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1号唠嗑员 2021年3月23日,演员张少华因病去世,享年75岁。 张少华生前是一个非常谦逊、低调而又极其朴素的人。 她一生勤俭简约,而且没有任何明星架子,和普通老百姓没什么区别。 她说:“就自己和老百姓区别开来,那就太不该了。” 除此之外,她一生兢兢业业演戏,活成了让人敬佩的老戏骨。 现在,张少华已经去世一年之久,她的那些人生往事依旧让人感慨万千。 一、张少华的童年生活很不幸福,因为家里非常清苦。 她家里孩子浩繁,有9个孩子,以是一家人的生活非常不容易。 她说:“母亲总是让孩子先吃,自己吃剩下的,没有吃的就说不饿。”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在张少华3岁那年,父亲就因病去世了。 母亲因为一个人照顾不了9个孩子,以是张少华就被送到了奶奶家生活。 跟着奶奶长大的张少华,经常会去看别人唱戏,丰富自己的童年生活。 张少华很喜欢听戏,而且会跟着模仿练习唱戏,也很有演出天赋。 13岁那年,张少华开始学习唱戏,她的人生轨迹也开始发生了改变。 当时间,张少华学习唱戏的紧张原因,并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因为家里太穷。 她回忆说:“当时就是因为家里穷,需要给家里减轻负担,才去考了评剧学校。没想到就考上了。那年我13岁。”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张少华开始努力学习戏剧,希望能够以此为生。 张少华学习了六年青衣,后来又学习了彩旦和老旦,戏剧功底非常深厚。 到了70年代,张少华进入了中国评剧院,成了一名评剧演员,挣钱帮助母亲减轻负担。 年轻时,张少华是一个有名的评剧演员,还和赵丽蓉同台搭戏。 奇迹上有了起色后,张少华还遇见了爱情,结识了评剧院的演员张惠宝。 两人的爱情故事也成了一段佳话,相守相伴了一辈子。 1982年,中国评剧院给张少华夫妻俩分配了一个40平米的房子,日子过得幸福平淡。 兢兢业业演了多年的评剧后,人到中年的张少华终于开始踏入了影视行业。 1993年,张少华出演了电视剧《武夷仙凡界》,开始踏足荧屏,迎来了奇迹的转折。 至此之后,张少华依附精深的演技和敬业的态度,渐渐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演员。 1998年,张少华在电视剧《龙堂》中饰演了妮子母亲一角,开始成为了“母亲专业户”。 因为年纪原因,张少华开始在影视剧中出演母亲和老太太的角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大宅门》中,张少华饰演了李香秀的母亲马立秋; 在《重案六组1》中饰演大曾的母亲; 在《康熙微服私访记3之食盒记》中饰冯妈; 在《铁齿铜牙纪晓岚2》中饰演了阮媒婆; 在《半路夫妻》中饰演了江大妈等等。 虽然出演的都是一些配角,但张少华依附精彩的演技,总能让观众过目不忘。 除了经常饰演母亲的角色,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张少华也开始饰演奶奶类的角色。 比如,在《陪你到世界的尽头》中饰演了纪奶奶; 在《当婚姻走到尽头》中饰演了皮奶奶; 在《无限生气》中饰演了猫奶奶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张少华还获得了“白玉兰奖”最佳女主角奖,演艺之路也越来越顺。 二、在张少华看来,踏踏实实演好戏就行,并不在乎自己有没有名气。 即便得奖,她也会保持一个非常平静的心态,不会把荣誉看得太重。 “我这个老太太人情世故比较简单,有戏就拍,其他的不管了。” 正因为对演戏保持着一种纯粹的心态,才让张少华成功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的角色。 今后,张少华没有停下脚步,相继饰演了诸多经典角色。 在《武林外传》中饰演了李大嘴的母亲; 在《常回家看看》中饰演了母亲秦金枝; 在《何处是我家》中饰演了茹素的母亲等等。 到了2008年,演了一辈子戏的张少华,终于等来了一个紧张的机会。 她出演了电视剧《我的丑娘》,在剧中饰演了“丑娘”一角。 张少华为了演好“丑娘”一角,付出了很多努力和心血。 “对于扮丑,我没有任何顾虑。我年轻的时间也不漂亮。” 比如“丑娘”沿街乞讨的戏,张少华提出直接到大街上拍摄,从而达到最真实的效果。 依附真实、感人而精深的演技,张少华饰演的“丑娘”才打动了无数观众,也让这个角色成为了荧幕经典。 依附“丑娘”一角,张少华开始走红,成为了让人敬佩的实力派老戏骨。 但成名后的张少华,依旧保持着不变的初心,不骄不躁地拍戏,平平静静的生活。 在张少华的生命中,除了找到了热爱一生的奇迹,更拥有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婚姻。 张少华在评剧院工作时,和评剧院演员张惠宝相识相恋。 当时间,张惠宝特别欣赏和心疼张少华,以是对她非常照顾和关心。 时间久了,张少华被张惠宝的朴拙与温暖打动,两人如愿走到了一起。 两人相恋后不久,便很快结了婚,组建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结婚那年,张少华22岁,将自己的一生幸福托付了张惠宝。 结婚后,两人生下了一个儿子,一家三口的生活平淡幸福。 因为两人不停忙于奇迹和演出,以是张少华将儿子交给了母亲照顾,不停到14岁才回来一起生活。 以是,张少华缺失了儿子的童年成长,母子关系不停都特别的微妙。 她曾说:“我到现在和儿子的关系都没达到特别的母子亲情,而且还有一份客气,” 1982年,张少华夫妻俩搬到了天桥街的40多平米的房子居住,这是评剧院分配的房子。 儿子14岁那年,回到了张少华身边,她开始一边拍戏,一边照顾家庭。 三、因为儿子从小不在自己身边长大,又经常忙于拍戏,以是不停心存愧疚。 以是,不拍戏的时间,她会经常陪伴儿子,努力当一个称职的好母亲。 在张少华的心里,儿子就是她的统统,她愿意付出统统。 她曾说:“儿子只要能过好了,他不认我,我也愿意。” 其实,张少华的儿子虽然性格内向,但却是一个非常懂事孝顺的人。 成名后,张少华不停活得和普通老百姓一样,日子过得朴素简单,从不把自己当明星。 “我是谁呢,钟鼓楼下凡夫俗子,大红墙外的布衣百姓,北京南城胡同里,带着豆汁味的,有点任性的老太太。” 平常自己买菜、洗衣做饭、照顾孙女,而且生活非常节俭,这个良好的习惯一辈子没有变过。 她穿的衣服和鞋子都是几十块钱的,乃至还自己缝旧衣服穿,活得朴实无华。 即便生活好了,她和丈夫依旧住在天桥街的40多平米的房子里,而且住了一辈子。 在她看来,日子够住够吃就行了。 虽然日子过得轻松简单,但年纪越来越大的她,还是没能躲过疾病的侵袭。 2010年,张少华就因病住院,一家人担心不已。 从此之后,张少华经常因病去医院治疗,身体也变得越来越不好。 在张少华生病的日子里,儿子和儿媳不停尽心努力照顾。 随着时间久了,张惠宝觉得平常儿子、儿媳工作忙,以是很难分心照顾张少华。 为了体谅儿子和儿媳,张惠宝提出尽量自己照顾张少华,陪她看病住院。 张惠宝非常爱张少华,尽心努力带她看病,将其照顾得无微不至。 可以说,张少华嫁给了张惠宝,是她一生中最幸运、最精确的选择。 不外,世事无常。 2021年3月,张少华因病再度住院,这一次她没有得到命运的眷顾。 2021年3月23日,张少华最终因病去世,享年75岁。 张少华的离世,让一家人陷入了悲伤之中。 张惠宝因为悲伤过度,整天抑郁寡欢,失意了很长一段时间,也让儿子、儿媳操碎了心。 张少华去世后,张惠宝不停住在天桥街的40多平米的房子里,不愿和儿子住在一起。 因为他觉得那间40多平米的屋子里,承载了他和张少华无数的美好回忆。 直到现在,张惠宝依旧无比思念离去的张少华,只可惜再也不能相伴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