,对于不确定的事情保持乐观。 对于是否得奖,吕中并不是特别看重,她最看重的是观众的感受。 2013年,73岁高龄的吕中,凭借着主演的《闯入者》,成功得到第8届亚太电影大奖最佳女主角。 毫无疑问,吕中已经掌握了自己生活的节奏,把握住了演绎的精髓。 从2015年开始,吴桂苓的身体开始走下坡路。 为了照顾丈夫,吕中开始推掉许多影视作品拍摄的时机,将生活的重心转移到丈夫身上来。 婚姻是必要时时刻刻去维系的,这个维系不只是说常常搞一些浪漫的情调,比如烛光晚餐之类的。 真正婚姻的维系才不是这么落于表面。真正要维系的是心灵成长的速度。 以及成长的方向是要一致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真的会相聚渐远。 远到一定的程度,就体现两个人真的已经是陌生人了。 夫妻之间形同陌路。只能在生活中相互配合。 很显然,吕中和吴桂林的婚姻属于前者。 她每天都记录下丈夫的血糖血压,还鼓励丈夫写日记记录生活的点滴。 尽管有吕中的细心照料,吴桂苓的身体照旧没有好转,于2016年离开人世。 好在吕中有自己热爱的事业,以及孝顺的儿女跟儿媳妇。 在吴桂苓重病的时间,儿媳妇何琳就选择息影照顾家庭。 吴桂苓离世后,儿媳妇何琳成为她的依赖。 直到婆婆吕中在她的陪伴下,走出悲伤,才选择复出拍戏。 吕中的大儿子吴兵是一个优秀的影视导演和编剧,《十月围城》就是他的作品。 儿子身为导演低调行事,遗传了父母的风格。拥有生活中真实的部分,坦然面对。 除此之外,吕中的女儿也让她引以为傲。 女儿吴青从事于航天事业,如今是一名军官,军衔为大校。 为国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家人为人低调。 厚积薄发的人看事情看得更加清晰,名利都是浮云,不太真实。 名气就像一团气,总是漂浮在空中,无法脚踏实地。 他们早已掌握了摆脱焦急,踏实生活的秘诀。 对于自己认可的事情,努力做到极致。面对生活中的风浪,坦然面对。这样的人生才不会后悔。 如今,已经八十多岁的吕中,依然活跃在荧屏上。 继续演绎中一个又一个的角色,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倾注一切。 人的一生既漫长又匆匆,青春只是很短暂的一个阶段。 很快就会到中年,中年有中年危机在等着你。 然后就到了晚年,当时会有生老病死在等着你。 对于生老病死,吕中看的非常透彻。很多老人到了晚年,总是不肯服老,认为自己和年轻时间一样无所不能。 吕中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60岁以上的老人,在体力、记忆力以及思维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朽迈。已经不适合做一些复杂且繁琐的工作了。 量力而行,得当服老。 在心态方面,吕中认为没有希望就没有扫兴,不要在无意义的事情上抱有太大的希望。 吕中的一生,虽有艰辛,但也豪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