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砸赵本山的招牌,同样也不能砸我葛淑珍的招牌。”赵本山的前妻葛淑珍如是说。 作为“东北喜剧王”,赵本山红遍了大江南北。围绕着他的各种传闻更是不绝于耳,即便他已退休隐居,他的女儿、徒弟们也不停是绯闻不停,甚至他女儿的男朋友也能圈一波黑流量。 而葛淑珍,被赵本山弃若敝履的前妻,却从来没有任何消息。 赵本山多次公开表示,自己人生唯一的污点就是弃糟糠:“我是陈世美他二哥。” 赵本山成名后选择离婚,将一双儿女留给葛淑珍,做了“陈世美二哥”。为何他宁愿背负骂名、愧疚一生也要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离婚后的葛淑珍痛失爱子,遭受双重打击的她却靠着打工洗盘子逆袭成为铁娘子。此中的苦和泪又岂非前夫的错? 1957年,赵本山出生在“宇宙的尽头”大城市铁岭——下属的一个偏远小村子。 家里有几个哥哥姐姐,父母都是老实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在地里刨食吃。 一家人的生活紧紧巴巴的,不过也算幸福团圆。直到赵本山5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因肺结核离世。 赵母去世后,赵父带着孩子们远走他乡,当时赵本山年龄太小,带上他不仅拖后腿还要照顾他。于是父亲狠心将幼子独自扔在了故乡。 爷爷负担起照顾孙子的责任,可是爷爷年龄老迈,早已不能下地干活。也也只能带着孙子要饭为生。 吃了两年的百家饭,爷爷也去世了。孤苦无依的赵本山不知何去何从,好在他的二叔收留了他。 二叔为什么这时候才出现呢?因为二叔小时候被鸡啄瞎了双眼,是个双目失明的瞽者。 瞽者二叔没法照顾年幼的侄子,好在赵本山要了两年饭,已经能够自己照顾自己,甚至还能帮忙照顾二叔。 二叔眼虽盲,却心灵手巧,吹拉弹唱样样在行。他也没什么能教给侄子的,干脆就把自己的手艺倾囊而授。 在二叔的精心教导下,赵本山学会了二胡、唱曲儿、唢呐,尤其是三弦,更是成为日后改变他一生的本事。 七岁的时候,赵本山就跟着二叔走上陌头卖唱赚钱,他小小年龄就能拉能唱,着实吸粉不少。 这一老一少的组合被加了不少同情分,固然没赚到什么钱,但是叔侄俩都能混顿饱饭。 赵本山到了上学的年龄,白天就去学校上课,休息和假期再跟着二叔卖唱表演。 他的精力主要都用在钻研生存技能上了,因此学习结果并欠好。不过他丰富的社会经验让他更懂得和同学沟通。 在学校,他和同学李星华亲如兄弟。李星华见赵本山从不带午饭,饿着肚子上下午课。李星华便每天把自己带的饭菜分一半给他。 久而久之李星华的妈妈周玉梅知道了这件事,她让儿子把赵本山带回家看看。 赵本山有礼貌、会说话、会“来事儿”,再加上可怜的身世,让周玉梅心痛不已。她认了赵本山做干儿子,此后干脆每天给李星华带两份午饭,让两个孩子一起吃。 周玉梅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赵本山非常缺乏的母爱,赵本山一有空就去干妈家帮忙干活。周玉梅对他的恩情,他不停不忘。直到他成名后,也常常去探望干妈。 17岁时,赵本山参加了村里的文宣队,一边唱二人转,一边在生产队喂猪。这时候他和二叔已经能吃饱饭了,不用再出去卖唱了。 转眼过了20岁,周玉梅开始着急了。在那个年代的农村,20岁正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年龄。过了20岁就算“剩斗士”了。 周玉梅开始给赵本山张罗对象,而赵本山心田是排挤的。他一穷二白左支右绌,他认为自己不应该结婚。 这时二叔启发他,再穷也要结婚,不结婚会让人笑话的。赵本山没有办法,只能听任干妈和二叔的安排。 很快,干妈周玉梅看中了隔壁村的一个姑娘——葛淑珍,同样也是没爹没娘的苦孩子。周玉梅以为这两人再合适不过了,同样的生活经历会让他们更珍惜彼此。 就这样,1979年,22岁的赵本山花光了所有的积贮,在别人家租了一铺炕,挂上一块蚊帐就算是新居了。周玉梅条件也欠好,但还是给干儿子做了一铺新被褥,算是一份“大礼”了。 19岁的葛淑珍穿着新棉袄走进洞房,看着家徒四壁,她并没有失望也没有嫌弃。甚至她还带来了一些锅碗瓢盆等用具。 赵本山对于这段婚姻不停不算满意,他不是想要更好的,而是担心自己养不起家。 新婚的第二天,赵本山立马冲到地里干活,他要努力让日子过得更好。 同年,葛淑珍生下了女儿赵玉芳。女儿的降生也给赵本山带来了好运。 县里成立曲艺团,赵本山凭借丰富的基层表演经验顺利拿到了“铁饭碗”,走进了体例内。此时的赵本山已经完全可以让妻女达到温饱线了。 三年后,他也渐渐成了团了的台柱子,妻子葛淑珍二胎诞下一子。儿女双全这让赵本山开心不已。 这一年,省里举办第一届农村小戏调演,赵本山凭借《摔三弦》中的脚色脱颖而出。 戏中赵本山饰演的是一名拉三弦的瞽者,他从小和二叔生活,又擅长模仿,因此这个脚色仿佛就是为他量身定制的。 事业有成的赵本山很快就高兴不起来了。几个月后,赵本山夫妻发现小儿子有些异常。他们和他说话,他从来没有反应。到了该发声说话的时候,他也毫无反应。 带去医院一查,小儿子不仅是个天生的聋哑儿,还有软骨症、肺气肿、心脏病等问题。 老话儿都说贱命好养活,赵本山给儿子取名赵铁蛋。但是这并没有让儿子好起来。 赵本山的压力空前的大:曾经再穷他也是光棍一个,自己吃饱百口不饿;如今妻子女儿要吃饭,儿子要治病…… 赵本山开始认真演出,无论是在剧场内还是下乡,他来者不拒,只为了多赚点钱给孩子看病。渐渐地,他不在家的时候更多了。 1987年,赵本山遇到潘长江,二人互助《瞎子观灯》,引发了一阵高潮。光是在沈阳,他俩就演了不下五六百场。 爆火的赵本山被调入大城市铁岭的民间艺术团,成为了端庄八百的演员。 他在铁岭买了大房子,开着夏利汽车回农村去接妻子和孩子。那时的他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妻子葛淑珍看着他事业有成的样子十分欣慰,但是心里也有了一丝陌生感:这个开轿车住楼房的男人,和那个租住北铺炕的时候已经相去甚远。 此后赵本山被姜昆看中,几经推荐,登上了春晚舞台,相老伴的“赵老蔫”被全国观众记住了姓名。 葛淑珍在电视机前看着丈夫的成功,却以为已经恍如隔世。 赵本山和妻子本就是媒妁之言的婚姻,没有什么感情基础。加上他常年在外演出,身边都是各色玉人,他的眼界、三观早已差别了。 尤其在遇到了马丽娟之后,赵本山才知道原来共同语言的感觉是这么不一样。他思虑再三,决定和葛淑珍离婚。 他知道葛淑珍是个传统女人,一定不会轻易接受离婚的。他提前做好了各种心理准备,甚至接洽了大舅哥帮忙照顾情绪失控的葛淑珍。 结果却出乎所有人所料,葛淑珍异常冷静,并没有大家预想中的一哭二闹三上吊。其实枕边人早已心中有数,自己早已跟不上丈夫的脚步了,这个结果她已有准备。 对于离婚,葛淑珍只说了一句:“离婚可以,但你不能把我们娘仨饿死在这,铁蛋还要看病。” 赵本山有备而来,他把铁岭的大房子、夏利轿车、他的全部积贮25万元全给了葛淑珍。抛弃糟糠他心中有愧,净身出户是他唯一能做到的了。 那是1991年,国企普通工人的工资三百多块,“万元户”都是很少见的。手握25万存款的葛淑珍可算是超级富婆了。 不过这笔钱她分文未动,都存在银行里。她没有文化,但却有生活的智慧。坐吃山空这种事也不符合她劳动妇女的身份和性格。 钱她留着给孩子上学、治病、结婚用,至于生活费她决定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赚取。 葛淑珍不愿意再回到农村种地了,她不要再窝在农村了,她要成长、要进步。 可是没有学历、没有技术,也不再年轻,葛淑珍能做的工作很少。她选择去饭店后厨做洗碗工。 女儿赵玉芳劝她不要这么辛苦,葛淑珍却有自己的想法,她打算偷师学几个专长小菜。 离婚后的第三年,1994年,12岁的赵铁蛋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儿子夭折后,葛淑珍大病了一场。身体规复后,她就继承自己的打工之路。 她如今一家商店做售货员,没多久商店黄了,葛淑珍失业了。 之后葛淑珍去批发市场进货,摆摊卖些袜子、头绳之类的小商品。没有经商经验的葛淑珍惨遭滑铁卢,一天下来没赚上5块钱,还被城管赶走了。 葛淑珍以为自己不得当做小贩,于是又找了家饺子馆打工,刷碗、帮厨、撤台……什么杂活她都要做,一个月也仅有200多块的工资。 好在女儿赵玉芳争气,考上了大连外国语学院,葛淑珍索性跟女儿去大连陪读。 赵本山对女儿的好结果也十分欣慰,大手一挥在大连买了一套房子送给女儿和前妻。 女儿大学期间,葛淑珍不停到处打工,通常都是饭店后厨。专长小菜学没学会不知道,耳濡目染的经商之道却深深烙在了她心里。 赵玉芳大学结业后,考入大连市公安局,做了一名内勤文员。女儿已经培养成才,此时的葛淑珍终于松了一口吻。 心无挂碍的葛淑珍看好了小区里一家出兑的饭店,准备大展拳脚。她用打工攒下的2万元,接手了这盘生意。 从服务员到后厨,葛淑珍一个人都没有辞退。她打工多年,知道此中的辛酸。 葛淑珍让厨师随便炒几个菜,她一眼就看出了症结所在。之前这家店之所以不景气,就是因为物不美、价不廉。 这是个小区里的饭店,做的就是街坊生意。偷奸耍滑的生意经只能让客人敬而远之。 葛淑珍一边调解菜品口味,一边加量不加价。然而由于之前的口碑太差,一时半会儿还是难以扭转乾坤。 葛淑珍索性开始做盒饭,以荤素搭配的套餐形式薄利多销。一份盒饭就赚五毛钱,连厨师都替她心疼。 但是多年的饭店打工经验告诉葛淑珍,老老实实做生意一定会有回报。 果然,很多人图便宜来买盒饭充饥,意外发现口味不错。之后和家人朋友下馆子的时候就会选择到葛淑珍的店里来。 一个只赚五毛钱的盒饭,不仅刷新了口碑,还带了更多的生意。渐渐地有客人上门,吃了一次发现又好吃又实惠,口口相传之下,每到饭口就会迎来爆满。 葛淑珍不得不多雇了几个人,每天从早忙到晚。然而这时候的葛淑珍却是人生中最快乐的阶段,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本山艺术学院成立后,在赵本山的安排下,女儿赵玉芳辞职来到父亲的学校工作。 赵玉芳本是想带着妈妈一起走的,她以为妈妈开饭店太辛苦,她希望妈妈和她一起去艺校工作,面子又不辛苦。 葛淑珍拒绝了女儿的发起,这时候的饭店已经不但单是一门赚钱的生意了,更是葛淑珍的理想和寄托。 这家饭店固然不是很豪华很大型,但是生意不停很红火。街坊邻居、转头客捧红了这家饭店,无论是客人还是员工都很喜欢这个人善话不多的老板娘。 只是从来没有人知道,这个默默无闻的女人竟然是赵本山的前妻。 葛淑珍从来没有用往事做噱头,她不借用任何人的名气和流量。 她还是那个老实本分的女人,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身家百万的铁娘子。 固然葛淑珍的产业无法和赵本山相提并论,但这每一分一毫都是她亲手赚返来的。 这是葛淑珍女性意识的觉醒,她不甘愿再做那个“黄脸婆”,她从头学起、从低做起,只为寻找自己的价值。 如今葛淑珍事业有成,女儿生活幸福,她已经心满意足。但是我相信,她更欣慰的是,她终于实现了自我的蜕变。 友情提示:原创不易,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网络(侵权接洽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