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奶奶出殡那日,北都城上到达官贵人,下到黎民百姓,都在路上为她设了露祭,她这辈子,是名副其实的女中豪杰,让无数大男人都觉得自愧不如,即便是往日有恩怨的,也放下暂时的愤恨,为巨星陨落而哭泣。 二奶奶一天生绩无数,人们却忽视了她光环之外的后援,人人都说白家二爷白颖轩是个软饭男,一辈子躲在女人的裙子背面,连他的亲兄弟白颖宇都说他不如一个娘们,然而抛开表象,他算得上一个真正的爷们。 二奶奶当家白家二爷因为给詹王府未出阁的大格格看病,诊出了喜脉,因此和詹王府结上了第一道梁子,而后白家大爷又卷入了宫斗,被人诬陷医死了宫中的嫔主子(詹王府二格格),两件事加起来,弄得白家家破人亡。 白家大爷被押入大牢判了秋后问斩,大奶奶听闻大爷被判了斩监候的消息后,对生活无望,上吊自杀了,白二爷因为大格格的过后,再也不愿意出头,整日消沉,三爷又是个混账的,白家没有一个可担大任的男人。 老爷子病逝前,选中了二奶奶白文氏做白家未来的掌舵人,这让三房非常不服,三爷觉得即便大哥不在了,还有他和二哥,白家再怎么着,也轮不到一个女人当家,怎么能让一个女人骑在一群爷们儿头上指手画脚呢。 二爷深知自己不是管家的料,更不擅长与人打交道,见二奶奶对当家这么上心,他也默默支持,没有二话,但三爷为了阻止二奶奶当家,费尽心机地给二奶奶使绊子,甩脸子,二爷看在眼里,十分心疼:
在谁人男尊女卑的年代,男人要承认自己不如一个女人,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大爷和三爷一样,骨子里都充满大男子主义,不把女人当回事儿,恰恰是这个最“窝囊”的二爷,共情能力最强,对妻子最好。 二爷是白家唯逐一个,能够把自己位置摆正的人,他深知自己性格软弱,嘴皮子笨,脸皮薄,脑子也不够灵活,如许的性格,注定当不了家,所以当被詹王府无故泼脏水后,他便决定,不往自己不适合的方向发展。 在当家这件事上,看似是二奶奶一个人撑起了整个白家,实则二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虽然什么都没有做,却成为二奶奶最强有力的后援和底气,不管什么时候,他都刚强地站在二奶奶这边。 嘘寒问暖,过细体贴,一个人在外有多难都不怕,怕的是回到家没有一个知冷知热的人,二奶奶每天在外气吞山河,回到家,一见着二爷就又有了底气,二爷会给二奶奶夹菜,会替二奶奶说话,二奶奶被为难时会又怂又怕的挡在她前面,夫妻吵架时,也充当二奶奶的出气筒。 二爷这一生,什么都看透,却什么都不说,他是大宅门中最懂人性,也是最懂妻子的男人,二奶奶一生做过无数决定,二爷即便不愿意,也都选择无条件支持,他一生都在委曲自己,成全二奶奶。 季先生曾说过,二奶奶是当家的一把好手,却不懂得如何管自己的孩子,在教诲孩子这一点上,二爷和二奶奶的观念也不一样,二奶奶动不动就打,二爷却讲究和孩子做朋侪,两人为此还争吵过。 二奶奶说以后她管孩子,不让二爷插手,从此以后,二爷就真的再也没有插过手,只是在背后偷偷给白景琦传输自己的价值观,还苦口婆心说二奶奶惩罚他,都是为他好。 白景琦自打生出来就不会哭,教书先生气走了好几个,逛窑子,当叫花子,假扮神仙让弟弟们喝尿,什么丢人现眼的事情都做过。 二奶奶为了不让白景琦如许胡闹下去,差点把白景琦活活打死,二爷为了不惹媳妇不开心,站在旁边眼泪都出来了,也没有阻止,过后二奶奶怪他,他还怂怂地说:你说的,不让我插手。 二奶奶反过来怪二爷心狠,这要换做有个性一点的男人,二奶奶这黑白颠倒,倒打一耙的做法,定然要大吵一架,但二爷对二奶奶的尊重和包容,是无限的,不管怎样,他都经心全意地尊重她,信任她。 同样,在当家这件事上,不管二奶奶做什么,即便是把修祖坟的钱拿去给宦官买房子,买姨太太如许荒唐的事,二爷都极力地站在二奶奶这边支持她,护着她,外人看来,他一生都是个没主意的,但实际上,二爷的立场不停很刚强,二奶奶的主意,就是他的主意。 二爷懂二奶奶的不易,他不能出头帮助二奶奶,因为二奶奶所做的,不是他擅长的领域,但是他却做到了不给二奶奶添任何麻烦,即便被人推涛作浪,乃至骂他不如一个娘们儿,他也大大方方的承认。 若二爷是个耳根子软的男人,可能早就被人撺掇着对付自己的媳妇,以此证明自己的男人职位了,但是二爷是软,而不是弱,他的意志和立场,比任何人都刚强。 正是这份坦诚,让那些想对付二奶奶的人,都找不到下手的机会,也正是因为二爷的不争和支持,才让二奶奶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是二爷,成绩了二奶奶的人生, 一生襟抱未曾开二爷这一生,看懂了每一个人,却没有人真正地懂他,唯一懂他的,是童年时期的白景琦,二奶奶教诲白景琦,要好好读书,别像你爸似的,高不成低不就,一辈子窝窝囊囊的,白景琦否定道:
二爷这一生,听到别人说他最多的话,就是“窝囊”,面对自己的媳妇儿如许说,他也早已习惯,但听到白景琦如许肯定他,懂他,二爷的内心还是无比的欣慰的,白景琦所说的那句话,是他小时候的时候,二爷教给他的。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这是二爷一生的写照,二爷不是没有才华,只是迫于时代的克制,他真正的才能无法发挥出来,二爷对文房四宝,有一种近乎执着的喜爱,连睡觉都捂在被窝里睡。 二奶奶觉得他这是玩物丧志,连带着白景琦都不务正业,气得把他们赶了出去,面对妻子的撒泼,二爷没有半点性情,其实这并不是二爷没有发性情的底气,而是因为他有那份度量,可以容忍别人的不解,也可以容忍命运的不济。 在屋外,父子二人对诗比赛,而后二爷告诉白景琦:
二爷表面上是窝囊胆小,畏畏缩缩,但实质上却是一种踏实、认真、审慎,他五岁就能背三十几个秘方了,白家行医的规矩,在正式行医前,要先开个三五年的方子,再请名医指点,名师觉得你可以了,你才能正式踏上行医之路。 这要求和现在正规医学院一样严格,大爷二爷就是按照这个标准训练出来的,白家的医术在北京也是数一数二的,白家老号在北京屹立几十年,受万人敬仰,如许家庭出生的人,又怎会是无能之辈。 但是暗中的世道容不下正义的人,白家二爷学成后开始问诊,以往是大爷去詹王府给老福晋看诊,恰逢大爷外出,才派了二爷去,这一去,造成了二爷一生的悲剧。 詹王府的二格格早年就被送入宫中当了妃子,年纪也是和二爷不相上下,可从未听说过詹王府还有个大格格,大格格是一年前才从蒙古来到北京,已经是个三十几岁的老姑娘了,二爷此次就是给她看病。 二爷也不是那种心眼多的人,他给大格格诊出了喜脉,想来二格格詹王世子都已经成婚了,大格格也可能是回外家,就把喜讯告诉詹王爷,怎料詹王爷立马变脸,把二爷的车马都砸个稀巴烂,险些把他也毒打一顿。 这莫名其妙的做法,让白家人很不解,多方打听,才得知大格格未出阁,詹王爷是怕事情暴露,白家百年基业,岂容别人如许糟践,白明堂搏命都要保卫白家老号的旌旗,与詹王府干上了。 二爷本抱着替自己讨回公道的希望,等着真相大白的那一天,但是白家大爷又被卷入宫斗,“医死”的偏偏又是詹王府的二格格,白家因此家破人亡,丢了百年攒下的基业,二爷这才意识到这暗中的社会,没有公道可言。 从此他封闭的自己,整日抱着文房四宝玩物丧志,二爷本志不在医学,而是文学,若是走文化路线,即便不擅长做官,也能成为一个学问高深的老学究,教书育人,传道受业,做自己喜欢的事。 惋惜家族的性质不允许他做自己,放弃了志向一心从医,一辈子没害过任何人,以治病救人为宗旨,却被害得这般了局,他厌恶如许的世道,更是不屑于去争,把自己封闭在大宅门内,不愿出门。 为妻重出江湖许多民气疼二奶奶,以为二爷如许的男人没担当,让妻子一个人在外抛头露面,但是别忘了,二奶奶之所以能够在外大杀四方,核心竞争力不是她的能力,而是白家的秘方。 白家大爷“死后”,二爷就是白家第二代唯逐一个医术继续者,二奶奶不懂医,唯逐一个能够配药,又不让白家秘方外传的人,只有二爷。 一样寻常能够立足百年的基业,都是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的,从前配药都是老爷子把自己锁在屋子里,配完末了几味药,老爷子不在了,这份重任就落在二爷身上。 剧中为了表现二奶奶的光环,把二爷的功劳隐藏了,而实际上,二爷在二奶奶的背后,默默地配了几十年的药,只是不善表达的人,往往容易被忽视。 二爷是白家最没有性情的人,但是他从未辱没过“白家老号”这四个字,若是单论对白家的贡献,二爷是做得最多的一个人,若论起做男人,二爷也是最有担当的一个。 大爷被判了斩监候,大奶奶听闻消息选择了上吊自杀,若是不深究其中原因,会误以为大奶奶是与大爷夫妻情深,殉情而亡,然而事实并非云云,大奶奶是被大爷逼死的。 大爷这个人看起来一身正气,舍己为人,但骨子里却透露着虚伪,三爷是白家最败家,也是最贪财的一个,为了拿钱出去吃喝嫖赌,多次把公中的钱偷偷拿走,留下一堆洞穴。 大爷为了树立长房之子宽厚容人的形象,多次容忍弟弟,拿大房的私房钱去填补三房留下的洞穴,在父亲面前多次包庇弟弟,三爷的胃口被大爷惯得越来越大,大房的钱也越掏越空。 长期下来,三爷的日子越过越滋润,妻子儿女也跟着沾光,三奶奶还时不时收到三爷给她买的珍珠项链,银票一拿就是一大把,两口子在背地里还嘲笑大哥傻,没心眼,容易骗。 而大房却穷的揭不开锅,作为白家的长房,居然穷的连孩子都穿不起衣服,面对丈夫这种行为,大奶奶久积成怨,劝丈夫不要再如许纵然三房,不要再替他们垫银子了,大奶奶话还没说完,大爷立马发火:住嘴,我们哥儿俩的事,你掺和什么呀! 三爷没有底线,贪得无厌,继续捅娄子,然后去骗大爷,大奶奶为了娘几个,把银票藏了起来,不让大爷做冤大头,大爷不愿意让三爷出钱,义正词严道:我是大哥,出了事我不顶着谁顶着。 大爷为了逼大奶奶拿钱,动手打起了媳妇儿,大奶奶第一次产生了赴死的念头,觉得活得没有尊严,二奶奶和雅萍劝架,大爷还威胁大奶奶不让说,大爷觉得雅萍是嫁出去的人,是关家的人,应该管关家的事儿,可反观他的行为,却从未把大奶奶当做白家人。 大爷被抓后,大房更是穷得活不下去,白景琦被绑架,她拿出末了一点积蓄给二房买了个人情,然后自杀了,大奶奶知道,大爷死后,如果她还活着,大房就是独立的,没有了挣钱的男人,日子会越过越艰难,他们活不下去,若是她死了,二房看在孩子年幼和他们夫妻的情分上,会收留孩子。 于是绝望地离开了人世,若是大爷不要不停拿钱给三房填坑,大房是有许多积蓄的,即便他不在了,也不至于活不下去,惋惜在大爷眼里,面子和兄弟情义,比自己的妻子儿女重要得多,宁愿委曲妻儿,也要树立好形象,大奶奶就如许活活被大爷逼死了。 反观三爷,无论是做父亲还是做丈夫,都比大爷要合格地多,但他也不是什么良配,他一有钱,就三天两端往青楼跑,到老都改不了这个毛病,他这辈子睡过的女人,少说都有几百个,三奶奶是个聪明女人,拿着三爷给她的钱,过自己的小日子,但不是人人都有这种气度。 大宅门的男人,大多薄情,不把女人放在眼里,女人在他们眼里,不过是玩物和工具,即便是后来一身正气的白景琦,也是个三心二意的男人。 妻子黄春怀着孕,离开第二天就找妓女杨九红,挑上人家后,不过是想玩玩,玩过后始乱终弃,对老太太亲自安排的妾槐花,不喜欢也不在乎,人前一刻才死,后一刻又勾搭上更年轻的丫头香秀,直到老了折腾不动了,才罢休。 比起这些不窝囊的男子汉们,窝囊的二爷才是最好的男人,性子软弱,却会霸气护妻,能力不足,却是最坚实的后援,一辈子只爱一个人,从未有过二心,用尽心思去懂她爱她,委曲自己,成绩对方,嫁给如许的男人,太值了。 其实窝不窝囊不是看表象,就像二爷,别人说他没有出息,但二奶奶跟着他,从未受过一天气,与其用窝囊定义二爷,不如说他是骨子里透着温柔和淡泊,和如许的男人在一起,一辈子都会很幸福。 |