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父母爱情的时候,最羡慕江德福对安杰的爱,因为这份爱,让安杰一生都生存无忧,精力愉悦;羡慕安欣和安杰的姐妹情深。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父母爱情》的原著,我才发现,事实并非电视剧那样岁月静好,美好故事的背后都是充满欲望的塑料情。 01江德福和安杰的“搭伙”电视剧中的江德福对安杰是满满的爱,甚至为了安杰甘愿放弃一切,也是一辈子都在宠着安杰,竭尽全力给安杰最好的生存。 但是在原著中,江德福娶安杰,并不是因为真正的爱,而是因为赤裸裸的欲。 连他们最小的女儿在原著中写道:我铺开稿纸,蘸足墨水,大张旗鼓地写我老爹和我老娘的爱情,如果婚姻也算爱情的话。 安杰和江德福的第一次见面,安杰就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去的。 见面之后,安杰对于这个五大憨粗的军官没一点好感,她喜好的是欧阳懿那种文雅有风度有学识的男子。 显然,江德福没有一点符合要求的。但江德福这人哪是容易放弃的人,安杰越是看不上他,他就越有征服欲。
江德福急迫地想娶到安杰,于是就从安杰的家人入手,因为有了江德福这个靠山,安杰的哥哥以为自己有了面子,所以他们开始极力拉拢安杰和江德福。 与其说江德福对安杰是一种爱,不如说是一种占有,更是为了自己的面子。 自己一个大老粗能娶到这么一个有知识又漂亮的姑娘,江德福自己估计都在偷着乐呢。 婚后,他们开始了无休止的生娃生存。他们先后生了七个孩子,三个儿子四个女儿。 父母爱情这本书就是最小的女儿老七写的,她的字里行间都在透露着这场婚姻的本质。
安杰生完老七都已经40 岁了,看着一屋子的儿女,江德福这才安心,感受到了自己的乐成,以为自己终于把这个资本家小姐给征服了。 他让曾经不可一世的资本家小姐一个接一个地给他生孩子,挑水做饭,整日围在锅炉边。 江德福对于这些是有着很大的优越感的,他确实是有些底气的,老丁和王政委也都对之羡慕不已,他享受这种别人惊羡的感觉。 对于安杰,江德福也是抱着改造的态度来对待的。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他娘的,老子还改造不了你,什么臭毛病。” 喝牛奶吃面包的生存要改造,爱喝咖啡的情调也要改造。 终于他乐成了,把安杰改造成了那个当初的江德福,反倒是江德福变成了当初的那个资本家小姐。 原著中是有这样一个情节的,老七的小姐因为感情自杀,面临女儿吃安眠药的行为,江德福和安杰也仿佛正式撕开了一条裂缝,他一个劲的埋怨安杰,全然掉臂安杰的自责和无奈。 安杰裹了一条军用毛毯站在窗边,一动不动地望着秋色渐近的空阔的院子。 安杰的苗条的身材裹着那条深绿色的军毯站在暮色中,一种很浪漫的情调在她身后洋溢着。此时的江德福却很气愤这种浪漫,心里的反感也是令他怒发冲冠的。 可明明他当年喜好的就是安杰的这股子气质和浪漫劲啊,现在得到了,心里就不再对之有期许。这不是爱情,这只是一种占有欲。 四周的人都在羡慕安杰的爱情,以为安杰一辈子都是幸福的,尽管出身不好但一生顺遂,还当上了军官太太。 就算安杰在他们面前吐槽现在生存得不快,别人也都会嗤之以鼻,认为是安杰不知满意。只有安杰自己知道,这不是爱情,只是一场婚姻,两个人凑合生存的日子。 02江昌义和江家的“亲情”江昌义是江德福的侄子,当年江德福因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娶了张桂兰,两个人并没有什么感情。 婚后江德福就出去当兵了,张桂英在家耐不住寂寞就和江德福的二哥搞在了一起,还怀上了江昌义。 江德福回到家乡正好撞见他们的奸情,又气又恨,立即和张桂英结束了这场婚姻。江昌义对于这些也是心知肚明,但他还是选择“认假爹”。 电视剧中的江昌义虽然自私,为了自己更好的前途选择了认爹,又为了自己所谓的爱情选择了叫叔,但在原著中却不是这样的。 原著中,江昌义认爹实在是为了复仇,是一场阴谋。有了江德福这个跳板,多年后的江昌义成为了一个企业的大老板,晚上邀请江亚宁用饭。
在这场发言中,江昌义道出了事情的真相,说自己只是江德福的侄子。没有铺垫也没有过渡,江亚宁听着这一切惊呆了。
他是从头至尾都知道这个阴谋的,但为了这个阴谋得逞,他竟能守口如瓶这么多年,让江德福背了那么多年的黑锅。 对于江家的每一个人,他都是痛恨的。 他痛恨江德福当年抛弃他母亲去当了兵,痛恨江德福把他那出了轨的母亲赶出家门。他痛恨安杰,以为安杰才是一个小偷,偷走了本该属于他母亲的一切。甚至对于这个给过他最大善意的小妹,江昌义也是绝不包涵的。 他给了小妹一颗克数很大钻石的金戒指,甚至还扳着手教她怎么戴戒指,那神态,像极了当年亚宁教他刷牙的样子。 此时此刻,江昌义心里满是快感,一种复仇乐成的快感。现在的他再也不是那个留着锅盖头,穿着一身粗布衣裤和方口布鞋的老实木讷的农村青年了。 江昌义自以为在江家受了一个月的屈辱,于是一直在隐忍,只为了一天飞黄腾达大仇得报之时以胜利者的姿态去批判别人,甚至于大言不惭的控诉都会女人。 但只有弱者才去诋毁别人,他从来不去正视自己的卑鄙和自己母亲的错误,只一味把错误归结在江家人身上,这种心理是扭曲的,是屈曲的。 03安杰的兄弟姐妹电视剧中的安欣是设身处地为安杰考虑,一步步替安杰分析,更不希望妹妹只是为了利益嫁给大字不识几个的江德福。 但是原著中,安欣和安泰是联手把安杰推入江德福的怀抱中的,他们不仅认为江德福有能力让安杰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让安杰幸福,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他们并不像是江德福的其他乡间亲戚一样,轻装而来,沉重而去。 相反的是,每次他们从青岛上来江德福家都要大包小包地带,反倒是江家没什么可给他们带的。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真正有知识的人,从不看重眼前的蝇头小利,反而把眼光投注于未来。 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出身不好的安泰和安欣在填写各种政审表格时,除了要老老实实填上外逃台湾的父亲外,还会当仁不让的填上江德福的名字。 这张政审表上江德福的名字,虽然不能给与他们什么,但是足够和他们外逃台湾的父亲分庭抗礼了。 实在,江德福为他们做得远远不止这些。安泰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还有安欣家的两个女儿,除了安泰近视的险些快要成为瞎子的儿子外,其余的人都被江德福弄到了部队,入党、提干、当工农兵大学生去了。这些是江德福那些小包来大包去,嘴里吃着怀里兜着的乡间亲戚做梦也不敢想象的。 安泰对于江德福这个妹夫,并没有耍过任何大舅子的脾气。 他从不跟江德福开玩笑,总是以一种平缓的沉稳的略带一点尊重的口吻和江德福说话。这种尊重,或许是对江德福的,又或者是对亲人解放军的。 聪明人看重的是未来,一个好的前程才可以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眼前的一兵一卒一分一毫都是不值得他们去拿的,这就是安家和江德福乡间亲戚的区别。 另一方面,安泰对于江德福一开始就是卑躬屈膝的,这也是代表了俺家是担当江德福这个女婿的,也让江德福更加有信心去追求安杰,安泰和安欣才是江德福最大的资本。 这样看来,所谓的亲情也不过如此,只是一场算计罢了。 看完原著才以为,还是电视剧更具有情面味。父母爱情,你看懂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